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動央視!這個在廣西養蝦的人,厲害了

2019-10-07     水產養殖小貼士

10月1日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脫貧攻堅」方陣彩車上有13名出色的

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

其中一位是廣東人

更是一位出色的龍蝦人!

究竟是誰?請看

潘健章,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獎章獲得者,一個創新扶貧的「智慧實幹家」,他把經商的智慧和扶貧政策巧妙結合,立足實際情況,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扶貧產業之路。

從經商到扶貧

1974年

潘健章出生在廣東省佛山市九江鎮河清村。在濃郁的商業文化薰陶下,潘健章21歲就經營起了一個鞋廠,並逐步成為當地的納稅大戶。

2010年

當選為河清村第四黨支部書記。

2012年

參加了人民大學首屆村官研究生班,認識了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村黨委書記李振生。李振生摸索出的「1+11」扶貧培訓模式,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的認可和支持。受到啟發的潘健章,開始扶貧有了深入的思考。經過調研,潘健章認為,九江豐富的水產養殖產業可以作為試點,向貧困地區進行輸出。

2015年

和南寧市上林縣簽訂了高值魚養殖合作的合同,隨後聯合九江、順德、香港等地的省內外四家水產龍頭企業,合作投資成立了廣西澳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高值魚扶貧產業,採用「公司+金融+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幫扶貧困戶。

2018年10月

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2019年1月

獲評南海影響力·2018年度十大人物。

潘健章:感覺做這個事情非常有意義,所以我就進行了一個思考,怎麼樣結合我們產業的實際情況,通過產業來進行幫扶,實現共贏。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夏季的上林縣大豐鎮大里莊氣候涼爽。得益於適宜的溫度,廣西澳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澳益」)養殖的澳洲淡水龍蝦正在這裡快速成長。經歷約180天的成長期,個頭是普通小龍蝦3倍多的澳洲淡水龍蝦將被運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出售。

潘健章是土生土長的佛山南海九江人。九江是「中國淡水魚苗之鄉」,水產養殖業發達,擁有許多全國知名的水產養殖大型企業。結合家鄉的水產養殖優勢,在基地牽頭下,潘健章聯合九江、順德、香港等地的省內外四家水產龍頭企業,合作投資成立了廣西澳益,發展高值魚扶貧產業,採用「公司+金融+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幫扶貧困戶。

隨後,廣西澳益在上林縣建立了澳洲淡水龍蝦養殖示範孵化基地,預計輻射帶動60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在上林縣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面積很快就擴展到500畝,不僅吸納了40多戶貧困戶長期務工,並帶動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在2017-2018兩年期間,每戶每年分紅5000元以上。

潘健章:「上林擁有綠水青山,氣候宜人,我們希望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創業致富帶頭人能夠掌握了解更多的技術和政策,帶著鄉親鄰里一起干。」

消費扶貧產業雙創中心

2018年,潘健章與中南農產品交易中心達成協議,共建一個三萬多平米的扶貧產品的批發市場——消費扶貧產業雙創中心。在這裡,貧困地區的致富帶頭人可以免費進駐,不僅培養了他們的經營能力,還給貧困地區的產品提供了銷路,給潘健章和中南農產品交易中心帶來利益,也給市民提供安全優質的食材,是一個多贏的創新模式。

自從走上產業扶貧這條路,潘健章每天起早貪黑,跑企業、走農戶、和各個部門溝通。儘管非常勞累,但在潘健章看來,自己賺錢的同時能讓更多的人,特別是貧困地區的人跟著他一塊賺錢,這讓他的內心感到難以言說的幸福和愉悅。不管有多難,他都要一直要堅持走下去。

潘健章:「我的收穫讓我的人生感覺多姿多彩,得到了社會的廣泛的一個認可。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人,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0UipW0BMH2_cNUg97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