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邊工作,一邊帶娃,而且還是帶兩個娃,這樣的生活狀態持續了好幾年。特別是二胎女兒出生以後,我們的生活更是一團糟糕。老公工作忙,我的事業也進入上升期,一家人都處於手忙腳亂的狀態。
當時,我是考慮找一個帶孩子、做家務的阿姨的,可是婆婆看見我發的招聘信息,自告奮勇就來了深圳。她覺得自己還年輕、身強力壯,孫子、孫女讓保姆來帶,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是從思想方面有點說不過去。
婆婆到深圳了,幫忙帶孩子還會做家務,我們的生活一下子就輕鬆了很多。可是,新的問題馬上就出現在我們面前。
婆婆才來了兩個多月,公公一個人在老家就出現了輕度胃膜炎的症狀。不說我們也知道,他一個人肯定是不好好做飯、吃飯才造成的。
於是,另一個計劃從婆婆的腦海里誕生了,她想要帶著女兒回老家,這樣既可以照顧爺爺的生活,也能帶孫女,減輕我們的負擔。說實話,我是真的捨不得才一歲多的孩子,離開自己身邊,可是現實生活也是真的存在著問題。於是,在老公的勸說下,孩子和奶奶回了河北老家。
孩子是二月份離開的我們,第一個五一小長假,我和兒子就趕緊提前定好了回河北的機票。幾個小時的飛機,又加上幾個小時的大巴車,我們終於到了爺爺奶奶的家。
就在奶奶打開家門的那一刻,女兒像只小燕子,用歪歪斜斜飛奔的小步子,一下子就撲進了我的懷裡。我只顧著抱著她,一下一下地親她,等到鬆開她的那一刻,我差點笑出聲來。
女兒在深圳剪的是最流行的鍋蓋頭,當初花了我一百多「大洋」,現在被奶奶梳成了兩個小辮子。好看的衣服也買了很多套,可是女兒穿的衣服變成了奶奶自製的「睡衣裙」,這真是一副「小村姑」的打扮,而且變黑了許多,臉頰還很紅,感覺孩子被「調包」了,我趕緊掏出手機,給爸爸拍了一張照片過去。
吃飯的時候,奶奶做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兒子很有禮貌地說:「奶奶的手藝太棒了,您辛苦了。」
女兒卻要求奶奶喂,而且她很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我忍不住說:「她在深圳自己早就會吃飯了,不要喂她。」於是,吃著吃著飯,女兒就哭起來了,怎麼哄都哄不好。
晚上,我就和老公視頻通電話,我們決定把孩子帶回去自己照顧。也許會多花一點錢,也會會更累,但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孩子跟著奶奶當然也不會受委屈,但是在老家和在深圳,孩子的見識肯定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才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孩子的變化太大了。
在粉絲朋友給我發的私信中,也有一些媽媽面臨著一樣的困境。工作和帶孩子衝突,老人非常不願意待在大城市,孩子被爺爺奶奶帶回老家養了。結果,等到再見到自己孩子的時候,真的有一種陌生感,覺得孩子好像是被調了包一樣。
老人帶孩子和年輕的父母肯定是有區別的,我們經常說,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是因為爺爺奶奶把孩子帶回老家,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爺爺奶奶帶孩子,容易養成一些壞習慣。
爺爺奶奶帶孩子,一般可以保證孩子吃得飽、凍不著就不錯了。畢竟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們對孩子沒有太多的要求。
比如孩子自身的衛生情況比較差,容易養成邋遢的習慣老人容易溺愛孩子,孩子可能會比較自私自利或者不講道理。還有的孩子會養成懶惰等不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孩子的這些壞習慣一旦形成,再想更改也是比較困難的。
離開爸爸媽媽,孩子和爺爺奶奶的親密感不夠,內心的安全感缺少,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
孩子離開爸爸媽媽,是一個特別殘忍的決定。父母都是孩子最親密的人,雖然和爺爺奶奶也親,但是孩子離開爸爸媽媽失去的安全感,不是爺爺奶奶可以彌補的。
所以,一些孩子離開爸爸媽媽以後,變得性格孤僻,不願意和別人交往,也對自己充滿懷疑,容易自卑、敏感。
如果你是一定要在養孩子和工作之間共同實現,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可以給大家三點建議。
上上策:找一份比較自由的工作,可以一邊陪伴孩子,一邊工作。
上策:爺爺奶奶來到你的身邊,幫忙帶孩子。
中策:找一個可靠的照顧的阿姨
下策:讓孩子離開你的身邊,跟著爺爺奶奶回老家去。
你能實現哪一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994a90d421b16355e0872e91420a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