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前7位武功高手,花榮排第6,關勝排第3,前2位分別是誰?

2022-03-28     適應生活

原標題:水滸中前7位武功高手,花榮排第6,關勝排第3,前2位分別是誰?

說起水滸當中的武功高手,大家可能都會舉出一大堆人來。因為水滸就是一個武功高手的世界,幾乎每個好漢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技。不過,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想要給梁山好漢按武藝高低派一個迅速,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水滸中的前7武功高手,秦明墊底,關勝排第四,前2位分別是誰?

首先我們要排除掉武松、魯智深等步兵將領。因為戰場上是不分步兵和騎兵的,步兵將領的戰力明顯是沒辦法和騎兵相對抗的。當然了,如果要是單純比拳腳功夫,很可能武松、燕青等人要占據榜首。其次我們要排除水滸傳當中的兩個「法師」:公孫勝和樊瑞。因為「法師」的殺傷力是不能以「凡人」武藝的角度來衡量的。

排在第七位的是張清。看過水滸的人可能都會覺得,把張清這樣的大神排在第七位有些委屈了。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考慮到張清是一位遠程輸出的「射手」,本身的防禦力比較脆弱,他的單純殺傷力估計都能超過盧俊義。在宋江率兵攻打張清所駐守的城池時,張清一連打傷梁山15員大將,可謂風騷一時。宋江這樣評價他:

「我聞五代時大梁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三十六員。今日張清無一時,連打我一十五員大將,雖是不在此人之下,也當是個猛將。」

不過,張清有他的致命弱點,他的近身防禦太差,一旦被人靠近,飛石打人的技術施展不開,他就有些慌張了。所以他的戰力需要在有人為他進行近身防禦的時候才能夠施展出來,因此只能排在第七名。而排在張清之上的梁山第六名武功高手,也是一位遠程輸出的「射手」好漢——花榮。

花榮的戰力在水滸當中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花榮一直比較低調,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拿出他的弓箭來一招「暗箭傷人」。他的箭是百發百中的,而他本人還使得一桿銀槍,是一個兼顧了近戰和遠程輸出的好漢。他在水滸當中沒有在武藝上失手或者失敗過,不過他不怎麼展示近戰能力,我們只能把他放在第六位,或許他的殺傷力還可以排得更高一些。且看:

「當下花榮一箭,果然正中雁行內第三隻,直墜落山坡下。急叫軍士取來看時,那枝箭正穿在雁頭上。晁蓋和眾頭領看了,盡皆駭然,都稱花榮做神臂將軍。」

花榮不靠其他,就靠他那一手間無虛發的箭法,就足以穩居梁山戰力第六了。梁山武藝排名第五的人大家可能想不到,她是梁山最美女將——扈三娘。扈三娘由於是女性,在水滸當中遭到了「性別歧視」,她自從在祝家莊大顯身手之後就不怎麼露面,估計後面把她的武藝都用到了她老公王矮虎身上去了。但是她的武藝卻是絕對的高手,祝家莊時:

「歐鵬見捉了王英,便挺槍來救。一丈青縱馬跨刀,接著歐鵬,兩個便斗。原來歐鵬祖是軍班子弟出身,使得好一條鐵槍,宋江看了,暗暗的

喝采。怎的歐鵬槍法精熟,也敵不得那女將半點便宜。」

扈三娘因為本身有「美色」加成,加上武藝過人,在近戰的時候可以連續挑戰幾個地煞星猛將而不落下風,甚至還能輕而易舉的活捉心猿意馬的王英。扈三娘在連挑梁山的幾員地煞將之後才被林沖捉住,從這裡也能看出扈三娘的武藝之高了。而武藝排名第四的就是擒拿扈三娘的林沖。

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武藝很明顯不是蓋的。在水滸當中,林沖從來都沒有被打敗過,最多只被別人逼成平手。而且,作為水滸當中的「試金石」張清很有幸跟林沖打過,不過那時候張清已經沒有了近戰輔助,很快就被逼到了河裡。可見張清近戰和林沖是沒法比的,在沒有近戰防禦的情況下石頭也打不著林沖。

排名第三的是關勝。之所以排名第三,也是拿他跟武藝「試金石」張清比。在眾將挑戰張清的時候,只有2個人能夠完美躲過張清的石頭,關勝就是其中之一,可見他的武藝之高強了。關勝在梁山的座次表當中也很高,除了首領宋江、盧俊義,軍師吳用和「大法師」公孫勝之外,就是關勝了,這也足以見得關勝武藝之高。排名第二的為董平,如下:

「張清帶住槍桿,去錦袋中摸出一個石子。手起處真似流星掣電,石子來嚇得鬼哭神驚。董平眼明手快,撥過了石子。張清見打不著,再取第二個石子,又打將去,董平又閃過了。兩個石子打不著,張清卻早心慌。」

作為一名近戰戰士,董平直接依靠過人的身法破了張清這種「射手型」戰士的遠程輸出,這一點足夠看出董平戰力之超人了。不過董平人品很差火,不客氣的說他就是個人渣,而且還是人渣當中的極品,所以他在梁山的座次表當中距離關勝隔了好幾位,實在是大家對他好色又沒什麼感恩之心的品行太厭惡了。

至於梁山武藝排名第一名,那當然是玉麒麟盧俊義了。因為盧俊義就是水滸當中的武藝「天花頂」,在水滸當中沒有人能夠戰勝他,除非是車輪戰連續的消耗他的精力,否則根本沒辦法對付他。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統帥型的好漢,這又給他加了很多分,所以他位居第一是沒什麼問題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a7fd0db73c42938d354c551cf8745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