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文章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學術論文

2019-10-15     達晉醫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作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涉及到學術論文的應用寫作。學術論文是依託某種理論或藉助查閱文獻資料,在理論上進行構想、探索,提出策略性思考,或對某一理論問題進行思辯性思考的論文。對於什麼樣的文章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學術論文,達晉編譯認為至少要具備以下五個特徵。

一是學術性。指研究、探討的內容具有專門性和系統性,是以科學領域裡某一專業性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學術論文從選題上、內容上、語言表達上三方面來說,都有很強的專業性,要研究和闡述的就是諸多專業知識中的某一個問題。因此,只有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本學科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理論體系等基本問題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學術問題,從而進行學術研究。論文所論述的內容,使用的語言都必須與所論述的學科密切相關,這是論文的顯著特點。

二是科學性。論文的這一特點是由其本身性質決定的。科學研究的任務是正確認識客觀規律,揭示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探求客觀真理,推動人類社會向更文明的階段發展。因此,學術論文是以科學性為前提的,這一精神貫穿著論文寫作的始終。學術論文的科學性,包括研究態度的科學性、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研究內容的科學性三個方面。論文的科學性要求寫作者要從探求科學真理的目標出發,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來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並將揭示出來的客觀規律形諸文字,加以科學的表述。

三是創新性。一篇論文如果沒有創新之處,它就毫無價值可言。具體說來,創新性可以體現在研究和探索前人未曾涉及的領域;可以糾正或補充前人的觀點;可以綜合前人的研究,揭示今後研究的方向;可以為前人的立論提供新的事實材料或採用新的研究方法等,不一而足。

四是理論性。學術論文與科普讀物、實踐報告、科技情報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具有理論性的特徵。所謂理論性就是指論文作者思維的理論性、論文結論的理論性和論文表達的論證性。很多作者的論文水平不高,其重要原因就在於論文缺乏理論性。沒有理論支持的論文,只能囿於事實材料的堆積,不能從一般的現象中看到問題的本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從而達到對研究對象的客觀規律性的認識。論文的理論性是作者的學識水平、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的綜合反映。

五是規範性。為便於交流和應用,論文必須運用規範的語言文字系統和符號系統進行表述,這也是論文不同於其他文體的特徵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I9vzm0BMH2_cNUgXv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