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音樂人何以優秀至此?成功背後,是一對懂得教育的父母

2023-12-31     吳忠強

原標題:「四無」音樂人何以優秀至此?成功背後,是一對懂得教育的父母

在家庭教育學的核心精華中,一個關鍵目標是培養孩子成為堅定、自律的個體。蘇霍姆林斯基曾言:「若請他參加婚禮,即使那裡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親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清醒地回家。」這句話點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即通過培養孩子的品德和自我要求,使其在社會中健康成長。

我們以國際知名鋼琴家朗朗為例,他的成就不僅來自於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虎父賢母的精心培養。朗朗的父親郎國任為了讓孩子在音樂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功,從兒子還未出生便購置了鋼琴,並通過胎教讓孩子在母親的肚子裡就開始接觸音樂。

朗朗從小就展現出對音樂的敏感和熱愛。為了培養他的興趣,父親郎國任開始自學鋼琴,成為兒子的榜樣。不僅如此,為了讓朗朗能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多的機會,郎國任不惜辭去公職,陪同兒子赴北京,為其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台。這種為子女付出的精神,是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在朗朗的成長曆程中,父親郎國任不僅是規劃者,更是引領者和實踐者。從胎教到早期的音樂啟蒙,再到日後的刻苦訓練,郎國任一直陪伴在兒子的成長路上。他採取了一些激勵的方式,比如放一顆巧克力在鋼琴上,鼓勵兒子通過表現獲得獎勵。這種激發興趣和獎勵機制,使得朗朗在鋼琴上能夠保持高度的自律和積極性。

父親郎國任的「虎父」風格並非簡單的嚴格要求,更是在關鍵時刻給予激勵和支持。他曾通過訓練「坐琴」的方式,讓朗朗能夠在琴前堅持較長時間。這種在日常教育中融入遊戲化元素的做法,使孩子在學習中更具樂趣。

家庭教育中「四心」原則,即愛心、耐心、恆心和信心,也在朗國任的教育中得以體現。為了培養兒子的興趣,他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展現了卓越的耐心和恆心。同時,他始終對兒子保持信心,相信他可以在音樂的道路上取得卓越成就。

然而,這並非一帆風順的成長過程。在美國求學期間,為了省錢,郎國任採取了精打細算的方式,每月的生活費只花最基本的開支,以保證兒子得以專心學業。這種為了子女未來而付出的犧牲和堅持,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種常見表現。

從朗朗的成長故事中可以看出,成功的背後往往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堅持。家庭教育的本質在於,父母要有清晰的目標和規劃,同時懂得在關鍵時刻給予支持和激勵。家庭教育的成功並非一成不變的模式,而是需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

朗朗的故事也反映了「虎父式教育」存在爭議的事實。與其說是一種強硬的教育方式,不如說是在關鍵時刻給予孩子正確引導和激勵。然而,在當今社會,「虎父」也被一些人誤解為過度苛刻的嚴格要求,這種誤解也需要得到糾正。

家庭教育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父母的付出,更需要孩子本身的努力和天賦。朗朗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既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培養,也離不開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對音樂的真摯熱愛。

綜合而言,朗朗的成長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案例,展現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積極影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既有目標和計劃,又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自律能力。成功的教育不是簡單的嚴格要求,更是在關鍵時刻給予正確引導和激勵,使孩子能夠在逆境中保持堅韌不拔的品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ec995c787d0abf2c0f3b6294bb6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