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憑廁所火到國外,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2022-05-12     窮游網

原標題:這座城市憑廁所火到國外,在國內卻鮮有人知!

前段時間,心血來潮突然想看看自己發的第一條朋友圈。

距離第一次去臨汾已經八年了,時至今日你要問,當地的什麼令我印象深刻,那必是:廁所。

記得當時計程車上司機小哥用飽含熱情的語調,一會說我們臨汾廁所...一會杜拜.....聽的我雲里霧裡,實在不知道,這座灰濛濛的城市和杜拜能扯上什麼關係。

直到親身體驗過。

圖/三獵

山西臨汾,號稱 「21世紀中國廁所革命的先驅」,坐落在這座城市的公廁分別在2010和2013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和「杜拜國際最佳範例獎」。

去臨汾上一趟廁所也被加入很多人的必打卡清單。

在臨汾逗留的幾日中,觀察當地各式各樣的廁所也別有一番樂趣。

圖/微博@串味兒

以至於看多了,一看到比較華麗的房子,就想當然的認為是公共廁所,當我剛想夸遠處的那個廁所建的好宏偉,司機大叔說:那個是我們的 鼓樓(原諒眼拙)

臨汾平陽鼓樓,位於臨汾城中心,始建於北魏,為我國最高的鼓樓。圖/shtterstock

即使公共廁所在國外再出圈,但對於今天的國人或者說山西省外的人來說,這座小城,和中國千千萬萬座城市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你一定聽過一句話, 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五千年看山西哪裡?

臨汾。

在臨汾城南三公里,有一組莊嚴肅穆的建築,重檐歇山式的五鳳樓層層飛檐,仿佛展翅的鳳凰,這裡就是 堯廟

堯廟始建於晉,歷經重修,現存為清代遺物。圖/窮游er 李瑞祥i

堯廟是祭拜上古「五帝」之一堯的廟宇,堯是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出現的第一位德才兼備的部落聯盟首領。

據歷史學家考證,堯最初從晉陽遷河東,定都平陽,平陽就是今天的臨汾。

在堯廟南邊有個伊村,相傳為堯小時候所寄住的地方,當年在堯所住的房屋的土階縫隙中,生長著一種草,這種草每月初一開始生長一個豆莢,到月中長出15個,從十六以後又每天落一個豆莢,到月底落完。如是小月29天,那麼就只剩一個豆莢焦枯而不落, 堯就據此發明了月曆和紀年。圖/窮游er 班超出塞

陶寺遺址的發現也使上古傳說離現實更近了一步,這裡被很多專家學者認定為 堯執政時期的都城所在, 是最早的「中國」

陶寺遺址雖然尚未完全開發,但卻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與之相匹配的王墓、觀象台、倉儲區、手工業區等。

陶寺遺址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觀象台,比英國巨石陣早500年。圖/窮游er 流浪的星空

堯不僅發明了曆法,還因為 傳賢不傳子的禪讓行為,被後世傳為美談。 堯禪讓給舜,舜因大禹治水有功,將位置禪讓給禹,大禹將天下劃為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平陽屬冀州。

顧炎武在 《日知錄》中說: 古時候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之遂以冀州為中國之號,所以最早的「中國」,其實應該就在這裡。 圖/窮游er 李瑞祥i

壺口瀑布,為陝西、山西兩省共有,西邊是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東邊是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壺口」之名,始見於《尚書·禹貢》, 相傳它的形成和大禹治水有關。

圖/恩銘行攝記

春秋時,臨汾屬晉國, 春秋五霸之一的 晉文公出生在曲沃(今臨汾下轄縣),他的爺爺晉武公就是曲沃武公。

在晉武公及晉獻公執政時期,晉國近乎瘋狂的橫掃太行山以西,在之前的 運城篇 (點擊查看) 我們說到的 「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典故,就在晉獻公時期。

位於曲沃的 晉國博物館,是在天馬遺址(晉侯墓地遺址)上興建的中國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晉文化的博物館。

在這裡發現了十九座晉國諸侯及夫人墓葬,十座車馬坑,各類珍貴文物一萬多件,2021年,天馬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

在《國家寶藏》第二季,山西省博物院可以算是壓軸出場,當時所展示的三件國寶,就有兩件來自於 臨汾。

第一件國寶 「晉侯鳥尊」是山西博物院的「 鎮院之寶」,連晉博的logo都是用的它,它就出土於天馬遺址。

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頂鳳冠,雙目圓睜,翹首回望,通身上下布滿精美細密的羽翎紋,宛如一隻神情自若的鳳鳥。 圖/窮游er 動脈影

另一件國寶 「侯馬盟書」則拉開了作為標誌戰國時代開端的「三家分晉」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

圖/窮游er 我的ID是Yolanda

不僅歷史文化底蘊豐富,在這座被稱為 「臥牛城」的地方,人才也如星辰般先後閃耀過這片土地。

漢朝時,一代名將 衛青、霍去病從這裡走出。

衛青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霍去病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封狼居胥,從此將河西走廊納入中華民族版圖。

唐朝時,屢次大破突厥、位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 柴紹也出自臨汾。

前面我們說過,臨汾古稱平陽,巧的是,從臨汾走出的衛青和柴紹,他們的妻子的封號皆為平陽,一位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平陽長公主( 因嫁平陽侯曹壽,故稱平陽公主),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陽昭公主。圖為電視劇《大漢天子》中平陽公主形象

因瀕臨古老而著名的汾河,在隋朝時,改平陽為臨汾。

平陽也好,臨汾也罷,歷史的榮光隨著時光的遠去而漸漸消逝在人們的記憶中。

今天,臨汾最出名的一個縣當屬 洪洞縣。

「要問祖先在那裡,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句話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聽家裡的老人念叨過。

圖/liangyin789

這件事要從元末明初說起,當時朝代更迭,連年征戰,再加上水澇災害,糧食絕收,蝗蟲泛濫,瘟疫頻發,中原地區多是荒無人煙之地,而山西四周崇山峻岭,易守難攻,人丁興旺,所以明政府決定從山西移民到中原。

從明洪武三年至永樂十五年,大槐樹下就發生大規模官方移民18次,長達50年之久,遍布河南、山東、河北等18個省市500多個縣份。

《洪洞縣誌》記:

「明洪武永樂間屢移山西民於北平、山東、河南等出,樹下為集會之所。」

當時的移民是在整個山西境內發起,所有要移民的人都 要到洪洞縣的廣濟寺登記,在廣濟寺的旁邊,正好有一棵大槐樹,在後代人的口口相傳中,大槐樹就成了家鄉的印象符號。

由於當時的移民,是官方的一種強制政策,所以怕老百姓不願意,都要把他們的手綁在背後,行走途中,如需要大小便,只能向押解士兵告急,士兵便說:「行,我給你解開手。」各路押解大隊都是這樣,時間長了,便用「解手」一詞。圖/liangyin789

後來在一些地方還有歌謠這麼唱的 : 「誰的小腳指甲兩瓣瓣,誰就是大槐樹底下的孩。」

據說當年移民的人,為了將來親人能夠相認,就在小腳趾的指甲蓋上劃了一刀,小腳趾的指甲蓋變成了兩瓣,將來生的孩子小腳趾也是兩瓣,這樣就能證明是自己的親人。(瓣狀甲是一種普通的生理現象,是一個常染色體顯性性狀,如果以這個特徵作為根據判斷是否純種的漢族血統是不科學的。)

雖然砍腳趾甲的故事屬於虛構,不過有意思的是,經過復旦大學的一位教授考察和研究後發現:

瓣狀甲的比例以山西為起點向東南方向呈遞減趨勢,也就是說距離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越近,瓣狀甲的發生比例越高,距離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越遠,瓣狀甲的發生比例越低。

圖/窮游er 拿相機的尤

今天的大槐樹下,已經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

大槐樹旁邊的 廣勝寺,是 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同年列入的 全國首批重點保護文物

圖/窮游Biu主 銀髮魔男

廣勝寺創建於東漢建和元年(147),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 飛虹塔、《趙城金藏》、水神廟元代壁畫,並稱為 「廣勝三絕」

《趙城金藏》是唐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經卷中譯善本,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視為稀世瑰寶,它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並稱國家圖書館 四大鎮館之寶。

廣勝上寺為明代重建,廣勝下寺為元代建築,後殿內四壁壁畫被盜賣出國,就是我們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館入口處看到的那副極為震撼的壁畫。

圖/窮游Biu主 游泳的鯨魚

廣勝寺的另一絕 「飛虹塔」也是 中國四大名塔之一,同時為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留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圖/窮游Biu主 且聽蠍吟

在《西遊記》第18集「掃塔辨奇冤」中, 祭賽國的「金光塔」,其實就是 飛虹塔

圖/窮游Biu主 且聽蠍吟

著名妖精 奔波兒灞灞波兒奔就是從這裡出場的。

86版《西遊記》截圖

圖/窮游Biu主 銀髮魔男

除了大槐樹和飛虹塔,在洪洞縣還有一處大家耳熟但不詳的地方— 蘇三監獄

「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京劇《玉堂春》的第一句就是這麼唱到的。

圖/shutterstock

蘇三小時被賣到青樓,後來遇到官宦子弟 王景隆,蘇三勸王景隆讀書考取功名。後來老鴇將蘇三賣給富商 ,富商的妻子和情夫害死丈夫後嫁禍蘇三, 蘇三含冤入獄,後王景隆考取功名,來山西巡察時,在秋後問斬的名冊中竟然看到「蘇三」二字, 於是為蘇三平反。

「蘇三監獄」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的惟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監獄。

圖/shutterstock

蘇三藝名叫玉堂春,所以京劇和許多地方戲曲將這段故事編為《蘇三起解》、《玉堂春》等,廣為流傳

三晉大地上,名勝古蹟向來都是數不勝數,在臨汾西北的 隰( xí)縣小西天 ,就藏著絕美的懸塑。

圖/窮游er 陸馬克

小西天位於隰縣城西的鳳凰山巔,又名千佛庵,分上院和下院,雖占地面積不大,該有的配置一樣不少。其中,最值得一看是位於上院的大雄寶殿。

大殿為單檐懸山頂,殿內共有大小泥塑千餘尊,神態各異,還 展示了西天「極樂世界」的情景,巍峨的天宮樓閣間,飛舞或站立著人面飛天、神鳥、孔雀等。

圖/窮游er 陸馬克

大殿梁架上的彩繪,採用了皇家才能使用的瀝粉貼金等技法,華麗無比。

除了數不盡的古建瑰寶,說到山西,人們想到的多是影響深遠的晉商文化。

而平陽商幫就是晉商的傑出代表,在晉中的那幾個家族還未崛起時,臨汾就誕生了當時的山西首富—— 亢氏家族亢氏靠販鹽發家,據說揚州瘦西湖就是當年亢氏家族當年營造的亢園的一部分。

揚州瘦西湖 圖/窮游er 戚的無聊生活

著名的愛國人士,中國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出生在香港,原籍廣東番禺,但他的祖籍卻是山西臨汾霍州。

北京著名的老字號 「六必居」、「都一處」源昇號(紅星二鍋頭酒廠前身)、萬全堂藥店等最初都是由臨汾商人創辦的。

圖/窮游er 自在隨心6688

煤市街、糧食店街、布巷子街、興隆街等,都是由當年延續下來的,前門地區的地理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平陽商幫造就的。

都說出名要趁早,10萬前,「丁村人」在這裡繁衍生息;5000年前,帝堯在這裡開啟華夏文明;2000多年前,晉國在這裡成就千秋霸業, 臨汾在中華民族的進程中留下了許濃墨重彩的印記。

或許因為歷史太過於悠久如今的四線城市臨汾已鮮為人知。又或許歷史本來就是讓人嘆息的,三晉大地上的很多城市往往帶著耀眼而又悲情的色調。在 時代的進程中如何再鑄輝煌,相信每一位臨汾兒女都是時代答卷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e7e5054a5de935b491984f8b40361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