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利用國際研討會在江西贛州召開

2024-10-27     中工網

原標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利用國際研討會在江西贛州召開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蔣菡

「一處灌溉工程歷經幾百上千年得以延續利用至今,往往意味著它在規劃、工程類型和管理上的可持續性,即使在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其功能和效益仍在不斷擴展。」10月25日,水利部農水水電司司長、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主席陳明忠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行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利用國際研討會上表示,留存至今的古代灌溉工程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生動地詮釋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會議由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中國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及日本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和贛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共有來自義大利、日本、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印度等國家及國際組織和國內遺產地的140多名代表參會。

「灌溉工程遺產不僅是工程效益的傳承,也是文化的記憶,每一處灌溉工程遺產都是活生生的實證,將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科學與技術精神呈現出來,為當今和未來的人們生動地再現曾經的歷史。」陳明忠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特別提出要加強「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將灌溉遺產的保護工作提到了更高的高度。面對古人留下的豐厚水利遺產,要挖掘好、保護好、利用好。

會議期間,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主席馬可·阿西里、日本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秘書長鷲野健二、江西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龔曉明、贛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瑞華分別做了開幕致辭。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新任秘書長拉克什·庫馬爾·古普塔、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主席馬可·阿西里和中國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副秘書長高黎輝、江西省水利廳宣發中心主任占任生等分別做主旨報告,分享了印度、義大利和中國在灌溉工程遺產保護與發展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此外,還有12位專家學者就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和我國都江堰、寧夏引黃古灌區等灌溉工程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作技術報告。

在同日召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聯盟籌備會上,與會代表簽署了《贛州宣言》。宣言呼籲發起成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聯盟,並在遺產聯盟框架下,鼓勵並支持更多國家開展申遺工作,進一步豐富遺產名錄、擴大遺產保護隊伍;聯合開展遺產價值研究,研究分析不同自然條件、文化背景下誕生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共性和特性,促進各國文明互鑒,並為現代水利建設提供借鑑;推動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與各國家委員會出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與管理指導意見,助力遺產的科學管理、科學保護、科學發展。此外,宣言倡議定期舉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大會,搭建遺產保護的國際交流平台,推動遺產國、遺產管理單位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分享遺產保護利用經驗。首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大會擬於2025年9月在第四屆世界灌溉論壇(吉隆坡)期間舉辦。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0c8998deda680a1cc9fc4e213b9e6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