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這幾處疼痛,說明對應器官衰出問題,趕緊對應疼痛對照表看看

2019-11-08     健康益站

如今日漸繁忙的工作,生活壓力,再加上往往沒有時間進行科學的運動,身體亞健康的人越來越多,諸如:疲勞乏力、抵抗力下降、身體疼痛等等,這些都是身體的警告。如果再不注意,對應的器官就會提前進入衰老虛弱階段,甚至導致疾病。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身體有哪些信號暗示對應器官的亞健康和衰老,並如何進行康復調養。

身體疼痛對照表

心臟

心臟有問題的人會突然發生胸口疼痛,痛感還會擴散到左臂、肩胛骨、頸部。

腎臟

人們經常把背痛與腎臟問題混淆。腎臟出問題時,會感覺肋骨下傳來深切的疼痛,這種痛還會擴展到腿部,如果是背痛,只會感覺肌肉痛,痛感沒那麼深切。

小腸

小腸出問題的話,肚臍周圍會很痛。如果彎腰或走路時這一區域突然疼痛不止,一定要去看醫生。

大腸

右下腹疼痛的話,可能是大腸病變,大腸病變還會引發便秘。

肺部

因為肺上沒有神經末梢,所以感覺不到痛,但肺出問題胸口會隱隱作痛,還會咳嗽、呼吸困難。

闌尾

闌尾發炎,右下腹會很痛,這種痛還會擴展到胃部、右腿。如果這個區域疼痛,又出現了噁心、嘔吐、發燒、便秘、腹瀉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胃部

胃出現問題,中腹部會疼痛,背部同一位置也會疼痛。胃、食道引發的疼痛經常與心臟引發的疼痛混淆,最好去看醫生。

膽囊和肝臟

這些器官出問題會導致右上腹疼痛,後背同一地方也會疼痛。肝臟出現問題,還會出現黃疸、嘴巴有酸味等症狀。

胰腺

上腹部中部疼痛,有可能是胰腺問題,這還會引發胃痛。飯後、躺下後疼痛加劇,很可能就是胰腺病變需要及時就醫。

其他不適症狀

1.呼吸不順,稍微運動就喘的不行,肥胖。

呼吸不暢,運動時上氣不接下氣,這是心肺耐力差的表現。

心肺耐力是人體五大素質中最重要的,是延緩衰老和維持健康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心肺耐力差是由於長期不運動和肥胖造成的心臟和肺功能能力下降,表現出最大攝氧量下降,肺活量下降,呼吸肌力量下降等。

提高自我的心肺耐力,就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原則是長時間,中低強度。

所以進行快走,長跑,耐力跑,游泳,太極,羽毛球,騎自行車等運動,每次時間至少要30分鐘才能有效的刺激心肺耐力,每周進行2-3次為宜,強度的控制可以根據心率,每分鐘心率在120-140,微出汗,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有氧運動時要選擇空氣清新,安全的環境。

2.渾身無力,腰酸背痛腿抽筋

感覺沒勁,酸痛是力量不足的表現。力量是人體第二重要的素質,它能維持正常的身體形態,促進骨骼增長,提高基礎代謝等。力量的增長在20、30歲達到高峰,之後逐漸下降。腰酸背痛往往提示著身體核心力量不足,從而產生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痛等問題。

所以進行核心穩定訓練十分重要。比如多採用平板支撐,側橋,背橋等姿勢,動靜皆宜,每周進行3次,每次訓練15-20一組,2-3組。

人到中年,身體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要多關注自身健康問題,發現問題及時尋求醫生幫助,而不是「囚住」自己。

除此外,每個人每年的定期體檢都不能少,畢竟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健康更重要的東西。

這裡是健康益站,那些關於養生、健康的小知識我們都在這裡與你分享,歡迎點擊關注,隨手轉發分享,還可以查看更多每日養生的視頻,讓我們一起把生活過得更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6FE7m8Bgx9BqZZIMg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