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伏羲研究AI遊戲,野心不止於《逆水寒》

2023-08-31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網易伏羲研究AI遊戲,野心不止於《逆水寒》

作者|付夢珍

有著「國內頭部AI遊戲」頭銜的《逆水寒》手游,其智能NPC系統、用戶文字捏臉、AI宋詞創作等功能上線後受到了廣泛好評。與此同時,《逆水寒》手游背後的技術團隊,也憑藉遊戲中的AI技術應用效果,收穫了諸多關注。

事實上,要將AI技術應用於遊戲領域,實現高質高效的內容生產,非一朝一夕之功,網易遊戲早已布局該領域。

2017年,網易成立了國內首家遊戲人工智慧研究機構——伏羲實驗室(後文簡稱:網易伏羲)。幾年內,網易伏羲陸續研發了虛擬人、智能捏臉、智能創作、智能反外掛、智能對戰匹配、智能競技機器人等技術,並將其應用在《倩女幽魂》《永劫無間》《逆水寒》等遊戲中。

近日,預言家採訪了網易伏羲實驗室技術負責人睿風,他就網易伏羲在遊戲中的AI技術研發與運用,以及發展路徑給出了獨到看法。

網易伏羲在用AI做什麼?

在近幾年的發展歷程中,網易伏羲作為國內頂級遊戲AI實驗室,始終以「從事AI研究與應用、推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的初心,以「人工智慧點亮遊戲未來」為願景,探索著遊戲AI的落地與應用。網易伏羲研發了多個全新的AI應用和玩法,助力《逆水寒》手游成為真正的AI遊戲。

網易伏羲通過對玩家輸入的文本進行深層語義理解、關鍵信息抽取等多項專利技術,在《逆水寒》手游中實現了遊戲行業首創的「文字捏臉」玩法。睿風補充說,「我們通過使用伏羲自研的圖文理解模型」玉知「(CLIP架構),讓AI理解文字、看懂圖片,讓用戶得到與文字信息更加一致的捏臉效果。」

2023上半年,網易伏羲便在用AI技術讓用戶生成美術資產。《永劫無間》上線了AI智繪·時裝共創企劃,玩家可利用AI繪畫生成時裝,並互相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該玩法在激發玩家創作熱情的同時,為項目組美術提供了大量的用戶反饋信息。同年在《機動都市阿爾法》中,網易伏羲推出了用戶定製機甲風圖片的功能。這些經驗的積累使得網易伏羲能夠更順利地將更多AIGC技術應用到遊戲中。依託圖文生成模型「丹青」,在《逆水寒》手游中不僅落地了AI繪畫等玩法,也提升了美術資產的生成效率。

《逆水寒》手游的另一個特點是智能NPC系統。該系統由真AI驅動,具備超智能、超立體、多才藝的特點,能夠讓玩家獲得與遊戲深度結合的自由互動體驗。NPC們擁有自己的性格、動機和行為邏輯,也有記憶,會學習,能根據玩家的行為和環境的變化作出反饋。玩家與智能NPC的交互,不僅僅局限於文字語音對話,還涉及了朋友圈、江湖懸賞、江湖門派等多項遊戲系統。同時,其交互過程與結果又將與遊戲內容深度融合綁定,影響遊戲整體的後續走向。

睿風表示,網易伏羲對於AI的應用不止於此,在遊戲研發領域還涉及動畫生成、語音合成、競技機器人、對戰匹配、宋詞創作、反外掛等諸多方面。

AI賦能遊戲生產,但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AI 技術能提升遊戲行業的工業化能力,降低研發成本。」睿風說,目前的遊戲製作中,AIGC除了提升2D美術資產生產效率外,在劇情動畫生成、3D模型生成等場景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例如網易伏羲運用自研的語音轉表情、語音轉動作的模型助力自動生成劇情動畫。

儘管AIGC已經能夠在許多方面為遊戲製作尤其是遊戲美術資產的生成提升效率,但在將AI技術應用於遊戲領域時依舊會遇到許多困難。睿風談到,「如何讓AI算法給遊戲帶來降本增效和玩法上的新價值,需要了解遊戲行業,與算法團隊共同研發。」

工作中,網易伏羲和網易遊戲的美術團隊合作緊密,清楚遊戲美術的整個製作流程。「其實,現在AIGC效果還不能完全達到專業美術的製作水平。」睿風表示,「遊戲的生產製作過程很複雜,AI僅能在其中的部分環節發揮作用。」

在睿風看來,利用AIGC為遊戲賦能是逐步發展的過程,同時也需要遊戲與研發團隊具有AIGC會改變未來的信念。而網易,尤其是網易伏羲實驗室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去嘗試新的技術,創造新的作品。

談到未來AI在遊戲領域將要如何應用,睿風表示,希望能以AI為核心做玩法上的嘗試,或用AI內容生成創造全新的玩法。

在規劃中拓展AI業務邊界

自2021年開始,網易伏羲陸續有布局元宇宙、工程機器人、數據眾包等業務,以期將在遊戲領域內沉澱了多年的AI技術應用於其他行業。

當下的AI行業,高質量的數據促使了AI能力的不斷提升。睿風認為數據本身就是由人創造的,因此,在網易伏羲的發展規劃當中會用人機協作的思路做事。

以有靈眾包平台為例,網易伏羲現有數據的採集與處理基本都來自於這個自有平台。睿風介紹,「有靈眾包平台有一套自己的質量保障算法,可以通過大量的標註去保證數據質量,即利用群體的決策智能為AI提供最優答案。」例如,在文字捏臉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大量的人工標註,選擇出最符合描述的人物形象,反哺算法。

有靈眾包平台作為一個聚集了大量個人用戶的靈活用工平台,也在為偏遠地區的人們提供了更多、更靈活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該平台也向外部的企業提供數據採集和標註等服務。「隨著5G等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未來平台也會承接更多遠程操控等決策類任務」。

秉持著人機協作的發展思路,網易伏羲將網易在遊戲引擎及AI領域的積累深度融合,希望解決大規模算力和模型數據閉環問題。從智能挖掘機到有靈平台,再到「玉言」、「玉知」、「丹青」等大模型,網易伏羲在不端優化現有能力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AI技術的應用邊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74f1e6f9bf19549d91f1b24c90f19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