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推薦你生產前要去看助產士門診

2022-10-10     丁香媽媽

原標題:為什麼我推薦你生產前要去看助產士門診

第一次成為媽媽,對孕產知識的了解少之又少,想要了解更多的孕產知識,看助產士門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起來聽聽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 @哈哈靜故事吧。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有什麼區別? 宮縮到底是什麼感覺?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該生了?孕期哪些運動不能做?老公陪產要辦理哪些手續?等等……

想必有很多孕媽跟之前的我一樣,生產前腦海中有很多問題,雖然能在網上搜到一些答案,但是心中還是非常忐忑,這時候如果能得到專業人士的解答,一定能讓我們在生產的時候放心 N 倍。

這個專業人士並不是產科醫生,而是助產士。助產士就是我們傳統意義的「接生婆」,順產過程中,產房一般是沒有醫生的,而是由助產士為你接生。

以前的我,對助產士並不了解,也沒有聽其他同事和朋友提到過,是有一次做胎監的時候,偶爾看到有相關門診課程的。 當我請假去參加助產士門診組織的「分娩體驗營」時,我的兩個女領導都說沒有上過這種課,覺得沒什麼用。

但就我個人而言,參加了助產士門診的「五維呼吸法」和「分娩體驗營」,對我的幫助極大,除了身心的幫助,直接幫我省了 3000 元的導樂費,到底怎麼回事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我推薦你生產前一定要去看助產士門診。

圖片來源: @哈哈靜

讓我知道生產是怎麼回事

《五維呼吸法》,是一個 10 人以內的小課,就在助產士的辦公室里,她先給我們看了一個動畫小片,演示了生產的四個產程:

第一個產程:一般 10 個小時,從開始宮縮痛到宮口開十指。 我所就診的醫院,宮口開 2 指前,在住院部,開了 2 指就轉移到待產區打無痛,等到開十指,被推進產房。

第二個產程:一般 2 個小時,從宮口開十指,到寶寶生出來。 這裡指的是順產,我當時比較快,一個小時寶寶就出來了。

第三個產程:一般 5~15 分鐘,從寶寶生出來到胎盤出來。

第四個產程:一般 2 小時,指的是產後觀察。

在之前,我對於產程並不了解,以為把寶寶生出來就算完事了。知道生產的過程,就像航海的人明確了目的地,在經歷每一個階段的時候,不會慌亂和恐懼,因為你知道很快就會到下一個階段了。

除了這些,助產士還會介紹什麼是臨產徵兆,見紅和出血的區別,宮縮到什麼程度可以去醫院,羊水破了該怎麼辦等等。有了這些知識記心間,才能做到生產前的臨危不亂。

圖片來源: @哈哈靜

讓我知道怎麼應對宮縮痛

現在生產可以上無痛,順產的媽媽在產前所經歷最痛的應該是宮縮痛了。從開始有規律的宮縮,到開兩指可上無痛,這個階段是最考驗孕媽的時候。

之前我對於宮縮痛是恐懼的,覺得它就是一種疼痛,一想到就是負面的情緒。但是通過助產士的解釋,我才知道宮縮的本質,它是子宮一次次的宮縮,幫助胎兒縮小,擠壓胎兒肺部的東西,促進分娩。

所以,助產士說: 你的每一次宮縮,都是對寶寶的愛;你的每一次宮縮,都是對寶寶的按摩;你的每一次宮縮,都在拉進你和寶寶的距離。

了解了宮縮的本質,我就不再害怕宮縮了,反而在足月之後,期待宮縮。 而當宮縮來的時候,我也可以用助產士教的呼吸法來緩解宮縮疼,具體做法是:鼻吸嘴呼,吸氣時如聞花香,吐氣時如吹蠟燭。

當時助產士說,大家學會這個呼吸法一定要把老公教會,到時候他們陪產,可以引導因疼痛而亂了陣腳的產婦呼吸。

沒想到,我把老公教會之後,他在陪產的時候真的做到了這一點,直接省下了 3000 元的導樂費。

圖片來源: @哈哈靜

讓我知道如何通過運動

緩解孕晚期疼痛

孕晚期,最讓孕媽擔心的有兩件事:一個是身體疼痛,一個是胎位不正。 助產士告訴我,這兩個擔心都可以通過運動來緩解,尤其是扭臀運動。這個非常簡單,左右前後扭動臀部,既能緩解恥骨痛、腰痛,也能讓胎位慢慢回正。

在看助產士門診之前,身邊的朋友和同事都說孕晚期要多爬樓梯,其實爬樓梯會加劇趾骨疼的,如果要散步,一定要走平路。

助產士在「分娩體驗營」分享了很多按摩穴位緩解疼痛的方法,比如按摩八髎穴,緩解腰痛和坐骨神經痛;按摩肩井穴,緩解肩頸痛,預防滯產;按摩合谷穴,可以加強宮縮,通經活經。

除了按摩穴位,孕晚期可以通過扎馬步、下蹲、盤腿坐等方式打開骨盆,但是恥骨痛的孕婦要少做哦。

我個人覺得扭臀操還挺有效的,動作簡單,又能緩解恥骨疼。 我當時就是趾骨疼,每天飯後散步,再加上 10 分鐘的扭臀操,後期真的緩解了很多。

圖片來源: @哈哈靜

總之,與我而言,生產前看了助產士門診,真的讓我在生產的時候淡定很多,從開始有宮縮的感覺,到宮縮開始規律,我可以淡定地洗個澡、帶上提前打包的待產包,跟老公驅車去醫院。

如果,你對於生產過程還有恐懼,內心有很多問題,建議去約個助產士門診看一下哦。

本文專家

翁若鵬

審核專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婦產科 主治醫生

推薦閱讀

星球是一個學習型媽媽的經驗交流社區,為你提供真實靠譜的孕育經驗和感同身受的理解陪伴,歡迎你一起來交流。

直接參與話題發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62dbd86e7144bb3c4d69f798595ca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