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喜歡看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葛劍雄:
當代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專家
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主任
師從歷史學大家譚其驤先生
譚其驤(1911.2.25-1992.8.28):中科院院士,中國歷史地理學科主要奠基人。無比權威的中國歷史政區地圖集《中國歷史地圖集》的主編
他身上既有做了數十年學術的「高冷」氣質,也有熱愛生活的「溫暖」一面:
當政協常委時,他關心時政,敢於質問教育部部長;
當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時,他關心學生的每一個體驗,就連樓梯道有多高、會不會有學生撞到頭這樣的「小」細節,他也了如指掌;
研究中國史時,他既精通文獻,也注重實地考察,他的足跡最遠到過南極,甚至到70歲後,他還保持著行走的好習慣......
葛劍雄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備受學生讚譽
他研究歷史將近半個世紀,他的學術成果、獨家心得,不僅被歷史學術界所銘記,也觀照、助益著當下的社會現實。
今天,葛劍雄終於來到了三聯中讀,在這裡,他將作為「擺渡者」,帶領我們看見一個更真實、更複雜的中國史。
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以下內容來自三聯中讀專欄課《葛劍雄·不一樣的中國史——50個關鍵詞,俯瞰歷史風貌》發刊詞。
點擊試聽課程發刊詞
《不一樣的中國史》發刊詞來自三聯生活周刊00:0005:08
三聯中讀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葛劍雄。
各位都是喜歡、了解、學習或者研究中國歷史的人,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然會碰到兩個最大的難題。
第一,是中國歷史覆蓋的時間很長
我們從有文字記載開始,有三千八百年的時間;它的覆蓋範圍也很大,在早期的時候,就涉及了幾十萬平方公里、幾百萬平方公里,再到後來它涉及的範圍更是超過了一千萬平方公里;至於人物也有很多,公元初西漢末年,已經有六千萬人口,那麼到了清朝後期的總人口已經突破四億,在這個中間,更不知道有多少值得我們了解、研究的人物了。
在這個情況下,中國歷史的內容非常多、非常複雜,不用說我們這些對中國史感興趣的一般人了,就是專業的研究人員,恐怕也很難全面的來了解、來學習、來研究。
第二,是我們所知的歷史是有選擇的記載
我們知道所有的歷史,今天我們看得到的,或者我們可能將來再發現的,其實都是作者有選擇、有意識的記載。
特別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上留下來的官方的史料,那都是勝利者、成功者,他們為了證明他的合法性、正確性,有選擇地做的記載,就個人記錄的呢,也離不開他自己的了解的範圍,也離不開他自己的立場。
那我們今天怎麼來復原、怎麼來了解真相呢?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綺麗長安
正因為這樣,我試圖在這麼紛繁複雜、悠久的歷史中間,選出50個關鍵詞,實際上也就是50個題目。
這些題目中間,有主題非常宏大的,比如說疆域、政區、人口、首都、朝代等等;
還有像我們大家長期以為都已經很了解的,但實際上認識有偏差、有疏漏的主題,像長城、運河等等;
再有就是一些小人物、小事情、或者某一個細節,我想通過這些比較特殊的角度來讓我們了解中國的歷史。
我願意和大家分享我幾十年來自己學習、研究的這樣一些新的體會,但是這不能代替大家全面的學習中國的歷史,更不能代替大家對某一個專門史,自己進一步的學習理解研究。我講的都是我一些個人的心得體會,我也希望以後有機會和各位當面交流、探討,感謝大家花出寶貴的時間,謝謝!
課程亮點
突破編年體的講法
我們印象中的歷史,大多都是按朝代、歷史時期來劃分的,譬如三國是典型的亂世,唐朝是理想中的盛世,大宋是文人藝術的巔峰,明朝則以市井生活為最......
但實際上,很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都沒辦法在簡單的標籤中體現出來:
比如「中國」的疆域,一直以來都覆蓋萬里,宏大無比嗎?
我們對長城的認知,是不是局限于軍事防禦的功能了?
壓迫女性的貞節觀,真是被古人全盤接受了嗎?
古代的大家庭很常見,但為什麼宋朝的戶口資料里平均每戶不到3個人?
......
就連史書本身的記錄,也往往是有選擇的,這就需要更深入的挖掘了。
為此,葛劍雄老師回顧了自己研究中國史數十年的經驗,從中精選出50個關鍵詞,並將它們劃分成中國的骨架(疆域與城市)、血肉(人口與人物)與神經中樞(帝王與天下)三大類,據此展開講述,讓我們對中國史能夠有更加立體的認知。
覆蓋範圍廣泛
這門課會從最早的「中國」開始講起,一直覆蓋到清朝,中間跨越了3000多年歷史,不求事無巨細、面面俱到,但求抓大放小,為你展現漫漫歷史長河中的重大節點。
從歷史事件切入
課程中的每一節都會圍繞歷史事件來講,並深入分析背後的原因,帶領我們逐步還原當時的真實場景,在主講人的引導下,無論我們何時何地戴上耳機聽課,都能進入氛圍。
課程結構
限時特惠:99元
原價:129元
打卡全部章節還可獲贈
價值145元中讀VIP季卡
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