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
#阿斯巴甜 致癌#衝上熱搜第一
引發熱議
6月29日,據路透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阿斯巴甜將在7月被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宣布為「可能致癌」。對此,世衛組織回應稱,將於7月14日就這一話題發表相關內容,但未透露具體內容是什麼。
6月29日晚間,國產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奈雪的茶緊急回應。
阿斯巴甜是什麼?
哪些飲料加了?
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人工合成甜味劑,例如 無糖可樂和雪碧中都有該類甜味劑,用於替代蔗糖。市面上銷售的諸多打上「無糖」標籤的食品、飲料,實際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劑。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關於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建議大多數人應避免食用安賽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劑。
圖據澎湃新聞
此前,一項2022年的研究發現, 這些甜味劑無助於長期控制體重,還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臟病發作和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大多數甜味劑都是有問題的,包括人造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和糖精,以及從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劑,如甜菊糖。唯一的例外是由糖醇製成的甜味劑,即多元醇,它不屬於「非糖甜味劑」的範疇。
兩家公司火速回應
阿斯巴甜可能被劃為致癌物的消息一出,6月29日晚間,元氣森林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元氣森林全線產品不含阿斯巴甜。
據媒體報道,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表示,元氣森林配料表更乾淨,元氣森林可樂0糖0脂0卡0阿斯巴甜且全線產品也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則對外表示,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經宣布全部產品使用升級的天然代糖「羅漢果糖」。
阿斯巴甜真的致癌嗎?
相關飲料還能喝嗎?
29日晚,有媒體報道,針對外媒報道的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分支機構(IARC)計劃將甜味劑阿斯巴甜分類為 「可能致癌物」一事,國際飲料協會委員會(ICBA)在官網發文,其執行主任凱特·洛特曼表示,公共衛生主管當局應警惕這一觀點,因為它與數十年來高質量的科學證據相矛盾, 參考低質量的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可能誤導廣大消費者,期待對阿斯巴甜更廣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審查。
國際飲料協會對此發文稱,甚至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自己也承認,該機構並不是根據阿斯巴甜的實際攝入量進行風險評估的合適權威機構,同時也「不提供健康建議」。
公開資料顯示,市面上約95%含甜味劑的碳酸飲料使用阿斯巴甜。 據媒體報道,記者曾通過線下商超和電商平台梳理了41款涉及「無糖」「低糖」概念的飲品,覆蓋市面上常見的碳酸飲料、氣泡水、茶飲料及其他飲品。大部分宣稱「無糖」「低糖」的飲料實際上並沒有使用阿斯巴甜,只有部分產品標明有阿斯巴甜,包括可口可樂零度、可口可樂纖維+、雪碧纖維+、芬達零卡、百事可樂零度、百事輕怡可樂。上述產品背後公司是全球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截至發稿,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飲料巨頭尚未就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對外發表觀點。除了上述飲料,其他食品也將阿斯巴甜作為甜味劑,如綠箭彈立方無糖口香糖。
儘管大部分無糖飲料並沒有使用阿斯巴甜,但除了一部分茶飲料,大多數宣稱「無糖」的飲料都至少含有2種以上的甜味劑,甜味劑添加最多的是無糖脈動,配料表里13種成分里就用上了5種甜味劑,這些甜味劑種類包括赤蘚糖醇、三氯蔗糖、安賽蜜、木糖醇等。
圖據西部證券
另外,無論是阿斯巴甜,還是其他甜味劑,其背後的健康風險均有爭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母義明教授曾表示,長期來看, 目前強調無糖飲料的潛在風險,大都是基於長期大量喝的前提,「長期是以年為單位,目前的研究也都是按照年得出的結論,」偶爾喝一次,血糖沒有變化,並不意味著長期沒有風險。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顧中一也表示,從健康角度來說,各種含糖飲料以及各種甜味劑飲料, 能不喝儘量不喝,喝白開水最健康,喝咖啡、茶、普通的蘇打水等是更好的選擇。
你平時會喝無糖飲料嗎?
法律顧問 / 四川元緒(內江)律師事務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