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諮詢重磅發布!2023年中國船舶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江蘇省保持領先地位

2023-07-25     趙玲

原標題:智研諮詢重磅發布!2023年中國船舶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江蘇省保持領先地位

內容概要:2023年以來,我國船舶製造行業持續發力,推動三大造船指標高速增長。隨著我國船舶製造行業節能減排力度持續加大,行業將會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在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化下,我國船舶製造行業將會得到更為健康、有序的發展,推動三大造船指標持續提升。

關鍵詞:完工量、訂單量、市場份額占比、市場動態

一、船舶訂單量穩步增長,為我國船舶製造業發展注入強勁「活水」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產品,船舶製造行業為海洋開發、航運交通、能源運輸、國防建設等領域提供必要的技術裝備,是我國製造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船舶製造位於船舶產業鏈的中游,包括船用配套設備、造船廠、拆船廠等;其上游為生產船舶所需要的原材料,如造船板、油漆、電纜等;下游是承擔海上運輸貿易的航運業。

隨著我國海運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船舶的類型也越來也有豐富。船舶按照使用需求總體上可以分為軍船和民船兩大類,其中民用船按用途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海洋工程船、運輸船等,運輸船占據市場主要位置。從各類船型的載重噸位來看,同屬於運輸船的干散貨船、油船、貨櫃船這三種船型的載重噸位合計占比達到90%左右,是現階段全球的三大主流船型。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船舶製造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在政策指引下不斷提速。進入21世紀後,船舶工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並且在強力的產業政策支持下進行自主化和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隨著我國航運業的穩步發展,國內各大造船企業發展持續向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手持船舶訂單等總體上也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我國船舶製造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向好,三大造船指標呈現出一升兩降態勢。造船完工量共計378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了4.6%;新接訂單量共計455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了32.1%;截止2022年12月底,我國船舶製造手持訂單量達到1055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了10.2%。

2023年以來,我國船舶製造行業持續發力,推動三大造船指標高速增長。2023年1-5月我國造船完工量達到1647萬載重噸,較2022年同期上漲了15.4%;新接訂單量共計2645萬載重噸,較2022年同期出現大幅上漲,同比增速達到49.5%;截至2023年5月底,我國船舶製造業手持船舶訂單量達到1179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了15.5%。2023年4月,交通運輸部表示,將持續強化船舶水污染治理工作,穩步拓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應用,為促進現代航運業低碳綠色發展和高效轉型發揮示範性引領作用。隨著我國船舶製造行業節能減排力度持續加大,行業將會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在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化下,我國船舶製造行業將會得到更為健康、有序的發展,推動三大造船指標持續提升。

2023年以來,我國船舶工業整體保持穩步向好發展態勢。三大造船指標月度數據來看,造船完工量整體表現較為平穩;接新船訂單量則呈現出逐月下降態勢,2023年5月有所好轉;2023年3月以來,手持船舶的訂單量呈現出逐月遞增態勢。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5月,我國造船完工量共計367萬載重噸,環比小幅上漲了1%;承接新船訂單量共計660萬載重噸,環比上漲了41%;手持船舶訂單量達到293萬載重噸,較4月出現大幅增長,環比增速達到443%。2023年下半年在國內外進出口貿易環境持續改善,海運市場不斷發展,造船企業生產工藝穩步突破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三大船舶製造指標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助力我國船舶製造產業持續穩健發展。

二、江蘇省造船完工量大幅領先,散貨船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從造船完工量來看,2023年1-5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排名靠前的省市主要有江蘇省、上海市、遼寧省、浙江省、山東省,五個省市的造船完工量占全國的市場份額達到93.5%。江蘇省作為我國造船完工量排名第一的省市,擁有全國最多的船舶製造企業,具備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南通、揚州、泰州等地是江蘇省船舶製造企業的主要聚集地,建成了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等船舶製造產業園區。在2023年1-5月我國造船完工量前十企業中,就有揚子江船業、新時代造船、中遠海運、新大洋造船等6家,占比達到60%。隨著各省市持續加快船舶製造產業的生產和研發,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等船舶製造主產地區加速發展,為我國船舶製造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技術和產品支撐。

散貨船作為國際船舶製造市場中需求最大的船型,2006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散貨船的生產,產品總體上保持5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疫情以來,受益於我國相對穩定的船舶製造供應鏈體系,散貨船的市場份額仍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散貨船的完工占有率得到54.6%。2023年以來,我國穩步推進散貨船的生產和研發,產品的完工率穩居各類型船舶第一。2023年1-5月,我國散貨船的完工量占比達到55%。

此外,隨著我國船舶製造行業加快轉型升級,高端船型將逐漸成為市場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LNG船作為高端船型的代表之一,其建造難度較高。受2022年俄烏衝突的影響,LNG船型的訂單需求迎來新一輪增長,我國船舶製造企業持續加大高附加值船舶技術研發,搶抓高端船型發展機遇,新接訂單量保持快速增長。過去我國LNG船型的訂單主要由滬東中華一家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生產工藝的持續優化和升級,江南造船、大連重工等企業也相繼獲得大型LNG船型的訂單。2023年我國氣體船的完工量占比為2.3%,新接訂單量占比為8%,其中氣體船的完工量占比較2022年同期增加了0.9個百分點。在企業的加速突破下,未來我國在高端細分船型領域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推動高端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市占率進一步提升。

三、船舶出口持續向好發展,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隨著我國世界工廠地位的進一步體現,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發展,海運航線和服務網絡逐漸遍布全球,船舶工業作為產品貿易運輸的重要載體,在市場需求的快速推動下,船舶工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同時,隨著我國船舶製造工藝的持續優化和升級,各國對於我國船舶產品的需求也在穩步提升,我國船舶製造業得到快速發展,出口量也在不斷提升。2018年以來,我國完工出口船數量、承接出口船訂單量、手持出口船訂單量總體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全國完工出口船數量為306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了14.6%;承接出口船訂單量共計405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了31.7%;截至12月底,手持出口船的訂單量為9522萬載重噸,同比上漲了12.6%。

2023年1-5月,我國完工出口船140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8%;承接出口船訂單241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2.5%;截至5月底手持出口船訂單1083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9.9%。出口船舶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比重分別為85.1%、91.3%和91.8%。在此期間,我國船舶的出口金額達到88.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1%。在各類出口船舶產品中,散貨船、油船和貨櫃船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船舶製造產業作為我國的重點發展產業,2022年,我國船舶製造行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占比已連續13年居於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地位進一步穩固。其中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載重噸位占全球比重分別為47.3%、55.2%、49%,較上年分別增長了0.1、1.4、1.4個百分點,保持全球領先發展。從造船企業來看,我國領先的造船企業在國際上有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2022年我國共有6家企業分別進入了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前10強。

2023年以來,我國船舶製造行業持續發力,行業保持平穩發展態勢,造船三大指標也實現全面增長,推動我國船舶製造行業在國際市場進一步發展。2023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為1647萬載重噸、2645萬載重噸、11799萬載重噸,占全球的比重為48.1%、67.3%、51.6%。三大指標的市場份額占比穩步,為我國船舶製造行業在國際上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四、持續推動船舶生產交付,穩步完善我國船舶產品種類

2023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回暖復甦,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船舶工業各類航運項目穩步開展。在船舶工業的快速發展下,我國各船舶製造企業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產品研發等,助力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2023年6月6日,由愛達郵輪生產的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中國船舶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2號船塢順利出塢。該船交付和運營,極大地填補了我國國產大型郵輪空白,對我國建設海洋強國、製造強國、科技強國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6月26日,揚子江船業建造的第四艘24000TEU超大型貨櫃船「MSC MARIELLA」號順利交付。該船配備深度優化的綁紮系統,運載能力世界第一,作為新一代高效、節能、環保超大型貨櫃船,為我國貨櫃船型的發展發揮著示範性的引領作用。

在各類船型穩步交付的同時,我國各造船企業也在積極推進新型船型的建造和項目擴張。6月20日,恆力重工旗下恆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再簽4艘82000DWT散貨船、4艘180000DWT散貨船建造合同。自今年初全面運營以來,恆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4個月內完成近30艘新造船訂單簽約,並陸續進入主流散貨船、大型散貨船的建造行列。

6月25日,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開工建造。隨著該船型的加速應用,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深海考古作業能力,對實現全球深海的全域進入具有重要意義。

智研諮詢專家團隊精心編制的《2023-2029年中國船舶製造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磅發布,《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船舶製造行業未來的市場走向,挖掘船舶製造行業的發展潛力,預測船舶製造行業的發展前景,助力船舶製造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報告》從2022年全國船舶製造行業發展環境、整體運行態勢、運行現狀、進出口、競爭格局等角度進行入手,系統、客觀的對我國船舶製造行業發展運行進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國船舶製造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是系統分析2022年度中國船舶製造行業發展狀況的著作,對於全面了解中國船舶製造行業的發展狀況、開展與船舶製造行業發展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可供從事船舶製造行業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產業企業等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智研諮詢是中國產業諮詢領域的信息與情報綜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產業諮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製、月度專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產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製數據,內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態、行業數據、產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bc3fe3eda8e1cda14aa58bfd566d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