西遊故事百家談!歡迎來到江湖說西遊記之唐太宗篇。
西遊記整部小說,講的都是西天取經,唯獨前十幾回,講過是西天取經的起因,而點燃西天取經導火線的關鍵人物,就是南贍部洲大唐皇帝唐太宗。
唐太宗地府還魂後,為了超度以前他為了爭奪皇位而殺害的冤魂,決定舉行水陸法會,其中安排的得道高僧,是當年當科狀元陳光蕊的兒子陳玄奘,唐僧。
就在法會當天,觀音菩薩顯靈了,說西天雷音寺有大乘佛法經書三藏,要讓唐太宗安排人去取來。西天取經路,窮凶極惡,生死莫辯。當時的七千二百位僧人,無人敢擔此重任,唯獨唐僧不顧生死,臨危受命。
唐太宗十分感動,與唐僧結拜為異姓兄弟,在唐僧出行那天,唐太宗親自為唐僧送行。
這個時候,唐太宗做了一個舉動,他讓侍從拿來一杯素酒,請唐僧喝,並彎腰抓起一撮土,放在唐僧酒杯里。
唐僧不解其意,後來唐太宗解釋道:「寧戀本鄉一撮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確實,西天取經路上,不僅僅艱難困苦,而且還誘惑重重,特別是在女兒國,原著中說女兒國國王美貌勝過嫦娥西施和貂蟬,而女兒國國王也曾經對唐僧說,今晚成親,明早唐僧就能成南面稱孤,成為女兒國國王。
唐太宗不愧是皇帝,早已經預料到取經路上必定誘惑重重。
為何唐太宗要送唐僧紫金缽盂?因為唐僧一日三餐,都會用到紫金缽盂,古代講究見物如見人,更何況皇帝送出的物品,唐僧每每吃飯的時候,見到紫金缽盂,就會想起唐太宗。
當然,就會想起當年發過的誓言:「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總而言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一個道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