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涉違規減持隆基綠能遭立案,持有三年浮虧35億,重倉股廣聯達年內跌52%

2023-11-10     搜狐財經

原標題:高瓴涉違規減持隆基綠能遭立案,持有三年浮虧35億,重倉股廣聯達年內跌52%

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汪夢婷

在股份出借期間藉機減持隆基綠能,高瓴資本被證監會立案。

11月9日,隆基綠能公告,股東HHLR管理公司於2023年11月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隆基綠能股票,證監會決定對HHLR 公司立案。

HHLR公司為高瓴資本旗下專注二級市場投資的基金管理平台,截止2022年年底,持有隆基綠能5.85%股份。今年3月20日,HHLR公司計劃出借其持有的隆基綠能部分股份,截至三季度末其出借股份已全部到期歸還,但其持股比例降至4.98%。

也就是說,HHLR公司通過轉融通業務,規避了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限制,悄無聲息賣出隆基綠能0.87%股份,約6594萬股。今年年初至今,隆基綠能股價已跌超40%,按今日收盤價23.53元計算,這部分股份市值約15.5億元。

除高瓴資本之外, 年內已有多家公司股東通過轉融通變相減持,例如今年4月,浙江博納通過轉融通與大宗交易減持果麥文化至4.9999%,隨後持續賣出,盛邦安全、金帝股份等公司更是在上市首日便被戰投融券賣出。

借轉融通減持0.87%,套現15億

2020年12月,高瓴資本出資158.4億元受讓隆基綠能李春安2.26億股的股份,持股比例 6%。次年一季度末,高瓴進入隆基綠能前十大股東行列,持股數量2.26億股,持股比例為5.85%,隨後兩年,持股比例一直維持在5.85%。

今年3月20日,隆基綠能公告,HHLR公司將其持有的0.85%股份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出借期限為182天,出借期間該部分股份不登記在信息披露義務人名下,導致其持股比例由5.85%減少至5%。

隆基綠能公告

同時,HHLR公司計劃在未來90日內,繼續將其持有的不超過0.15%的股份用於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公告提到,此次HHLR公司參與轉融通出借業務,不屬於股份減持,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截止今年二季度末,HHLR公司持有隆基綠能3.68億股,持股比例4.85%。財報中註明,報告期內,HHLR 公司通過轉融通出借業務借出其持有的7581.46萬股,導致其股票減少。

在出借前,也就是2022年年底,HHLR公司對隆基綠能持股比例為5.85%。按證監會發布的相關規定,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應當履行信披義務,在首次賣出的 15 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然而截至三季度末,HHLR公司通過轉融通方式出借的股份已全部到期歸還,但最新持股比例為4.98%股份,期間並未披露減持公告。

也就是說,在今年三季度,高瓴對隆基綠能進行了減持,減持股份比例為0.87%。不過在這期間因出借部分股份,減持時HHLR公司持股比例不足5%,並未達到披露門檻。

以隆基綠能最新收盤價23.53元/股計算,高瓴此次減持套現約15.5億元。

重倉股廣聯達股價年跌52%

所謂轉融通業務,是指證券出借人以一定的費率通過證券交易所綜合業務平台向證券借入人出借上市公司證券,借入人到期歸還所借證券及其相應權益補償,並支付費用。

在今年3月的公告中,隆基綠能提到,「為提高資產管理效率,實現資產增值」,HHLR公司部分無限售流通股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此舉不屬於減持,也不會觸及要約收購。除此之外,不存在已披露但未完成的增持或減持公司股份的計劃。

不過,HHLR公司利用轉融通漏洞,在持股比例低於5%時不發公告悄然減持,具體減持時間、次數、價格等均不為外界所知,招致多方質疑。此外,在股份借出期間,借出的股份不計入持股總額是否合規合理,也引起廣泛討論。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搜狐財經表示,轉融通借出的股份屬於出借人的債權,不屬於實際持有的股權,因此在計算持股比例時,不會計入出借人的持股總額,這是符合相關規定的。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的股東在減持時應提前公告減持計劃。柏文喜認為,如果HHLR公司通過轉融通藉機減持隆基綠能股份,並且未提前公告減持計劃,這可能違反了相關的信披義務。具體是否違規,需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進行判斷和調查。

此外,因今年隆基綠能股價大幅回撤,本次高瓴借券減持被質疑「割韭菜」。據同花順數據,截止11月10日收盤,隆基綠能股價報23.53元/股,年內跌43.79%。

在本次減持前,高瓴資本持有隆基綠能約4.44億股,市值約107.63億元,若不計算分紅及轉融通獲利,高瓴持有隆基綠能三年浮虧超過50億元。若減去本次減持收益,仍然浮虧約35億元。

除了隆基綠能之外, HHLR公司在三季度末還出現在格力電器、廣聯達、萬華化學、紫金礦業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持股數分別為4339.64萬股、4160.06萬股、1885.25萬股、1.43億股,最新市值分別為14.62億元、8.60億元、16.02億元、16.97億元。

HHLR重倉A股上市公司名單

上述個股中,廣聯達股價年內已經跌近52%,最新股價為20.46元/股。2020年6月,高瓴斥資15億元認購廣聯達2971.47萬股,持股成本為50.48元/股, 目前已經虧損六成。

多家公司借轉融通變相減持

高瓴並不是第一個利用轉融通規避減持限制的公司。

今年4月12日,果麥文化公告,股東浙江博納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在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變動超1%。具體而言,浙江博納轉融通借出63.67萬股,約占總股本0.8755%,同時減持72.73萬股,占總股本1.00001%。

本次權益變動後,浙江博納持股數由500萬股減少至36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由6.8756%減少至4.99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也就是說,浙江博納在4月份通過轉融通與大宗交易,對果麥文化持股比例減少1.8757%至4.9999%,不再受到5%股東減持限制。此後,浙江博納連續減持,但具體減持次數、時點、價格均不為外界所知。

據果麥文化財報,截止二季度末,浙江博納對果麥文化持股比例為4.15%,持股數301.85萬股,報告期內賣出198.15萬股;截止三季度末,持股比例降至3.15%,持股數229.13萬股,期間賣出72.72萬股。

三季度末果麥文化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事實上,今年轉融通出借業務已多次引起輿論爭議,尤其多隻新股在上市首日便遭戰投融券賣出變相減持。

例如,7月26日,盛邦安全上市首日融券超過9000萬元,約占流通市值的12%,盛邦安全在投資者互動平台直言「當為戰略投資者出借」。8月17日,德福科技上市當日融券賣出355萬股,占其流通市值的6%以上。

查詢公開信息可以發現,上述上市公司均未對股東轉融通證券出借行為進行信息披露。

今年9月1日,金帝股份在上市首日遭融券賣出458萬股,其中當日轉融通借出券470萬股,而金帝股份高級管理人員與核心員工參與的戰略配售資管計劃持有470.0871萬股,占發行數量的8.58%。不少投資者認為,金帝股份戰投變相減持,「融券做空自己」。

9月19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金帝股份事件回應稱,已關注到相關情況並進行了核查,根據核查情況,上述融券業務符合當前監管規定,未發現相關主體繞道減持、合謀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

「戰略投資者出借的證券到期後,將收回全部股份、僅獲得出借收益,並繼續作為限售股管理。」證監會表示,「我會對戰略投資者出借證券行為嚴格監管,明確要求相關主體不得通過任何方式變相減持、不得通過任何方式合謀進行利益輸送,一旦發現將依法嚴肅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b2376042f43ba2aa88ff7c6b1f631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