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一線醫護補助最低400元,醫院領導拿8000元?針對網傳「醫院領導拿的補助比援鄂一線醫生的還多」事件,陝西安康市中心醫院致歉,表示將重新核定補助標準。安康市紀委監委已成立核查組並表態,「有錯必究,有責必問」。
調查尚在進行,網曝細節是否屬實,有待求證。而此事之所以倍受關注,就在於觸碰了公眾的敏感神經:一線醫護人員風險最大、奉獻最多,補助資金向他們傾斜是最基本的分配原則。如果他們都糟心、寒心和傷心了,還怎麼全心投入工作?
補助方案將重新調整,但此事傳遞的信息值得警惕。現實中,有的人見困難就讓、見利益就搶,而真正幹事的人流血流汗,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其實,無論醫院領導還是其他負責人,如果確對防控盡了力,應該拿補助,這無可厚非。但在制定方案時,應廣泛徵求民意,應經得起審視,應有相關部門的監管,而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特別是不能出現權力自肥的現象,一旦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就會讓一線人員吃虧。
向戰疫一線人員傾斜,不能是句空話。加強各方面支持保障,解除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使他們始終保持戰鬥力,持續健康、心無旁騖投入戰疫鬥爭,這是各地各部門的基本職責。
在依紀問責、以儆效尤的同時,還要建立公開透明、經得起檢驗的獎勵機制,讓一線人員獲得相匹配的榮耀。特別是那些吃苦不叫苦、幹事不挑事、負重不怕重、擔責不諉責的人,更應該獲得實實在在而又有分量、有成色的「好處」。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不能讓實幹者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