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2歲大齡剩女哭訴:人到中年,父母老去,才知道什麼叫後悔

2022-06-30     仲念念。

原標題:一位42歲大齡剩女哭訴:人到中年,父母老去,才知道什麼叫後悔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個人都需要在時間的流逝中,一點一點的體會生離死別。這其中讓人最是無奈,最為痛心的便是父母的離去。

年輕時也許對這感受不深,但等到老了,父母真正離去了,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也會因此受到特別大的影響。

父母離去,如若你有家庭幸福美滿,兒女繞膝的福分,起碼也是另外一種形式上的慰藉。

可如果你總是孤身一人,父母的離去就是代表整個世界的崩塌,代表著世上再無血緣至親,再不會有人掏心掏肺無私地對你好,相信醒悟過來的你,一定會無比遺憾。

一位42歲大齡剩女哭訴:人到中年,父母離去,才知道什麼叫後悔。

一:身邊無人相伴,父母始終放心不下

胡玲是家裡的獨生女,她備受寵愛,從小到大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父母的驕縱也讓她養成了刁蠻的性格,在每一段感情中,她都是被厭棄的角色。

經歷過幾段失敗的感情後,她便再也沒有了繼續戀愛的心思,她的自我與唯我獨尊,也註定很難遇得上能真正包容她的男人。

與其不停地被傷害,倒不如快快樂樂地自己過,有錢有閒有父母寵愛的她,日子過得比任何人都瀟洒。既然這樣,又何必去討那愛情的苦酒,自作自受。

更何況婚姻中的各種苟且與責任,光是想像,她就已經難以忍受。

有了這樣的想法,她便開始各种放飛自我,她不願再遵循於傳統的婚姻觀念,也不再把結婚生子當成自己人生必要的目標。

時間的流逝是很快的,在這樣的想法下,她一年一年地蹉跎,一下不察就已經蹉跎到了42歲。

在42歲這一年裡,她相繼目送了父母的離去,從一個備受寵愛的女人,變成了在這世間孤苦無依的中年女人。

她曾經堅定不移的不婚不育觀念,也在父母離去時開始動搖,在父母離去後的每一個黑暗的夜裡,她都無數次地想起,父母在彌留之際對她的不放心,他們痛心無比的眼神,成為了胡玲的夢魘。

年輕時貪圖享樂,不願承擔責任,不願在愛情中妥協,當時是很瀟洒痛快。父母離去後她才真實地認清,自己的行為是有多麼的自私與不孝。

不能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使父母帶著牽掛與不放心,無法安心地離開這個世界,是她為人兒女最大的失敗。更何況,父母離去,就無人再知她冷暖,那種孤獨與無依的感覺,人到中年的她才真實體會到了。

二:身處孤獨之中,再無人能救贖自己

胡玲經常獨自一人看著萬家煙火暗暗地想像,如果當初自己沒有選擇這一條路,也接受了命運中婚姻與生兒育女的安排,現在是不是就不會那麼孤獨。

現在她總想起,當年的世人皆醉我獨醒,是多麼的可笑。她總以為她走出了一條特立獨行的人生路,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存在。

可事實上呢,內心的孤寂只有自己知道,在父母離去前,她從來沒有一刻那麼迫切地想要結婚生子。

有兒女繞膝,有愛人給予溫暖的生活,對於中年女人來說,更是精神的支柱。

但現在已經42歲的她早已失去了在婚姻中的優勢,不能再生兒育女,註定她的餘生只能在羨慕與後悔中度過。

別人家的溫暖與煙火氣,已經是中年的她不可期望的幸福。年輕時不珍惜唾手可得的緣分,到老了就只能遺憾終生。

走出特立獨行的人生路固然很酷,可這往往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你要接受更多不可知的風險。

這條路走的人少了,你試錯的成本就高了,如果有後悔的機會,當然鼓勵你勇敢去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可畢竟人生是一條單行道,有些關鍵的節點一旦錯過了,便無法再有重來的機會。

因此,女人在面對人生的考驗時,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把未來幾十年的生活都考慮在內,別輕易做出不婚不育的決定,這是對你自己人生的負責。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2e002953bbb40366c8604877cfc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