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號 (英文名:nickname),又稱外號、諢號,即根據人的特徵、特點或體型給他另起的非正式名字,大都含有親昵、開個玩笑、憎惡或嘲弄的意味。並非都有侮辱性,在體育這個領域,綽號一般用來指出某人身上的一些特點,而無貶義。媒體經常用綽號為球星造勢。 斯諾克也是如此,現如今大多數知名的球手,媒體或者球迷都會給其起個綽號。
斯諾克的精彩並不僅僅在於一場場精彩激烈的比賽,自然也少不了呈現絕妙好球的斯諾克大師,他們都有著不同風格和魅力,無論解說還是觀眾,他們都樂於稱呼他們親切的綽號而不是名字,當人們在給大師起綽號時,總是從不吝惜想像力與溢美之詞,斯諾克大師們的綽號有時比球桌上的彩球更為五光十色,仔細琢磨他們綽號來源(由來),往往別有一番情趣。
丁俊暉
1.丁俊暉——撞球神童和Enter The Dragon
丁俊暉的綽號主要兩個「撞球神童」和「Enter TheDragon」,2002年5月,年僅15歲的丁俊暉為中國奪取首個亞洲錦標賽冠軍,並成為最年輕的亞洲冠軍。同年的10月的亞運會上,丁俊暉以3比1戰勝泰國選手素波森拉奪取斯諾克撞球單打冠軍,改寫了中國在亞運會撞球項目上沒有金牌的歷史,而在2005年丁俊暉接連獲得中國公開賽和英錦賽冠軍,至此,「撞球神童」自然成為了丁俊暉的代名詞。
不過英國媒體則給丁俊暉起了「Enter The Dragon」,這是李小龍所演的的一部經典電影《龍虎爭鬥》(也稱:猛龍過江)的英文名,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中國人漂洋過海,跟各種洋人PK的故事。10年前丁俊暉一個人漂洋過海,來到英國和世界各大斯諾克高手過招,其情形恰好和李小龍的電影相似,不過著名斯諾克司儀羅伯-沃克這樣解釋道:「李小龍是個傳奇人物,用他的經典來介紹來自中國的撞球天才,我覺得挺好。」
史蒂夫·戴維斯
2.史蒂夫-戴維斯——天然金塊
用天然金塊形容戴維斯,普通人似乎很難理解,不過在奧沙利文自傳里解釋了戴維斯被稱為「金塊」的原因,因為老球王擁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在他稱霸的年代裡,他發明了很多打法和器材。比如說在過去,當選手遇到所擊打的目標球貼住頂庫或者底庫時候,往往沒有更好的做防守辦法,天然金塊發明了一種打法,用一庫去掛目標球,母球幾乎安全地停在邊庫,紅球順利跑到安全區域,這種打法最早,現如今斯諾克球檯一些架杆器材(蛇形架杆)也來自於戴維斯的造詣。1988年戴維斯出版了名叫《怎樣變得真正有趣》的書,戴維斯平時講話經常帶著幽默,他的冷幽默讓人有些欲罷不能,因而人們還稱戴維斯為「史蒂夫-有趣-戴維斯」
亨得利
3.亨德利——金童、克魯斯堡的王者、撞球皇帝
和丁俊暉一樣,亨德利成名非常早,1987年年僅18歲亨德利在英國公開賽收穫自己首個排名賽冠軍,1988年進入前16行列,1990年21歲亨德利獲得了世錦賽冠軍,成為了世錦賽冠軍最年輕的世錦賽冠軍得主,因而在亨德利剛出道的時候,就被英國媒體冠以金童(TheGoldenBoy,在體育領域裡,那些年紀青青,就才華橫溢的球員一般都被冠以金童)的稱號。而當1999年亨德利奪得第7次世錦賽冠軍,超越戴維斯6次時,英國媒體給了他一個「克魯斯堡王者」,因為從1977年開始到現在,世錦賽一直克魯斯堡劇院舉行。而國內媒體則給予了亨德利「撞球皇帝」的稱號,因為他的撞球界的王者。
奧沙利文
4.羅尼·奧沙利文——火箭
斯諾克有史以來最具天賦的選手,和丁俊暉一樣,羅尼也是年少成名,最能反映奧沙利文天賦就是他在1997年世錦賽打出了一桿147分,這個滿分杆只用了5分20秒,平均每杆用時不到9秒,這也是目前最快的滿分杆,從此「火箭」成為了奧沙利文的綽號。奧沙利文不僅擁有如同火箭一般的出杆速度,他的擊球非常精準,華麗得令人窒息的撞球技術似的羅尼經常能夠打出行雲流水般的進攻,因而他能俘獲了全世界大部分撞球迷的心。
希金斯
5.希金斯——巫師
如果說羅尼擊球更多依靠本能,而希金斯則是通過精確的計算來擊球,他的母球線路控制,如同魔術一樣,變幻莫測,最終落點總能落在他所想要的位置,這就是希金斯被人成為「巫師」的原因,不過希金斯的魔力可不止在場內呢,在場外也是如此,2002年那場誰來主導未來斯諾克未來發展和招商的投票選舉,110體育的戴維森最終未能如願獲得斯諾克招商經營權的罪魁禍首就是希金斯,因為第2次選舉前,希金斯帶頭散步一些質疑戴維森的消息,巫師認為亨德利是110體育的大股東,戴維森方案實施後他自己能得到不少好處。他旗下的陣營的球手也會撈得更多好處,因為這不公平,結果巫師這一言語得到了包括奧沙利文,多特在內很多球手支持,也最終決定了選舉的結果。而2009年赫恩重回台聯,也幾乎是希金斯一手策劃的。他在2009年和戴維斯主動請求赫恩回歸台聯,改變斯諾克的窘境。
馬克-威廉士
6.馬克-威廉士——金左手,威爾斯進球機器
馬克-威廉士是世界上第一個拿到世界冠軍的左手型球手,曾經被媒體譽為世界最準的男人,馬克擁有超強的單顆球殺傷力,他的左手經常能夠射出匪夷所思的進球,因而國內媒體給威廉士起了「金左手」——他擁有黃金般左手,而國外媒體則把它稱為威爾斯進球機器。
塞爾比
7.塞爾比——萊切斯特小丑
馬克-塞爾比出生於萊切斯特,除了擁有精湛的球技和強大的心裡素質,塞爾比也是一個非常搞笑的人,喜歡在場上做一些讓觀眾和裁判發笑的舉動,由此被命名為「萊切斯特小丑」。
墨菲
8.墨菲——慧斯頓勇士,穩定先生,魔術師
在墨菲剛出道的幾年,當時斯諾克賽事的司儀里查德-貝爾稱呼他為慧斯頓勇士(The WhistonWarrior),原因在於墨菲2005年依靠兇悍,勇猛的進攻擊敗多名好手拿到了世錦賽冠軍,由於墨菲身材魁梧,其身形更象個勇士,而墨菲一直在慧斯頓練球,因為被稱之為慧斯頓勇士,不過在07-08賽季,墨菲另人吃驚地連續5站排名積分賽打入4強,因而BBC給了他穩定先生的稱號,後幾年,墨菲儘管冠軍拿得較少,但經常能夠出現在排名賽8強甚至4強,因而他無愧於穩定先生的外號。而近幾年,墨菲又有了一個綽號——魔術師,原因在於墨菲在比賽中經常奉獻一些匪夷所思的、常人很難完成的高難度走位和解球,如同魔術師一樣。
羅伯遜
9.尼爾·羅伯遜——墨爾本機器
尼爾-羅伯特森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年輕時候以准出名,特別是他的遠台非常神准,如同機器一樣,因而被球迷和媒體戲稱「墨爾本機器」。
特魯姆普
10.特魯姆普——髮型100分(Haircut 100)
每次比賽前,特魯姆普都會花一小時時間去髮廊理髮,他總喜歡頂著帥氣的髮型比賽。另外,特魯姆普還有一個外號就是「總統」,特魯姆普的英文名字是Trump,這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翻譯成的名字一模一樣,「總統」的稱號由此而來。
馬奎爾
11.馬奎爾——火線
馬奎爾近年來體重劇增,這不奇怪,因為他最喜歡吃的東西是麥當勞,馬奎爾被成為「火線」,在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果你看到他擊球不進把球桿後重重地往地下一頓的畫面,就不難理解這個綽號了,如同火線被點燃爆炸一般。
傅家俊
12.傅家俊——神奇小子(Cue-Man-Fu)
說到傅家俊的斯諾克生涯,很多年輕球迷或許不知道,這位球風沉穩、性情溫潤如玉的紳士其實是以「神童」身份出道的。少年時期,傅家俊就接觸到了撞球,隨家人移民加拿大後,他仍然熱衷於此項運動,堅持練習。1995年,還在上學的傅家俊一舉獲得了加拿大西岸撞球公開賽冠軍,之後受到了時任香港撞球總會主席羅俊英先生的邀請,又回到香港發展撞球事業。1997年,年僅19歲的傅家俊一舉奪得5項比賽冠軍,「神奇小子」的稱號由此而來。1998年,傅家俊代表中國香港征戰職業台壇,同年打入了斯諾克英國大獎賽決賽,成為首位進入斯諾克職業賽事決賽的中國人。
吉米-懷特
13.吉米-懷特——白旋風
懷特無論是打球,還是生活猶如旋風,他在比賽中出杆節奏非常快,打法比較激進,持杆狂攻猶如旋風般。
梁文博
14.梁文博——是去是留(Does He Stay, Does He Go)
梁文博的綽號,源自賽前小烏龍,幾乎每個斯諾克球員都有自己的綽號,第一次進入克魯斯堡的梁文博還沒有自己的綽號,BBC現場主持人沃克爾,在介紹本次比賽的裁判時,電視鏡頭對準了球員出場的通道,裁判緩緩走出。讓人驚訝的是,梁文博竟然緊跟在裁判一起出場,向沃克爾伸出手來。沃克爾笑了:「別急,還沒到你呢!」全場哄然大笑,而梁文博撒腿跑回了球員通道。等到沃克爾繼續介紹下一個出場的是梁文博時,全場掌聲雷動。
賽後,沃克爾很興奮地湊過來說:「太好了!我終於想清楚怎麼稱呼你了。我準備叫你『是去是留』梁文博(Does He Stay, Does He Go, Liang Wen Bo)。正好押韻!」
阿歷克斯-希金斯
15.阿歷克斯-希金斯——「颶風」
阿歷克斯·希金斯,綽號「颶風」,是北愛爾蘭歷史上最出色的斯諾克球手,曾四次闖入斯諾克世錦賽決賽,並於1972年和1982年兩度封王。他的球風,他完全不守紳士傳統的個性,讓這項在彩電時代有點讓人昏昏欲睡的運動煥發出了活力。
達赫迪
16.肯-達赫迪——都柏林的寵兒
1997年世錦賽,達赫迪擊敗亨德利成為了世錦賽史上唯一一個奪得世界冠軍的愛爾蘭球手,在回到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時,有20多萬球迷沿街為他歡呼吶喊。因而達赫迪被稱為都柏林的寵兒。這一場景達赫迪至今難忘。
約翰 -帕洛特
17.約翰-帕洛特——師奶殺手
無論在場內還是在場外,帕洛特行為舉止頗有紳士風度,由於深得中年婦女喜愛,因而竟被冠以"師奶殺手"的雅號。
卡特
18.卡特——機長
除了斯諾克,卡特還有一個興趣愛好——飛行,在本世紀初期,卡特拿到了職業飛行師的駕照,在閒暇之餘,卡特經常跑道訓練場開飛機放鬆。
安東尼 -漢密爾頓在2013年英錦賽中
19.漢密爾頓——羅賓漢
羅賓漢是英國民間傳說中的俠盜式的一個英雄人物,相傳是他活躍在1160年至1247年間的英國,羅賓漢武藝出眾、機智勇敢、聰明,仇視官吏和教士,是一位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綠林英雄。傳說他住在諾丁漢雪伍德森林(SherwoodForest)。而漢密爾頓出生地恰好在諾丁漢,2001年,漢密爾頓因勇斗偷竊其朋友錢包的竊賊而導致手腕受傷,並因此錯過了00-01賽季前兩站排名積分賽。其見義勇為的行為,故人們稱他為羅賓漢。
霍爾特
20.霍爾特——打手(刺客)
和馬奎爾一樣,麥可-霍爾特是個脾氣火暴的,當他表現差的時候,經常會用手敲打球桌,其中有一次因為用力過猛導致手臂受傷,因而用打手來形容霍爾特並不為過。
馬修 -史蒂芬斯
21.馬修-史蒂芬斯——威爾斯龍
年輕時候,史蒂芬斯喜歡把威爾斯的紅龍圖騰繡在袖子上,於是媒體給了他「 威爾斯龍」稱號。
多特
22.多特——口袋炸彈(袖珍炸彈)
多特是如今斯諾克球壇中身材比較矮小的球手, 同時他既享有「撞球機器」的美稱,又擁有 「憂鬱王子」的綽號,年輕時候他的打法非常穩健,但總能在不知不覺中將對手一擊致命。
麥克馬努斯
23.麥克馬努斯——角度大師
邁克馬努斯基本功非常紮實,他在防守方面對於母球的線路控制像量角器一樣精準。
彼得-埃伯頓
24.彼得-埃伯頓——磨王、九號列車
眾所周知,埃伯頓打球速度非常慢,他的磨工十分了得,因而國內媒體給他起了一個不雅綽號「磨王」,不過英國媒體稱他為Theforce。或許是埃伯頓平時個性給他感覺他是個很有魄力的人。
多米尼克-戴爾
25.多米尼克-戴爾——太空人
戴爾的綽號拜吉米-懷特所賜。丁俊暉的英國經紀人蓋瑞曾經這樣評價戴爾「戴爾總是神經兮兮的,但他非常可愛,每次你跟他談嚴肅的話題,他總是不知所云,而他說的話題通常都是我們聞所未聞的。」很多人往往很難跟他的非普通地球人的思維言行,此外戴爾也喜歡唱歌劇、畫畫,他的思維仿佛來自外太空。因為他的外號變成了「太空人」。
喬-佩里
26.喬-佩里——紳士
不苟言笑的佩里在場內和場外舉止總是顯得那麼紳士。
喬-斯威爾
27. 喬-斯威爾—— 海盜
因電影《亡命之徒》的主角叫喬斯-威爾斯,名字相似,所以斯威爾被為稱為「海盜」,不過斯威爾外表看上去的確有點象海盜。
奈傑爾-邦德
28. 奈傑爾-邦德——007
由於和英國著名電影007主角同姓(詹姆士-邦德),故邦德被譽為斯諾克球壇的007
保羅-亨特
29. 保羅-亨特——台壇貝克漢姆
雖然亨特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永遠記得保羅擁有一切讓人羨慕的東西:英俊的外表,出眾的才華,動人的微笑和美麗的妻子,把他和英國足球巨星相提並論並不過分。
馬克-艾倫
30.馬克-艾倫——小鋼炮,鷹眼(Eagle Eye)
阿倫在球場外心直口快,想到什麼說什麼,不少頂級斯諾克球手,台聯主席,甚至連海口比賽環境都曾經成為阿倫批鬥的對象,場外是小鋼炮。而在場內,阿倫被人稱為「鷹眼」,這位北愛爾蘭球手在比賽中眼睛卻是非常大。
瓦塔納
31.詹姆斯-瓦塔納——颱風
泰國選手瓦塔納人稱「泰風」,由於和「颱風」的音相似,因而取「颱風」諧音之意。
馬克-金
32.馬克金——皇家(Royal)
因為馬克金的姓King在英語裡是國王的意思,因而沃克在介紹他的時候,自然加上了馬克-皇家—金。
雷-里爾頓
33.雷-里爾頓——吸血鬼
雷·里爾頓的綽號吸血鬼。在我們眼裡,雷·里爾頓長的還是很帥的,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紳士的模樣,但在英國人看來,雷·里爾頓的長相(深V髮型加上兩排皓齒)直接撞臉傳說中的吸血鬼,所以雷·查爾頓的綽號就成了吸血鬼。
德拉高
34.德拉高——龍捲風
儘管德拉高球技不如奧沙利文,但他的實際擊球速度其實比奧沙利文還要快,因而他被稱為龍捲風,目前德拉高保持了多項最快記錄——最快17局9勝(1990年英錦賽他僅耗時81分鐘9-0擊敗喬-奧博耶),最快9局5勝(1992年世創挑戰賽僅用時34分鐘,5-0擊敗Sean-Lanigan),最快破百(1996年世錦賽對壘希金斯最快的破百,3分31秒完成破百),單局最快(1988年德拉高僅用3分鐘以62-0拿下一局)
其他球手綽號:
張安達——滑鼠
陳喆——睡神
巴里-霍金斯——老鷹
詹米-科普——散彈獵槍
布雷切爾——比利時子彈
瑞恩戴——炸藥
威利-索恩——滿分杆先生
克里夫-桑本——磨工匠
本-漢尼維爾——冰人
希克斯——奶油
達倫-摩跟——威爾斯子彈
丹尼斯泰勒——銀狐
約翰-維戈——完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