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做什麼都是錯的?

2023-12-24     汽車公社

此刻的上海,正經歷著近40年以來最寒冷的一個冬天。

而昨天早上,坐在飛往西安的航班上,翻看著微博中關於2023 NIO Day預熱的各種討論,同樣感受到了一股寒意。因為有些人的怨氣真的很重,好似蔚來做什麼都是錯的。

不可否認,縱觀今年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綜合表現,只能用「喜憂參半」形容。

不及預期的銷量,依舊醒目的虧損,包括那封事關裁員的內部信,加之友商紛紛向好的強烈對比,令外界有了繼續狠狠抨擊與質疑它的資本。

但轉換角度,我們理應看到蔚來最近的改變。

回購工廠獲得獨立造車資質,接連牽手長安、吉利組成換電聯盟,NOP+傳播引發漣漪效應,150度大電池1000公里續航挑戰成功,包括最新一筆22億美元的融資到帳,加之全年新建1000座換電站提前完成,利好消息可謂不斷傳來。

還是那句話,「這個世界不欠蔚來一個理解,但蔚來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堪。」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放下那些固執的偏見,用辯證、客觀的角度去審視一家車企的好與壞。

由此重新聚焦2023 NIO Day,今天文章的主角無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一場屬於它的年終盛宴。

有回顧,有展望,有野心,也有遺憾……

行政旗艦首先得是技術旗艦

實際上,復盤2023 NIO Day的所有環節,除了屬於用戶的大聯歡環節,以及許巍臨近結束唱的那幾首經典老歌,站在聚光燈下的李斌一共做了兩件事。

首先,分享NIO Power做了什麼與要做什麼。

眾所周知,補能體系一直是蔚來最引以為傲的護城河,而今年新建1000座換電站的計劃得以提前順利完成。與此同時,蔚來還是目前所有車企中布局充電樁數量最多的一家。

或許,恰恰基於這樣的成績單,令李斌有底氣在現場喊出:「我們就是中國補能最方便的品牌,沒有之一。」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4年,這位掌舵者深知不可掉以輕心,所以蔚來還會以新建1000座換電站、布局20000根充電樁的加速度前行。

相比之下,第二部分的蔚來ET9才是「主菜」。

十分微妙的是,早在2023 NIO Day 開幕前一周,位於上海青浦區的某個攝影棚內,有幸提前見到了它的真容。

單論外觀造型,除了能夠感受到ET9巨大的整車尺寸,並沒有覺得非常的驚艷與顛覆,還是那套蔚來慣用的家族化設計語言。

但隨後,經歷一場信息量幾乎快要滿到溢出的Workshop,突然發現看似較為平淡甚至另類的皮囊之下,隱藏著一副特別炙熱的內里。

換言之,你能想到的尖端技術,全都被蔚來毫無保留的安放在了ET9上。

「下一代的旗艦車型,是我們技術投入的一個結晶,我可以這麼說,絕對是全球技術最領先的一款車,這個話可以放在這裡,不能說遙遙領先,肯定是綜合最領先的一款車,你可以想像到的一些汽車科技,在這個車上面,都會變成現實。」

「即將發布的這款新車,代表了蔚來要堅決的進入到行政旗艦市場。」

彼時,再去回顧之前2023年度媒體溝通會上李斌所說的兩段話,終於徹底明白了背後的深意。

作為掌舵者,其深刻的明白想要成為一個高端品牌,必須在旗艦行政轎車市場有所作為。畢竟,以奔馳S級、寶馬7系、奧迪A8為例,才是BBA撐起各自門面的「圖騰」。

順勢,將視角拉回到2023 NIO Day,當李斌更加詳實的把蔚來ET9的部分信息娓娓道來,依舊能夠感受到一種莫名的震撼。

「行政旗艦首先得是技術旗艦。」無疑被徹徹底底的注入到這款產品的血液與基因之中。

而接下來的篇幅,並不想再去簡單的堆砌與羅列蔚來ET9的產品信息,轉而代之用一張圖片已經可以展現的比較完整。

不過,還是有一組數據值得分享:「蔚來ET9匯聚了100餘項全棧技術結晶和全球領先科技,包含17項全球首發技術、52項同級領先技術,並有525項專利申請,是蔚來全棧技術布局的結晶之作。」

更直接來說,「蔚來ET9就是這家新勢力造車各個維度絕對的天花板,包括它80萬元的預售價。」

當然,站在整個中國車市的角度,一方面礙於價格戰打得愈演愈烈,一度令新能源高端化變成了一道可笑至極的偽命題。蔚來ET9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給予了回擊,誰說電動車就賣不上價?

另一方面,礙於大家根深蒂固的認知,D級行政轎車板塊一直都是任由那幾位德系霸主所瓜分。蔚來ET9的入場,同樣掀起了一股變革的浪潮,誰說只有BBA能夠選擇?

綜上,這家新勢力造車之所以選擇在這樣一個節點推出這樣一款旗艦,最終目的就像2023 NIO Day的主題——向上。

無法迴避的幾點質疑

結束了誇誇部分,正式開啟嚴肅部分。

沒有太多意外,2023 NIO Day結束後,坐在返程的大巴車上,翻看著網友對於蔚來ET9的惡意,與來程航班上的感受非常相似。大家抨擊它的點,無外乎以下幾種。

其一,外觀造型沒有任何新意,根本不像D級行政轎車。

的確,如果用評判奔馳S級、寶馬7系、奧迪A8的標準去審視蔚來ET9,它就是一位妥妥的「另類」。介於轎車與SUV之間的外觀造型,不免令人回憶起寶馬6系GT、本田歌詩圖。

但就像曾經聽到的一句話,「電動化時代理應跳脫出原有的汽車設計體系,不再墨守成規的去創造出更多新物種。」

看似蔚來ET9,正是想要達到如此效果。

至於外觀造型沒有任何新意?在這家新勢力造車的品牌理念中,傳承與克制長期占據著很大的比重。

所以蔚來ET9長成這般模樣,並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只不過,確實少了一些期待中的驚喜。

其二,80萬元沒有人會買單。

十分微妙的是,昨晚《汽車公社》視頻號發布了一條關於蔚來ET9的快訊,評論區清一色的抨擊都集中在這麼貴冤大頭才會入手。

可我想回擊的是,僅僅結合具體參數配置,這款產品賣到80萬元不算貴。並且要知道奔馳S級、寶馬7系、奧迪A8是一個怎樣的售價區間。

而在之前的2023年度媒體溝通會上,李斌也預測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2024年、2025年的高端純電市場需求會被進一步激活,所以沒必要先給蔚來ET9的定價「判死刑」。

當然,如果正式上市時,它能拿出更大的誠意,相信還會激活更多的潛客。

其三,2025年一季度才交付,又是期貨。

關於這一點,熟悉當初蔚來ET7操作的讀者肯定不會陌生,也是蔚來的慣用操作。

而作為旁觀者,由衷的希望這家新勢力造車可以在接下來長達三四百天的漫長周期內,持續保持蔚來ET9的熱度,並且整個交付周期能縮短就縮短。

畢竟,2024年的中國車市,就是一部絲毫不留情面的「絞肉機」。誰都無法保證在此過程中,會湧現出什麼樣的「攪局者」。

目前,雖然蔚來ET9沒有什麼競品,屆時還真不好說。

其四,發一個旗艦,對銷量沒什麼幫助。

不知從何時開始,看衰蔚來成為了「政治正確」。

至於背後的根本原因,排除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想要藉此契機博取流量,要怪只能怪自身的不爭氣。就像如果現在的蔚來單月交付量穩定在3萬大關左右,再去發布ET9會不會收穫完全不同的效果?

可惜,哪有什麼「如果」。

所以2023 NIO Day,的確令外界是看到了這家新勢力造車的「技術魚池」有多深厚與寬廣,但還是那句話,「造車終究講究規模效應,沒有可觀的銷量作為支撐,一切都是空談。」

蔚來ET9固然令人興奮,可明年如何踏踏實實賣車,才是擺在李斌面前最大且最難的考題。

寫到這裡,文章漸漸臨近尾聲,還想聊聊的是:「我對於蔚來的態度,一直都是愛之深、責之切,所以並不會一味單純的吹捧,這家新勢力造車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扎眼的頑疾需要改正。」

2023 NIO Day已經落下帷幕,2024年的挑戰只增不減。

因此,真的不要再犯對於瞬息萬變局勢,總是後知後覺的「老毛病」了,這一次幾乎沒有什麼調整的機會。

總之,蔚來試圖扭轉「做什麼都是錯的」的局面,那就通過做正確的事情,為自己徹徹底底的正名。

最終,才能實現:「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向上的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7c7fb4130385e29bfba6a0c5cfaff22.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