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出嫁的時候,該不該要彩禮?看看「丈母娘」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2019-07-01     晨夢夕拾

我是晨夢夕拾,有溫度,有態度。點擊「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不管是對於男人來說還是對於女人來說,結婚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其中關於彩禮的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很多男性覺得,結婚是兩個人的共同決定,男人可以多付出一些,可如果要是在婚前已經買了房子,那麼就沒有必要再給彩禮了。

畢竟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一套房子,可能就是父母前二十年的全部收入,再給彩禮難免會有些吃不消,女人在婚姻中應當體諒男人。

大多數女人也願意在婚姻中體諒男方家庭的難處,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自己嫁過去是創造幸福生活,而不是享受幸福生活。既然男人已經以一種形式表達了自己付出的意願,那麼也沒必要非得揪著彩禮的問題不放。

但關於彩禮這件事,從來都不是這麼簡單就能達成一致的,還有一個角色的意見至關重要,那就是「丈母娘」。

在一些男人眼裡,丈母娘就是婚姻中最難過的那道「門檻」,那麼關於「女人出嫁的時候,該不該要彩禮?」這個話題,丈母娘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呢?

我採訪了我採訪了十幾位女兒已經出嫁了的母親,從中挑選了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回答,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秦阿姨:要彩禮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讓婆家更重視女兒

在我看來女人出嫁時應該要彩禮的,我女兒出嫁的時候,我就要彩禮了,但是這筆錢我沒有留下,而是讓女兒帶回了她自己的小家庭中去。

在女兒出嫁前,我和她說,如果婆家確實遇到了困難,彩禮錢你可以拿給他們應急,不過平時你要自己保管好它,不要把它和你們的婚後共同財產放在一起。

女兒結婚的時候,我堅持讓男方家出彩禮,不是為了想要這筆錢,而是為了讓女兒能更受婆家重視。

我結婚三十多年,見過太多的女人婚前不要彩禮婚後被婆家輕視的例子,哪怕這個壞人讓我來當,我也要讓女兒婚後過得更好。

李阿姨:彩禮不是婚姻的目的

在我看來,現在很多年輕人結婚的時候,總是在彩禮上糾結,有些捨本逐末了。

對於女人來說結婚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彩禮?當然不是。對於女人來講,結婚是為了和一個願意為你付出對你好的男人,在一起相互依靠一輩子,婚姻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生活的幸福。

有很多人覺得,女人出嫁的時候不要彩禮會被婆家輕視,其實這只是事情的表面而已,被婆家輕視的根本原因是婆家的家風不好,不是要不要彩禮。

在這樣的家庭中,不要彩禮會被輕視,要彩禮他們會覺得你要求高,從而在婚後的生活中留下芥蒂。

我女兒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就告訴她,找男朋友,第一點是看他的人品,第二點是看家風,第三點是看能力,第四點才是看家境。

男人的人品和家風不好,其它的再好也只是空中樓閣,禁不起任何考驗,這樣的婚姻是很難幸福的。

女兒出嫁的時候,我主動提出不要彩禮錢,因為女婿是我看著長大的,人品和家風我很了解,沒必要因為彩禮的事讓他為難。

張阿姨:女人出嫁應該要彩禮,但數額上不能要求太高

女人出嫁就要離開自己的父母,離開自己的生活圈子,這本身就是一種付出,男人婚前買的房子,是婚前財產,和她的關係不大。

彩禮算是對婚姻的一種保障,沒有彩禮會缺少安全感。而且在婚嫁中,男方出彩禮是約定成俗的,別人都有不能到我這就例外吧,

不過我反對「天價彩禮」,彩禮的具體數額應該根據當地的習俗,以及男方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難男方家庭條件不好,適當的降低標準,有利於婚後的生活,如果男方的家庭條件好,他們願意多給是他們的事,不願意多給跟著當地習俗來就可以了。

我女婿的家庭條件就很好,和我女兒結婚的時候,他們家給的彩禮比我們當地習俗要高一些,但我當時就說了,「你給的多,我們家也不是占便宜的人,嫁妝也會相應的多加些。」

彩禮應該當成一種儀式

關於彩禮的記載,最早的時候是鹿皮和雁,在《周禮》也有類似的記載,「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兩」是指「匹」,意思是,男女婚姻中,彩禮或者嫁妝,不超過五匹帛。可見在最初彩禮的意義不是給的越多越好,而是婚姻中的儀式。

現在有很多地方,彩禮已經重新回到了「儀式」的性質上去,結婚的時候只要一萬零一塊的彩禮,寓意萬里挑一。

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擇偶時候更多的去關注男人的人品和家風,婚後夫妻相互體諒,這樣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

今日話題:你們當時的習俗中彩禮是多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fzf5GwBJleJMoPMYg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