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處理寶寶耳朵里的「耳屎」?別隨意「下手」,對娃的傷害很大

2020-08-25     兒科醫生鮑秀蘭

原標題:怎麼處理寶寶耳朵里的「耳屎」?別隨意「下手」,對娃的傷害很大

一聽到挖耳屎,就讓人覺得耳朵痒痒地,忍不住想要上手。但是當一些新生兒的家長們發現了寶寶的耳朵裡面有耳屎的時候,又想掏出來,又害怕給寶寶的健康造成傷害。這個時候該怎麼做?

為什麼寶寶的耳朵不能掏?

耳屎在醫學上被稱作耵聹,是一種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耳屎有乾性也有濕性,後者被大家稱作油耳,油耳是和遺傳有關係的,它並不是一種疾病。

寶寶耳道相對於成年人來說比較狹窄,而且寶寶的皮膚免疫能力還未成熟,比較脆弱。給寶寶掏耳屎稍有不慎就會傷到寶寶的耳道,所以家長不能盲目給寶寶掏耳朵。

實際上,少量的耳屎是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的,一般的情況下耳道都會自行清潔,也就是會在耳屎累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自行排出。反覆地掏耳朵會使得寶寶外耳道的皮膚被破壞,嚴重的會損傷外耳道,引起外耳道出血從而引發中耳炎,使得寶寶聽力下降。

寶寶如果沒有因為耳屎而感受到不適,家長還是不要給寶寶掏耳屎為好。如果覺得耳屎影響到了寶寶的日常生活,就帶著寶寶去醫院,讓醫生用專業設備給寶寶處理,在這一個月以內寶寶的耳道是不能進水的。

如果寶寶覺得耳朵不舒服,而且家長能看到耳朵裡面的耳屎了,家長就可以使用棉花棒或者是擰乾的紗布擦去外耳道的耳屎。

但是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這些東西戳耳朵,這種動作會使得耳屎越戳越深,耳屎被推進耳道就會傷害到寶寶脆弱的耳道和鼓膜,進而引發耳道感染。

如果寶寶耳朵痛、不舒服,聽力有問題或者是耳朵有堵塞的不適感,或者是頻繁拉扯自己的耳朵,家長都需要立刻帶著孩子去看醫生。

在醫院耳屎是怎麼處理的?

醫生在檢查完寶寶的耳朵之後會帶著寶寶去做「耳浴」。耳浴就是給寶寶的耳朵洗個澡,實際上就是醫生給寶寶使用滴耳液使耳屎軟化,每隔兩小時滴一次,每次10分鐘,用藥3-4天。

之後會讓家長帶著寶寶做一個耳內鏡。耳內鏡就是醫生利用耳內窺鏡直接觀察寶寶耳朵中的耳屎,然後運用吸引的方式將寶寶的耳屎吸出來。

家長不需要擔心,這種方式處理耳屎是十分安全的,不會傷害到寶寶的外耳道。

在做完這一系列檢查後要注意一個星期內不能讓寶寶的耳道進水。寶寶在之後如果覺得耳朵不舒服,家長可以利用棉簽或者是沾濕的紗布輕輕擦去耳朵外的耳屎。

總而言之,家長先不要著急給寶寶掏耳屎,先觀察寶寶的耳屎能否自行排出,如果能的話,就不用擔心了。如果不能排出,就需要帶著寶寶去醫院進行治療。

所以在寶寶幼兒期的時候,家長要多多注意寶寶的身體情況,讓寶寶健康成長才是首要任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vhPI3QBd8y1i3sJSJ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