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機能退化了,怎麼辦?

2024-10-20     搜狐愛運動

人體運動系統的有四要素:骨骼、肌肉、軟骨和韌帶,它們要一起配合才能讓我們運動系統的正常運作。但是,設計如此精密的人體運動系統,為什麼會出問題呢?各種現代病又是怎麼來的?其實,都可以用兩個字總結——失衡。

【愛護身體,健康長久】

【有問】為什麼人過了30歲體能就下降?

【必答】確實如此。很多人從前踢足球可以踢全場都不覺得累,身體累了休息一晚就恢復過來,但過了一定年紀後,一次勞累之後好幾天都緩不過來。這是因為生命演化的原因。人體的構造和設計,都是為讓「基因延續」這個目標服務的。一般來說,我們身體的巔峰出現在30歲前,因為生兒育女的事情,很多人在30歲前就完成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原本強健的運動要素,質量和自我修復能力也會下降。

總的趨勢:由於身體機能下降而導致的人體運動系統失衡,是遲早會發生的。只要我們活得足夠長,運動系統就一定會出問題。但是,我們能通過科學運動的方法,儘量讓延緩這個過程。換句話說,保持運動的習慣,你總是能比同齡人活得更年輕。

【有問】為什麼肌肉會越練越強?

【必答】對!肌肉是有「反脆弱」機制的。每一塊肌肉,都是由許多肌纖維組成。當外部負荷沒有超過肌纖維所能提供的動力時,我們能輕易完成動作。但是,當外部負荷超出肌纖維能承載的力量時,它就會損傷。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就會感到肌肉疼痛。不過,出現損傷後,肌肉不僅可以自我修復,而且修復後的肌纖維會更加粗壯,我們就可以承受更大的運動負荷,這就是「超量修復」。為什麼你想增肌就需要在幾乎力竭時,再來一組?就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讓肌肉產生一定的肌纖維損傷,通過超量修復讓肌肉變得更強壯。

不過,我們要知道「過猶不及」。一旦你的肌纖維損傷的比例超過30%,除了會產生很大的疼痛之外,肌肉的修復過程也會變得很長。運動過量,就不是鍛鍊,而是變成運動損傷了。出現了運動損傷,你的運動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有問】骨骼也會越練越強嗎?

【必答】這要分開2個層面來說:

1、骨骼能夠承受負荷的情況:骨骼中的骨密度確實能夠通過力量訓練得到增加。這一點尤其對於35歲以上的人來說,非常重要,隨著年紀增大,不僅肌肉會自然流失,骨密度也會逐漸降低,恰當的力量訓練能大大地改善骨密度下降的問題;

2、骨骼不能承受負荷的情況:就是日常說的「骨折」。一般來說,骨骼強度非常大,低強度的衝擊很少會讓它受傷,造成骨折的力量通常很大,比如,高處跌落、車禍碰撞等等。萬一發生骨折,骨折線周圍會產生大量的新生骨質,修復損傷後的骨骼。骨折修復後的骨骼的強度,可能比原來的更強,這是骨骼的「超量恢復」。但是,經歷「骨折」之後變得更強,恐怕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有問】為什麼韌帶和軟骨不能越練越強?

【必答】骨骼和肌肉能越練越強的關鍵在於血液供應充足,受到損傷後才能得到營養物質的供應,從而修復後變得更強。而韌帶和軟骨的特性都是結構緻密,韌性很強,但缺乏血液供應。

軟骨一旦發生損傷就很難自然修復。舉個例子,這就是汽車的輪胎,磨損是會累積的,直到完全報廢。韌帶比較特殊,不同部位的韌帶,血液供應差異較大。對於血液供應比較充分的韌帶,例如,膝關節的側副韌帶,損傷後是可以自我修復的,只是需要的時間更多。有些韌帶基本沒有血液供應,例如,膝關節內部的十字交叉韌帶,損傷後就無法自行修復了。

人體的肌肉和骨骼,一定程度的損傷可以「超量修復」,但是韌帶和軟骨,會因為修復不足,導致各種「後遺症」。運動系統的骨骼、肌肉、軟骨、韌帶,可以承受的負荷都是有限的。超過一定的限度,四要素就會從「最短板」開始逐漸出現各種問題。四要素之間的匹配失衡,損傷就會出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6d26d0bca6ea88024ce6a0c6158f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