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中考」揭榜(二)|超30家基金管理人上半年顆粒無收 5家機構近兩年未有新品

2023-06-29     數據雜誌

原標題:公募「中考」揭榜(二)|超30家基金管理人上半年顆粒無收 5家機構近兩年未有新品

2023年即將過半,上半年一基未發的機構名單也「浮出水面」。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上半年有包括寶盈基金、中郵創業基金、睿遠基金在內的超30家機構均在年內顆粒無收,更有基金管理人連續兩年未有新發動作。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公募發行市場略顯低迷,其中原因在於市場行情盈利效應的下滑以及監管審核放緩。從全年看,目前業績不理想的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應該相信中國經濟的韌性,擺脫悲觀情緒,為市場的積極變化做好準備。

超30家機構一基未發

隨著中基協於6月29日發布5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最新一期的公募規模也隨之揭曉。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達到27.77萬億元,攀升至新高。不過在規模整體創下新高之下,公募發行市場卻仍略顯低迷,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寶盈基金、中郵創業基金、睿遠基金等38家機構旗下均無新發產品。

具體來看,上述基金管理人中包含益民基金、圓信永豐基金、寶盈基金等信託系基金管理人,也涵蓋浙商基金、江信基金等券商系基金管理人。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29日,上述基金管理人中,更有先鋒基金、中科沃土基金、益民基金、凱石基金和江信基金5家機構連續兩年未有發行。

針對上述機構在年內未有新基金成立的原因及後續發行計劃,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上述部分基金管理人,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華林證券資管部落董事總經理賈志對北京商報記者解讀稱,上述基金管理人在上半年一基未發的最大的原因或仍在於權益市場環境相對低迷。

正如賈志所言,A股上半年行情較為震盪,截至6月29日收盤,A股三大股指2023年以來漲跌不一,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創業板指年內漲幅分別為3.01%、-0.91%、-7.1%。

賈志進一步指出,在市場低迷背景下,持有人情緒普遍低落,新發產品募集難度大,基金管理人可能出於對募集失敗風險的考慮,慎重對待旗下新產品的發行。

此外,另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上半年公募發行市場略顯低迷,原因在於市場行情盈利效應的下滑,第二個因素則在於監管審核放緩。不過,該市場分析人士直言,「事實上,部分機構上半年顆粒無收或與審核端相關」。

整體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5月新增報會基金140隻(份額合併計算,下同),環比減少2.78%,而同期新增獲批的基金僅有78隻,環比減少23.53%。6月以來更僅有61隻新基金獲批,環比再減21.79%。

市場低迷公募基金更要有所作為

若僅從上述連續兩年未有新品發行、成立的基金管理人來看,多為中小型公募機構。例如,先鋒基金成立於2016年5月16日,但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其非貨基管理規模僅31.02億元,自2019年8月成立先鋒博盈純債後未有新品成立,也並無新發基金動向。而江信基金自2017年8月成立江信增利貨幣後,更連續六年未有新品成立。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其非貨基在管規模僅25.19億元。

在賈志看來,連續兩年或以上未有新基金髮售的機構,或由於自身投研能力有限、渠道有限,以致公司股東和管理團隊進取心不足,但這一現象也可能是因受監管處罰而暫停新發產品等。

前述市場分析人士也表示,市場表現不佳,對中小基金的發行影響更大,因此可能導致不少中小型機構放棄布局相關產品。但相比之下,也會有不少基金管理人選擇在此時加快布局腳步。

正如該市場人士所言,不少頭部基金管理人在上半年仍發力布局新品。具體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在上半年成立的基金數量均達到29隻,排名居首。其中,匯添富基金更在6月20日一日內成立匯添富添福智富均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混合發起(FOF)、匯添富雙享增利債券等5隻產品。此外,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4家機構在上半年成立的基金數量也均達到20隻或以上。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建議,對於連續兩年未發新品的機構而言,除了市場因素之外,可能還需從自身找找原因。從全年看,目前業績不理想的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應該相信中國經濟的韌性,要擺脫悲觀情緒,為市場的積極變化做好準備。

賈志則指出,「市場環境雖然有些低迷,但在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更要有所作為,積極與持有人交流,堅定中長期投資理念。公募基金公司在市場低迷時停發產品或僅僅發行固收產品,雖然順人性,但卻忽略了初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dc69c9985e00fc7069d17729735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