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團長打縣城」?警惕歷史娛樂化陷阱

2024-10-17     觀察者網

(文/王勇 編輯/趙乾坤)

肩扛彈藥箱,在一聲聲衝鋒號下,遊客們義無反顧地向前衝鋒取得勝利……這是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紅嫂家鄉旅遊區推出的「跟著團長打縣城」沉浸式旅遊體驗活動,該活動自今年「十一」假期火爆出圈以來,熱度不減,並多次衝上各大社交媒體平台的「熱搜」。多家媒體報道稱,「跟著團長打縣城」項目持續火爆,甚至有外省遊客凌晨4點出發,開車近6小時趕到景區體驗,由於「跟著團長打縣城」這個項目的承載量有限,報名預約的遊客太多,景區近日實施了限流措施。

「跟著團長打縣城」現場紅嫂家鄉旅遊區微信公眾號

社交平台上,有網友評論說「『跟著團長打縣城』讓我們感受了抗戰時期的團結與勇氣。」也有網絡評論認為,該項目「拿戰爭當兒戲」。

沉浸式體驗通常是景區吸引遊客的創意項目,極大地提升了旅遊的參與度、互動性和旅遊獲得感,「但是『攻打縣城』等類似項目涉及戰爭或民間起義等歷史事件,因此在策劃項目時,更要強調景區運營方對歷史背景的準確把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大數據院研究院院長鍾櫟娜向觀察者網指出,「歷史事件往往涉及複雜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不應將其簡化為一場單純的娛樂活動。在設計過程中,景區需要確保遊客能夠理解事件背後的深層歷史原因和影響,而不是將戰爭和衝突視為簡單的娛樂體驗。比如,遊客是否了解攻打縣城的社會背景?這場攻打背後的動因是什麼?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被有效傳達,那麼此類項目可能會滑向將歷史娛樂化的陷阱。」

鍾櫟娜說,在「攻打縣城」這樣的項目中,如何避免美化暴力或淡化戰爭的殘酷性是一個關鍵點。此類體驗若能增加對和平的討論,或者讓遊客在體驗過程中感受到戰爭帶來的痛苦與破壞,或許可以使項目更具教育意義,也能夠避免將殘酷的戰爭簡單呈現為一場互動遊戲。

鍾櫟娜建議,景區可以通過在項目中加入歷史講解員、場景復原、互動展覽等方式,讓遊客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相關的歷史知識。例如,在攻城之前,可以先向遊客介紹這場攻城戰背後的故事、涉及的歷史人物、戰爭的影響等,從而讓遊客更深入地理解這一事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84bd9716258fbf46b850c4ed9cdb869.html














中日最新對話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