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觀察早期症狀,別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在兒童保健門診上經常遇到年輕的爸媽抱著小寶寶來體檢,作為兒童保健科的醫務人員,我們除了常規的給寶寶測量身長、體重、頭圍等指標,也會順便看看寶寶的大腿皮紋、臀紋對不對稱。
因為寶寶的大腿皮紋、臀紋不對稱在臨床上可能是一種髖關節疾病,叫做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即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lle hip,DDH)。可能是由於遺傳、臀位產、捆腿等因素所致。發病率為1%~3%,女孩比男孩發病率高。
除了皮紋不對稱,一些粗心的家長一般要到孩子開始學走路的時候才會發現一些異常,如:
孩子走路一跛一跛;
兩側一搖一擺,猶如鴨子走路;
站立時腰部向前凸得特別明顯
這些都有可能是DDH的表現。一些家長缺乏常識,會以為是小孩剛會走路時的正常動作,這就容易延誤治療。
DDH的患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表現為髖關節時空上不穩定的病變,臨床中有三類,分別是: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脫位及髖關節半脫位。由於大多數家長對DDH的認識比較缺乏,常常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因此如果你注意到你的寶寶出現以上任何問題,要及時帶他去醫院檢查。
1
DDH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當前DDH的臨床診斷主要採用的方法有:Graf靜態超聲與X線診斷。
因為小於4個月的患兒髖關節正處在發育階段,股骨頭骨化未完全完成,採用X線檢查基本不顯影,檢查結果不準確。因此在這部分患兒中主要採用Graf靜態超聲檢查,檢查中可以對軟骨部分清楚顯示,也能對α角和β角準確測量。
而對於6個月以上的患兒採用雙髖X線檢查更好,能得到較好的顯影。另外,在部分患兒的檢查中要將上述兩種檢查方法結合起來。
2
DDH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DDH的治療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有Pavlik 弔帶治療、閉合復位及石膏固定;手術治療應用較多的是Salter骨盆截骨術、Ferguson單純切開復位術、Dega髖臼成形術等。
在治療中首先可以考慮保守治療,當保守治療復位不成功時,要根據患兒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法。
另外,有研究中發現小於6個月的患兒治療效果要明顯高於6個月以上患兒,可能是因為6個月以下的患兒的髖關節可塑性較強,而6個月以上的患兒股骨頭部分開始骨化,患兒的活動度增加,給治療帶來障礙。 因此,早期普查對於發現DDH和提高治療效果有很重要的意義。
最後,如果發現寶寶雙側大腿皮紋、臀紋不對稱,但是經過檢查沒有出現DDH,這就要建議家長以後不要將寶寶捲成桶一樣的體位。
儘量讓寶寶雙下肢能夠自主活動,用外展位(孩子兩下肢分開呈蛙式狀)抱孩子來改善。因為這是最舒服的,也是最有利於髖關節發育的體位。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宋哲
責任編輯:李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