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種植冬前冬眠時定植還是春季定植好呢?冬前栽培細節

2019-10-18     果樹小百科

中國獼猴桃網 獼猴桃行業平台


獼猴桃種植冬前冬眠時定植還是春季定植好呢,一直是困擾剛發展種植戶的心念,通過三年來的觀察,我認為是獼猴桃種植冬前移栽定植優於春季定植。因為冬前定植有利於明年春天氣溫回升時,根系隨著地溫升高,養分順其自然轉化,有利於提前萌芽生長,提高成活率。

很多人擔心冬季移栽,冬天會把苗子凍壞,大家不用擔心,最簡單的道理是育苗地里沒有起的苗子在冬季都能安全過冬,再加上用土埋主杆進行保護,何來冬季凍死之說。我們村有很好的事例,冬前移栽的長勢到明春長勢很好,成活率95%以上。

舉例說明:冬前在溝里進行假植的獼猴桃苗子在3月下旬時,樹幹上芽子已萌動待發,而在地里準備起的苗子還要被移栽出來,經過風乾、磨損、分苗、包裝、運輸等環節後再移栽到新的環境中,根系再經過地溫回升,傷口再經過癒合,根系再在不穩定的濕度,地溫中再適應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活率。

經過觀察,許多死苗的根系基本沒有發出新根,在主幹長出的葉芽僅是依靠苗子樹體自身的養分和水分供應,如果遇上高溫現象,土壤乾旱時根系缺水,葉芽的水分供應不足,馬上會造成死苗現象,當然那是春季如何需要加強保苗措施的話題,那是後話,到時會再把春季科學移栽細節再和大家交流。

有時冬前移栽時容易遇上極端天氣例如有雨雪等天氣或者是地塊沒有整理好等事宜,是不能夠移栽的,只能等到春季移栽。不要太過牽強。只要科學管理,春季移栽也會長勢很好的。

下面把冬季移栽全過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把土壤改良過的地塊調成1.2米寬的平地.


用掀整理出一個長0.6米X寬0.6米X深0.5米的樹穴。


在40厘米處停止出土。


每個樹穴撒上少許,一斤左右的生物有機肥,或者菌肥,一定不要太多,並且充分攪拌均勻。

先把地面以下40-50厘米之間土肥拌勻。

現在還有部分思想還在誤導,說有機肥在定植時能燒根,純屬誤導,沒有腐熟的有機肥肯定能夠燒根。選擇小廠家或者不正規有機肥同樣存在燒根現象,或者沒有攪拌均勻,肥料幾種等,都會燒根。實踐出真知,請大家放心使用。但是剛開始肥料還不能使用太多,少用一點,以生物有機肥,或者復合微生物菌劑為主,等開春以後,澆水施肥多用部分促進生根液體菌肥效果很好。



把土肥均勻拌勻回填到離地面35厘米左右處。


在樹穴中間用土成一個窩頭狀準備鋪根。


現場起了一棵優質一級苗,主幹直徑1厘米,20厘米之內有飽滿芽3到5個。


根系側根發達,根系無病蟲害。獼猴桃沒有主根,只有7到10左右側根,鬚根眾多。水肥主要是依靠大量鬚根來進行養分吸收。



把春天嫁接時的嫁接皮去掉。


如果不去會影響樹幹增粗生長。


把側根均勻分布開來,禁止側根彎曲。


根系栽植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15厘米左右,不可過深或國淺,一般嫁接口出的接穗與地面平行最佳。



陸續把剩餘土肥拌勻回填樹穴。


回填完畢,嫁接的接穗和地面平行狀。


每株澆30市斤穩根水。


待水滲透後用土覆蓋完畢。


再用土埋至樹幹25厘米左右處,防止樹幹收到凍害。


再把50厘米以上枝條剪掉。


培土目的是為了防止20厘米以內的樹幹芽子收到凍害,等到明年春天3月中旬左右看溫度情況,把土去掉,就可以進行剪留定杆了。

科學定植,離不開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細節決定樹體長勢。所以爭取做到精細化管理,才能產出最好效益。

選擇優質樹苗以後,綁縛一根竹竿,待開春以後,選擇優質獼猴桃飽滿樹芽順直綁縛,當年可以上架。



所以說,種植獼猴桃,從標準化種植起步,管理標準化,水肥標準化,您將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獼猴桃果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a2V3W0BMH2_cNUgz5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