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1——德國
以奧得河-尼斯河為界重劃德波邊境,並將奧得河河口西側什切青劃入波蘭一側。
如此德國失去瀕臨波羅的海的波美拉尼亞,物產豐饒的西里西亞和腓特烈三世加冕為王的所在地東普魯士,共縮小11.91萬平方公里,由1937年的47.26萬平方公里銳減至35.35萬。
圖解2——捷克斯洛伐克
戰後捷克斯洛伐克收回蘇台德地區。1938.9.30,英法意德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在德國慕尼黑擅自簽署協議,分割了捷國的蘇台德地區。當法國總理達拉第歸國時,看到地面上黑壓壓的人群,還以為是抗議的民眾,不承想迎接他的卻是歡呼「和平」、「和平」的海洋……
另根據1945.6.29的蘇捷協定,捷國將從匈牙利收回的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割予蘇聯。
圖解3——波蘭
戰後的波蘭,西部以奧得河-尼斯河-什切青為界,東部以寇松線為界,在若干地區做出對波蘭有利的5~8km逸出(寇松線是1920年蘇波戰爭停火線,主體沿布格河走向)。
如此波蘭疆域整體西向漂移200餘公里,東邊的失地西邊補,然相較1939年仍萎縮約7.6萬平方公里。
圖解4——芬蘭
芬蘭疆界以1941.1.1原址為準,由此蘇聯恢復了1940年蘇芬和平協定的效力(彼時芬蘭將維堡在內的卡累利阿地峽、北冰洋巴倫支海的雷巴契半島及中部薩拉地區割予蘇聯)。
而通過1947年和約,蘇聯另攫取了瀕臨北冰洋的貝柴摩地區。如此共損失4.58萬平方公里(占比超11%)的芬蘭完全喪失了北冰洋出海口,只得受困於相對封閉的波羅的海。
圖解5——羅馬尼亞
恢復甦羅1941.1.1原有邊界,此即承認了蘇聯在1940.6對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的兼并。時蘇聯為建立抗阻德國東向挺進的壁障——東方戰線,向羅強索比薩拉比亞,同時令其移交烏克蘭人占多數的北布科維納,作為羅占據比薩拉比亞22年間帶給蘇聯「巨大損失」的「微不足道的賠償」。
匈羅邊界方面,則恢復到1938.1.1時的狀況,據此羅馬尼亞收回1940年維也納仲裁時交予匈牙利的北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據說當年羅馬尼亞外長看到德意仲裁的新地圖後當場昏厥,靠樟腦油按摩後才緩慢甦醒……
圖解6——匈牙利
匈牙利可謂軸心國僕從國集團中1945年前最大的贏家。1938.11.2第一次維也納仲裁,德國將馬扎爾人聚居區的南斯洛伐克劃歸匈牙利,1940.8第二次維也納仲裁其又獲得羅馬尼亞2/5的特蘭西瓦尼亞區……。但「大匈牙利」的迷夢只是曇花一現,隨著軸心國的敗退,匈牙利不僅失去了新拓展來的全部領土,而且其美輪美奐的首都布達佩斯亦淪為戰場……
圖解7——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是二戰後僅有的領土凈增加的前軸心國。因1947年巴黎和約將其疆界維持在1941.1.1時的狀態,所以保加利亞可繼續保有1940年時索自羅馬尼亞的南多布羅加。
圖解8——義大利
將包括阜姆城在內的伊斯特拉半島劃歸南斯拉夫。而港口重鎮的里雅斯特及周邊區域劃設AB兩自由區,分別由盟國軍事委員會和南斯拉夫管轄。1954年A區歸屬義大利。
二戰盟國對這個納粹德國昔日的孱弱夥伴似乎挺「仁慈」的,相較戰前,僅剝奪了其3%左右的歐陸面積,同損失高達25%的德國相比,是否應值得慶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