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公眾號流量推薦呢?它會給用戶帶來什麼影響呢?下面這篇文章是筆者整理總結出來的關於解讀下公眾號流量推薦機制的內容,大家一起往下了解吧!
什麼是公眾號流量推薦呢?它會給用戶帶來什麼影響呢?下面這篇文章是筆者整理總結出來的關於解讀下公眾號流量推薦機制的內容,大家一起往下了解吧!
大家好,我是大仁哥,流量創富圈主理人~
微信現在已經不是私域的代名詞了,從訂閱號信息摺疊、推送邏輯、已訂閱的號不能直接看到等等信息說明,它已經在公域的邊緣不斷地摩擦,這也說明,官方的推流變的很重要,用戶的喜愛權重更高。
今天,我們就用一篇文章來深入的解讀下公眾號流量推薦機制,讓你更懂公眾號,更懂流量,本文主要會從6個方面進行分享:
一、什麼是公眾號流量推薦?
當我們被動的獲取信息,這種方式就是推薦,平台會根據用戶過去的【行為】和【興趣】偏好,進行個性化的內容分發,將信息主動推送到用戶面前,這種方式不需要用戶主動去搜索,信息會自動來到用戶面前。
當然還有一種場景就是,我們主動的去獲取信息,比如搜索,通過特定的【關鍵詞】搜索我們所需要的信息、結果,這種方式需要用戶主動操作,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去尋找信息。
不管是【推薦】還是【搜索】,兩種方式相輔相成,就好比,用戶經常搜索獲取相關內容,系統會判定你喜歡這一些內容,從而不斷地給你推薦相似內容給你。
二、公眾號流量來源有哪些?
目前公眾號的流量來源主要分為:公眾號消息、聊天會話、朋友圈、朋友在看、推薦、搜一搜、公眾號主頁、其他這8大類。
這8大類代表什麼意思這裡就不多解釋了,按照字面的解釋即可。
三、如何知道公眾號文章是否推薦?
剛才在第2點我們已經知道,運營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篇文章的流量來源。
如果你的文章被平台推薦,那麼「推薦」部分的占比會明顯增加,因此,利用後台的分析工具來輔助日常運營是至關重要的。
(帳號一)
(帳號二)
從上面2個帳號可以看出,每個帳號的推薦流量是不一樣的。
四、公眾號文章流量推薦入口有哪些? 1. 公眾號文章底部推薦
當用戶看到一篇公眾號文章,看完之後在最底部的位置,會出現「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的欄位,這個就是公眾號文章底部推薦,如下圖:
2. 移動端訂閱號信息流
我們進入【訂閱號消息】裡面就會發現,會不時的蹦出一些推文,這個就是移動端訂閱號信息流推薦。
3. PC端訂閱號信息流
主要分為幾個部分:常讀的訂閱號、最近更新優先推送的公眾號、更多訂閱消息。
4. 看一看入口
目前移動端和PC端都有看一看的入口,這個的邏輯主要是微信好友看過的文章點了【在看】所觸發的內容,會優先展示。
此部分也是流量推薦的核心入口,用戶的打開頻率相對較高。
這其實對於中小號的號主來說,是非常友好的,推薦算法帶來的公域流量是起號最好的槓桿。
其實,我們還可以簡單的總結一下公眾號推薦的節點就是:
從現在微信公眾號訂閱號來看,現日活量在3億左右,推薦的改版,意味著官方有了流量分發的能力,打破了「私域訂閱」的呈現方式。
而提升公眾號流量推薦也是目前公眾號運營者的核心抓手,從更底層的邏輯來分析,推薦的邏輯無非包含三點:帳號維度、內容維度、運營維度。
1. 帳號維度
帳號名字相關度、帳號的註冊時間、帳號的認證與否、帳號的領域標籤等等。
2. 內容維度
從公眾號推薦算法調整之後,對於很多沒有粉絲的新老帳號是非常友好的,甚至有很多人說,開始有「特權了」,而在新號期間發布的文章更容易得到大量推薦,但一旦過了某個時期,推薦量就會下降,有點像「新手保護期」。
雖然「看一看」能帶來大量的公域流量,但能轉化為創作者私域流量的比例卻不高,也就是說,這些流量的精準度不夠,漲粉難度較大。
儘管如此,誰能拒絕10萬+的閱讀量呢?
畢竟流量代表著機會,只要有流量,就有運營和變現的可能。
持續的內容輸出,任何平台對於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創作者是非常友好的,所以,不要因為流量而去焦慮,要不斷去優化內容,讓用戶感受到對應的價值才是根本。
3. 運營維度
1) 搜索關鍵詞優化
搜一搜是微信生態裡面一個龐大的公域流量池,所以做好「搜索關鍵詞優化」,可以讓更多的潛在用戶找到你。
舉個例子,在搜一搜輸入關鍵詞【副業】,會出現視頻號、文章、公眾號、小程序、朋友圈、百科、表情、新聞等不同類型的內容,所以我們在公眾號起名、標題、視頻號同帳號綁定方面需要更多的曝光。
偷偷告訴大家一點,我們在推文內容裡面可以借用SEO優化邏輯,在植入關鍵詞密度控制在1%到3%之間,比如800字的文章中,可以使用8到24次關鍵詞,這樣對於搜索的流量推薦是非常有幫助的。
而且,公眾號後台也上線了「微信搜一搜」功能,在這裡能看到用戶是通過什麼關鍵詞搜到你的文章和帳號的,這些可以為我們後面的內容優化提供方向。
2) 利用好朋友圈這個屬性
公眾號的推流邏輯是基於微信通訊錄的用戶行為來進行推薦的。
這種基於關係鏈的流量推送方式,可以為創作者帶來高效獲取用戶的紅利,同時也讓用戶能夠更精準地找到所需的內容。
對於號主而言,想要增加流量,無論是在公眾號還是短視頻平台上,都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3) 利用好新的功能入口,細心的人應該已經發現,在【發現】入口,多了一個【附近】,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下,這裡就不多說了。
六、如何從推薦機制看公眾號生態變化?
從微信公眾號不斷調整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傳統分發方式很難扭轉公眾號生態的頹勢。微信公眾號在過去的11年里屢次刷新紀錄,彰顯了其強大的影響力。然而,如同所有網際網路產品,它也面臨著生命周期的挑戰,微信團隊當前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地延長公眾號的生命周期。
過去的5年經驗表明,微小的改革無法帶來顯著的效果,想要這款王牌產品煥發新的生機,更為激進的變革是必要的,其中最核心的一環就是內容分發方式的重塑,也就是從私域的流量轉變到公域。因為,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基於用戶興趣的內容分發方式顯然更具優勢。
但是,微信公眾號作為一個存在了11年的成熟產品,其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套由內容創作者、消費者和商業用戶構建的自循環體系,這讓微信官方在推動變革時,既要打破舊有格局,又要確保不破壞這個自循環體系。
對於官方而言,希望流量能夠更加精準地分配給核心用戶所需的信息,但隨著算法的發展,人為干預的效果會逐漸減弱,算法終究是要迎合人性的,這也導致無論算法如何疊代,最終的結果都可能是一種極端的失衡。
本文由 @大仁哥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