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打我有網際網路的記憶開始,「套娃」這個梗就伴隨著大眾品牌了。如果當年有「車圈摸底測驗」,通過鍍鉻飾條數量來辨別這是大眾哪一台車,就一定是一道必考題。
這個槽點經久不衰,時至今日依然可以沿用。究其原因,無非是無論網上吐槽的風浪和擴散的人群有多大,大眾依然沒有要修改這個計劃方針的勢頭,反而將「套娃」這個特徵,從外而內,有表及里的貫徹的更加深刻了。
有人說,這是大眾不思進取在偷懶,但如果你站的更高一些去看整個市場,你就會明白,這是大眾在「如何成功」這道作文題中,做出的取捨。
今天我們不如就做一次閱卷老師,在批卷的時候,也順著大眾的思路來了解它的心路歷程,和答題思路。
(一)審題:
看清需求,了解本質。
想要寫好一篇考場的命題作文,最要緊的是把握時間。有不少人文筆很好,卻總在審題、構思的時候,花費大量的時間,導致最後要麼匆匆停筆沒有結尾,要麼還沒寫就打鈴收卷零分墊底,比如去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雷諾。
我們來看題,題目中有問到,「未來的汽車究竟是新能源的時代,還是燃油繼續稱霸的時代。」這裡的陷阱在於,這個觀點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文章中的觀點和論據要保持一致,不能觀點寫「新能源」,卻一直圍繞「燃油」進行闡述。
從草稿紙上我們可以看到,大眾第一時間是想堅持燃油車型的,但隨著提綱的深入,它發現不提及新能源,這個稿子顯得很單薄,而課本上也沒有提到新能源除了電池續航以外的劣勢。所以他很快決定在文章中加入新能源的論點,但同時創新的決定保留「燃油」的續航和後段加速性能。他在提綱里寫到, 未來具有不可控性,不如兩隻腳走路,用PHEV車型試水市場,將來再根據市場需求,決定車型研發方向,「燃油」還是「新能源」都變成了可進可退的方向。
其次,題目里還提到這樣一句話, 「車型有很多,轎車、跑車、SUV,但如果你想獲得成功,你就得緊緊把握它的市場。」這個「它」,對於中國市場,只能是SUV,這個之前課堂講了很多遍了。如果你去寫轎車,那就是偏題,當然跑車我相信應該沒人會選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眾的草稿紙上寫下的提綱: 擴大SUV產品矩陣,占據SUV細分市場, 一款車型南北分發,大力研究新能源技術,以PHEV車型作先鋒考察市場,3年之內把SUV車型的數量從2提升到12……
可以看到大眾是一個非常踏實辯證的同學, 首先,它選對了「SUV」,其次,它沒有一口咬定「新能源是未來」,而是選擇保持樂觀支持的態度,肯定了「燃油」,並且又針對「新能源」提出了融合和嘗試的概念,有了一個全新的PHEV考察論,這樣切點小,觀點足,還很真實的理念,是比較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認可的。
(二)行文:
發揮優勢,貫徹思想。
提綱寫完,就到了動筆的時候了。一般我們要求文章字數控制在800字左右,字數過多和過少都會極大影響分數,因為不滿足答題要求,所以愛寫的同學注意,東西也不是越多越好,一味的把你看到的優秀作文的詞句堆砌、疊加,誰都看得出那不是你的真才實學,沒有高分的,聽到了嗎,BEIJING -X7,RX5,UNI-T?
所以,一定要在有限的字數里,發揮出自己的全部特點和優勢,擅長外觀描繪的同學可以增加景色描寫,不論是動態還是靜態的都行;擅長心理變化的同學可以寫車型新的傳統帶來的感受……
大眾的優點呢,在於MQB平台可以通用,再加上從小就喜歡一句外觀描寫用一輩子,老師們也不會覺得奇怪。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不光外觀描寫,來到車型的內部,它的組成,不論是小的探歌(參數|圖片)途鎧(參數|圖片),還是大一號的探岳(參數|圖片)途觀(參數|圖片),都用上了同一塊螢幕、空調分區和中控布局。
其實我第一次閱卷的時候,我是很不理解的,「空調在中的是的探岳GTE(參數|圖片),空調在上的是途觀L PHEV」,之前只是外觀分不清、名字分不清就算了,現在連內飾都分不清了……
但坐下來第二遍閱讀的時候,我發現這是一個下限極高的操作方式,首先這塊8英寸的中控屏的響應度本身就很高,功能也很齊全,投射出的橙色光線也很舒服不會刺眼,這樣的中控設計放在一台22萬級別的車型上我覺得是正好的,但全平台沿用之後,16萬的探歌也配備了這樣優秀的中控設計和硬體,讓整個系列的車型檔次提升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行文過程中,大眾必須緊扣 「擴大矩陣,細分市場,車型數量提升」這個主題,一旦選擇每台車都去設計新的內飾、新的外觀,勢必導致質量參差不齊,文章鬆散凌亂,而且會在描寫的時候浪費掉大量的時間和腦力人力成本,最終也不一定能收穫閱卷老師的好評,屬於得不償失的做法。
所以,為了中心主題服務, 大眾取了「精而通」的「套娃」設計,舍了「個性化」的定製語言,算是一個點睛之筆,讓整篇文章的起打分數就在高分作文一列。
(三)舉例:
真實可靠,使人信服。
在寫文章的時候,還有很多同學整篇文章都是套話和空話,說的天花亂墜,結果拿出來屁都不是,賽麟,賽麟你說是不是?啊?賽麟同學已經三個月沒來上課啦……
大眾在文章里不光敘述了自己的理念和中心主題思想,更是通過舉例的方式,來應證他的觀點的正確性。已經上市的10台SUV就不必贅述了,還沒上市的有下半年的途觀X,明年的ID4,後年的途銳PHEV,在文章的每一個節點,都有實際產品舉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是難能可貴的亮點。
並且,在舉的例子當中,大眾通過「翰德第五代恆時四驅」的越野性能,「L2輔助駕駛系統」的安全配置,「全液晶儀表」的科技系統,再一次非常靈活和具體的描繪出了MQB平台通用、套娃內飾配置適配的優點和成果。
唯一讓人優點遺憾的是,都已經寫到全液晶儀表里,卻依然寫成了轉速表和時速表的復古設計,第一眼讓人還以為是機械儀表。
(五)老師寄語。
當年班上的德國四傑,從小時候都成熟穩重,慢慢的,寶馬的操控性做出了花,奔馳的豪華感無出其右,奧迪則是造型運動和車內科技兼備,只有大眾默默的套著娃……啊不是,耕耘著。
不過,面對新一輪市場的洗牌,忽然間大眾用更「套娃」來證明,相比起慢慢設計研究,先推出車型的品牌,總能早一步占據份額和視野來占據市場的主動。這樣的先機和優勢,得感謝大眾得天獨厚的MQB平台和從小的套娃習慣,甚至整個車企之中,也沒有第二個了。
好了,今天的作文分析就上到這裡了,下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dZ4inQBURTf-Dn5Ic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