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糧節糧,共築糧食安全堅固堡壘

2023-10-20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愛糧節糧,共築糧食安全堅固堡壘

(張健)2023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公布數據稱:世界飢餓人口數量(按營養不足發生率計算)從2015年又開始緩慢增加。目前預估,將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占世界人口的8.9%。按照趨勢到2030年,世界不可能實現零飢餓的目標,且受飢餓影響的人數將超過8.4億。已經需要迅速採取行動,為向面臨最大風險的地區提供糧食和人道主義救濟做好準備。

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中國一直在不斷努力應對各種挑戰,確保14億多人口的飯碗安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將解決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並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這一系列政策舉措使我國的糧食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糧食供給結構持續優化,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同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出了「大食物觀」理念。大食物觀是一個嶄新的理念,它呼籲人們重新審視自身與食物的關係,提供了一個可持續和健康的食品未來願景,同時也強調了食品生產和消費對地球的影響。在這個全球面臨食品安全和氣候變化挑戰的時刻,大食物觀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

大食物觀的核心理念是多元化食物供給,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這一理念的重點是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等,以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的方式生產食品。這意味著食品生產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和資源來進行,而不是一刀切的標準化生產。這種方法有助於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環境壓力。

大食物觀還注重食物多樣性,鼓勵人們攝入更多不同種類的食物。這有助於提高老百姓的營養水平,減少單一食品對土地和資源的過度依賴。多樣性也是食品供應鏈的關鍵,有助於提高食品系統的彈性,使其更能應對突發事件和氣候變化。

在大食物觀的框架下,食品產業也在推動綠色、可持續生產方式。這包括使用更少的化學品,採用有機農業和生態友好的農業實踐,以降低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大食物觀也鼓勵人們選擇更健康的食品,改善整體健康素養。

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下,糧食安全問題不再局限於國內,更頻繁涉及國際合作。中國經驗對於全球糧食安全的推動有著積極的影響。大食物觀倡議,「節糧減損」策略等,都通過開源節流的方式,為全球糧食供給樹立了榜樣。

在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這個重要節點,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糧食安全問題,並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特別是面向國際加強合作,分享經驗,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的挑戰,以大國之姿團結更多國家採取積極行動,共同為全球糧食安全築起堅固堡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92be15e6487ed81ec244b2d5a47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