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吃粽子,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不是難消化

2023-06-22     丁香媽媽

原標題:不給孩子吃粽子,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不是難消化

到了端午節!粽子那是萬萬不能少的。

只是吃粽子前,看著湊過來要搶著吃的娃,不少爸媽都會擔心: 這粽子到底是能不能給孩子吃?

有人說粽子不好消化不能吃孩子吃,也有人說甜粽子太甜、咸粽子太油,不適合給孩子吃……

其實,不建議給孩子吃粽子,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

容易卡嗆!

粽子比較黏,孩子吃粽子卡住喉嚨的機率更大, 2 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吃;3 歲以下不建議吃。

如果想給孩子吃的話,最好用勺子舀一點點監護人也要注意在旁看護,避免出現氣道異物梗阻的風險。

那粽子到底是不是難以消化?給孩子吃什麼粽子更好?我們來說一說。

粽子給孩子吃

真的不好消化嗎?

粽子的本質就是主食(碳水)+ 配料,粽子不好消化的印象,可能來自於糯米很黏的關係。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碳水),也就是和大米是一樣的。唯一區別是直鏈澱粉含量低,支鏈澱粉含量高,這也是糯米會更黏的原因。

實驗研究顯示,剛出鍋的熱糯米飯,血糖反應是非常高的,超過白糖,更高於普通粳米。體外酶解反應甚至發現,20 分鐘就達到了分解高峰。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也就是說,糯米在身體的整個消化過程比你想像的快多了。

當一口粽子進到嘴裡,口腔澱粉酶會分解一部分的糯米,進入胃部後會進行簡單的物理消化,把那口粽子拆分成小塊狀,並且分解部分糯米表面的蛋白質。

之後就可以進入到小腸,因為糯米的支鏈澱粉多,和酶的接觸面積更大,所以反而更容易被分解(也就是更快被消化吸收)。

澱粉在身體里的消化拆解就像上面,澱粉屬於碳水化合物,比脂肪等物質分解的快多了。

圖片來源:文獻

放大了看,就像下面這樣:

所以對大部分人來說,粽子反而是好消化的食物。

吃完粽子

胃不舒服是怎麼回事?

有的家長說,孩子之前吃過然後胃不舒服,大人吃了也有時有類似的問題,是怎麼回事呢?

主要可能和 3 個原因有關:

原因一:吃得太大口

本身粽子在製作過程中就進行了壓實處理,黏黏的糯米讓食物能量密度變得比較高。

很多人一個粽子三口就吃完了!那「拆解」的工作就只能胃來完成,那就需要多一丟丟時間把它處理成小塊狀的(湯圓、糍粑同理)。

要是再加上吃得快,大腦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吃下第二個,妥妥地超量了(能不頂嗎?)

原因二:吃的粽子配料太多

糯米本身是碳水化合物,屬於容易消化吸收的成分。

但粽子米里通常還有更多的其他高油高脂的成分,比如蛋黃、肥肉,當進入胃裡的食物成分混合度過高(特別還是高油高脂)的時候,胃消化的時間就會大大增加。

原因三:個體差異

每個人胃和個體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的確有些人吃了粽子之後會有一些異常反應。

但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說會增加胃酸分泌,所以還是最好根據實際經驗來選擇粽子。

給孩子吃粽子

什麼樣的粽子更健康?

現在市面上的粽子種類有很多, 我們在挑選時儘量選不含添加糖,鹽、醬油、味精等含鈉調味料也較少的品種。

鹹肉等加工肉類和高鈉的鹹蛋黃餡兒粽子也注意儘量少選。

白粽、無糖雜糧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粽子是穀類,搭配雜糧豆類,可以形成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主食蛋白質利用率。

吃的時候最好適量吃,並搭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不要等涼了再吃。

適量吃

2 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吃;3 歲以下不建議吃。

3 歲以上的寶寶,每天主食總量推薦 75~125g;4~5 歲推薦每天 100~150g

由於孩子還會吃其他主食,所以按糯米生重計算,大約 15~20g 即可,摺合做成粽子後的熟重,一天最好不要超過 50g 較合適,注意切小塊吃。

搭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

粽子主要是碳水,算是主食,吃的時候搭配蔬菜水果,營養均衡,還可以保證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

別等涼了吃

粽子裡面放涼後,支鏈澱粉會回生,變得不好消化,所以最好別等涼了給孩子吃,溫溫的時候吃比較好。

最後想說一句,佳節當前,注意防範嗆噎風險,也注意營養搭配均衡健康,這樣孩子偶爾吃吃粽子「嘗鮮」不要緊,開心最重要。

參考文獻

[1] Li Guo, Juanjuan Zhang, Jian Hu, Xueling Li, Xianfeng Du. Susceptibility of glutinous rice starch to digestive enzymes. Carbohydr Polym. 2015 Sep 5;128:154-62.

[2] Hongyan Li, Robert G Gilbert. Starch molecular structure: The basis for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cooked rice texture. Carbohydr Polym. 2018 Sep 1;195:9-17

本文專家

陳輝

合作專家

西京醫院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第四軍醫大學博士

張海英

審核專家

註冊營養師

四川大學 華西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碩士

劉遂謙

審核專家

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認證

臨床執業營養師

策劃製作

監製:大力

策劃:Murphy

插畫: 蘇/好的山姆

排版:錘錘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801a60b72ba5579449df0def3d60b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