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唬孩子是很失敗的教育方式,你以為的成功背後,是娃的陰影

2022-03-17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原標題:嚇唬孩子是很失敗的教育方式,你以為的成功背後,是娃的陰影

晚上睡覺一定要開著燈,或者打開手機手電筒;

即使從臥室到客廳幾米的距離,只要客廳燈沒亮,也不敢踏出臥室一步;

家裡人少,也會莫名害怕,不允許你離開他的視線;

……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以上這些情景,經常發生在我家淘淘身上。是的,他是一個怕黑、怕獨處的孩子。其實他之前並不是這樣的,小小的孩子哪裡懂得怕,對什麼都是無知無畏。可是有時候去姥姥家不好好睡覺,姥姥就會說「外面有狼,哪個小孩不睡覺就會吃掉他。」有的時候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會杜撰出一個小孩因不睡覺被狼吃掉的故事。孩子再「不懂事」,也不希望自己被狼吃掉,於是就乖乖睡覺。家人見這樣的方法很管用,屢試不爽。

時間長了,家人用來嚇唬孩子的「形象」越來越多,除了大灰狼,還有各種妖怪、壞蛋,甚至還有醫生、警察。導致孩子現在不敢去沒有開著燈的地方;家裡就剩我和孩子的時候,我走哪兒他跟哪兒。為了能緩解孩子對黑和各種「鬼怪」的恐懼,我也曾試過很多方法,但效果微乎其微。可見,這些黑暗的影響對孩子有多麼大。很多時候,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儘快安靜下來,或者乖乖睡覺,隨便三言兩語編個故事就把孩子嚇唬住了。可是一旦孩子被「嚇住」了,想要再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用嚴重的後果嚇唬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淘媽有位高中同學,不管走到哪裡都要領一個人,尤其是過馬路的時候。開始有人說這位女生太矯情了,好像離開別人她哪裡都去不了一樣,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在同學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她一個人不能過馬路,不然容易掉進下水道,或者是容易被車撞。其實我們能想像得到,媽媽是想通過這些來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可是媽媽不明白,這樣過度強調過馬路的危險,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在沒有他人陪伴的情況下,孩子都不知在馬路上怎麼走。所以說,家長還是不要把嚇唬當做保護孩子的方式,因為那樣,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教育不是靠嚇唬,而是科學引導

不管家長出於什麼原因嚇唬,也不管用什麼方式嚇唬孩子,對孩子來講都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那在孩子調皮,難以管教的時候,家長該怎麼做呢?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1.教孩子尊重事實

很多父母在孩子手指耳朵的時候會嚇唬孩子「用手指耳朵,耳朵會被割掉的。」但是當孩子長大後才發現,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自然規律。既然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為什麼要去敷衍、嚇唬孩子呢?這個時候,讓孩子多了解一些關於月亮的知識不是更好嗎?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2. 引導孩子為自己的言行承擔後果

孩子想要玩剪刀,不要誇大後果的嚴重性,或者是說一些類似於「媽媽不愛你了」的狠話。可以給他一把兒童剪刀,當孩子自己無法操作的時候,就會向你尋求幫助。

3. 不要用警察、醫生嚇唬孩子

生活中確實有些孩子看見醫生就哭,碰到警察就跑,就是因為家人經常嚇唬他「你再不聽話,我就讓警察把你抓走。」、「你再哭,我就讓醫生給你打針」。這樣做既沒有尊重事實,又讓孩子對警察和醫生本該信任的人卻產生恐懼,心裡認為他們是壞人。時間長了,家長也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8c462afa0d784bef36f42f1c940a9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