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放!大模型的「商戰」才剛剛開始

2023-08-31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全面開放!大模型的「商戰」才剛剛開始

作者|不空

一夜之間,百模大戰進入了下一程。

31日凌晨,百度投下了第一顆重磅炸彈。上線了三個多月後,百度終於宣布其生成式AI產品——文心一言正式向全社會開放。就在一小時後,清華系AI公司智譜華章旗下的智譜輕言也緊隨其後,連夜宣布了開放公眾服務的消息。

圖源:百度官方公眾號

政策的放行令國內大模型公司重振信心。除文心一言、智譜外,抖音雲雀、商湯日日新、中科院紫東太初等八家大模型也拿到了首批AIGC牌照,正式向全社會開放。

這只是一個起點。

據貝殼財經消息,國內將有11家大模型陸續通過《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其中,北京、上海地區率先上線,廣東和其他省市也將會陸續開放。人工智慧從業者對剁主表示,審批正在加速落地,國家放開了對AIGC牌照的審批,或將迎來大批AI產品的上線。

隨著AI產品的全面開放,公眾再度重燃了對AIGC的熱情。就在宣布全面開放的12個小時後,文心一言就登上了Apple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首位,成為首個登頂應用商店榜首的中文AI原生應用。可見,C端用戶對AIGC的探究與應用熱情依然高漲。

拿下牌照後的大模型,正在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搶時效,爭流量,大模型「商戰」來襲

在國內AIGC大潮稍顯沉寂的階段,政策層面的審批落地自然是提振行業信心的積極訊號。為此,國內大模型公司早已蓄勢待發,等待靶子落地的先機。

和幾個月前「百模大戰」的劇情相同,時效成為大模型公司互搏的關鍵點。畢竟,誰能搶先一步,誰就擁有搶占流量高地的優勢權。

這一觀點可以從文心一言的宣發路徑上得到佐證。就在31號的0點02分,百度便在沒有任何預熱、宣傳的前提下,急切地公布了文心一言拿牌過審,開放公共服務的消息。作為首批過審的大模型之一,百度敏捷、快速地反應為文心一言爭取到了強有力的首發優勢,成功打開了文心一言的聲量。

「卷王」百度高效地動作也加快了友商的步伐。凌晨1點44分,智譜AI熬夜作戰,緊隨其後,也宣布了開放公眾服務的消息。

可見,面對公眾對AIGC態度的退溫,只能停滯在內測環節的大模型公司早已焦急不已。審批靶子的最終落地,正是為大模型公司撕開了通過C端用戶的入口,再次點燃了C端市場對AIGC產品的熱情。

放開C端入口是AIGC產品必經的發展轉折點。

一方面,邁出開放的步伐,同時也意味著進一步深化大眾對AIGC技術的認知。通過便捷的入口、較低的使用門檻和成本,AIGC產品可以連結到更多大眾應用場景中,提高公眾對AIGC的消費頻率。

另一方面,社會公眾的湧入對於模型而言也是一次必需的疊代過程。大模型的核心是資料庫的積累和深度學習能力的進化,想要實現這兩種能力,就必然要接入公眾數據和反饋,藉此反哺技術和應用的疊代升級和查漏補缺。

大量國人的高頻應用還可以鞏固國內大模型的產品壁壘。國內用戶在應用時的中文語料便成為大模型天然的訓練數據,能夠提升大模型對中文理解和創作的準確率,藉此建立起中文大模型與海外大模型同台競爭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曾一同站在過審起跑線上的大模型公司,起跑速度卻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發生了改變。

在首批過審名單中,既有以百度為代表的科技巨頭,也有中科院等科研院校和初創企業MiniMax。然而,同樣在人工智慧領域領先的通義千問、天宮等大模型卻並不在名單之內。

圖源:通義千問官網

據行業人士分析,審批並非以「質量」為參考維度,而是根據公司所在地區,依次排序。首批過審名單集中在北京、上海兩地區。隨後,還將繼續延伸至杭州、深圳等城市。這意味著,阿里、360、科大訊飛等已具有大模型技術的公司很快也將拿到牌照,實現全面開放。

不過,在有了首批過審產品的刺激後,姍姍來遲的阿里、360等後來者勢必要面臨更為激烈的用戶爭奪。這成為AIGC牌照過審事件中,留給「阿里們」的一大難題。

對於AIGC創業者而言,審批的落地無異於一道曙光,照亮了一條更具確定性的前路,提振了創業者的信心。在AIGC創業潮逐漸回歸理性後,政策的放行將會進一步推升AIGC創業項目的爆發,以創新為驅動力加速網際網路產品的發展。

大廠加速生態共建,個人助手類AI成為競爭主陣地

放開公眾服務是AIGC產品邁向成熟發展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其產品布局的新起點。

加速大模型疊代進程後,大廠的下一步將會技術升級後的產品升級。可以預見的是,更為激烈的產品生態競爭將要來臨。

海外AIGC產品的發展布局路徑已經為國內公司寫下了範本:科技巨頭微軟將ChatGPT集成至自身搜索功能業務中,推出NewBing,率先引發了搜索功能的代際變革。與此同時,微軟還將AI大模型與Office辦公軟體結合,打造了人工智慧加持的Office Copilot,大幅提升用戶創作、編輯和分析的效率,也掀起了一場辦公產品的暴動。

事實上,國內科技公司也已經著手將AI能力賦能至自身的產品線中。

以百度為例,百度早已將AIGC技術植入至搜索功能中,藉此優化產品搜索的準確率。同時,百度也進一步將AIGC技術嵌入至旗下產品中,重塑產品力,實現疊代升級。百家號引入了「AI筆記、AI成片、AI作畫、AI BOT、AI寫作、AI數字人」六大件創作工具,在創作者端引發了一場關於創作疊代的革命與升級。

國內其他科技大廠也紛紛在自身產品線上築起了AI護城河。釘釘以「斜槓」加劇了協同辦公賽道的競爭局面,飛書也迅速在產品中配備了「智能助理」。

循著這一思路,AIGC技術將會加速植入至各類產品中,重構產品邏輯與思路,讓C端用戶體驗到更為落地、便利的AI能力。

從國內一眾大廠的AIGC產品布局思路來看,瞄準全場景的個人助手類AI產品是大廠的出品方向。

這類AI產品將各種協助工具集中到同一產品中,占據用戶日常生活的全場景中,既能幫助用戶作出決策,還能提供娛樂消遣。「六邊形戰士」類的AI產品將會成為一個超級入口,重塑C端用戶的產品使用習慣。

抖音推出的雲雀大模型目前已集成了對話、寫作、學習三大場景,在創作和社交端升級用戶體驗。百度文心一言的觸角則更為廣泛,延伸的類目也更加細化,既可以分析股市行情,還可以測試MBTI,生產廢話文學,全方位服務C端用戶的需求。

圖源:抖音雲雀大模型

從產品的商業化步伐來看,國內大廠的態度都非常謹慎。在面向龐大的C端群體時,國內大模型技術都普遍提供了免費的使用方案。不過,免費的背後是算力成本的飆升,國內AIGC產品的商業化之路還等待著新的方案。

審核制度的落地按下了國內大模型發展的加速器,將會全方位釋放出AI技術的勢能。在全新的機遇下,大模型公司將會加速趕超,用更為激烈的競爭實現技術的疊代與創新。國內大模型的下一頁篇章,已經翻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e03b9202477c4d925b97108e580fe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