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提名「最佳編劇獎」,編劇汪海林猜測:他可能用權力強行署名

2020-08-10     more光影閒談

原標題:黃磊提名「最佳編劇獎」,編劇汪海林猜測:他可能用權力強行署名

日前,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完滿落幕,各項獎項全部揭曉。

之前曾因為提名「最佳編劇(改編)」獎而被個別編劇公開質疑的黃磊,遺憾落榜。

不久前 ,白玉蘭入圍名單公布,黃磊憑藉《小歡喜》提名「最佳編劇(改編)」獎,對於這樣一部紅極一時,豆瓣評分高達8.4的良劇,得到一個「最佳編劇」提名是毫不為過的。但有些人卻產生了質疑:

與黃磊同時入圍「最佳編劇」獎的著名編劇六六在提名感言中調侃道:「我覺得黃磊當編劇,那是瞎掰。」「等下次我能欣賞黃磊作為編劇而不是演員的成功的時候,我才配得獎。」

當時六六的這段話引發了不少爭議,作為《安家》、《蝸居》、《心術》、《少年派》的編劇,她知名作品的數量與質量是沒得說的,編劇實力也毋庸置疑,但如此平白無故地攻擊質疑入圍競爭者,哪怕是玩笑話,這「瞎掰」一詞用得也確實有點莫名其妙。

如今,白玉蘭獎終於公布了獲獎名單,六六和黃磊紛紛落榜「最佳編劇(改編)」獎,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很難忽略的是,除了六六,也有其他編劇站出來對「黃磊提名最佳編劇獎」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編劇汪海林以大膽懟人著稱,在這次的事件中,他也做了自己的猜測分析:「我們不知道人家(《小歡喜》)的具體劇本創作、操作情況,但是,黃磊作為一個知名演員,業內資源也很多,可能只有通過他才能把這個項目做好,不用想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因為你是一個強勢方,有沒有一種可能,導致人家不得不給你署編劇的名,這只是一種猜測,這就容易讓其他的編劇們產生這樣的一種想法、一種擔憂:如果都能利用自己的資源或權力,去侵占編劇的署名的話,這可能是一個不好的傾向。

他還舉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例子,年輕時曾被製片人要求在劇本上署一個對劇本基本沒有貢獻的編劇名字。他表示這就是侵占編劇的勞動成果與署名權。

不過在另一個視頻中,汪海林又對自己的說法進行了補充:「我說的這一切都站在猜測的基礎上,可能事實不是這樣。如果事實是黃磊老師作為項目的發起人,劇本的發起人、深度地參與了劇本創作,而且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雖然我們不知道《小歡喜》具體劇本創作情況,但我們可以從5月份播出的一則綜藝中窺見一二:

在茶餘飯後閒聊中,黃磊、陶虹、沙溢幾人談到了去年播出的《小歡喜》,陶虹回憶,黃磊寫完最後一天聚餐的那場戲,去給主演們說戲時,眼圈都是紅的,在拍攝時,黃磊更是舉著杯子,哽咽得五分鐘說不出話來。陶虹感嘆:「你能知道那是他的心血,那種感動。」

黃磊回憶道:「我真的寫的時候是哭著寫的,我寫到咱們在那最後一場戲,吃飯聚餐的時候,我一邊寫一邊掉眼淚。我就寫那個宋倩,我說她(會)說啥呢?她應該說……『我想英子了。』」

這場戲,黃磊落淚,陶虹落淚,連顯示器後的導演汪俊也哭得死去活來的。

單從這一段的閒聊中看,黃磊確實是參與了劇本創作,雖然不知道參與程度如何,但他的確付出了很多感情,以至於在寫完結局後,會如此的感動和不舍。

當然,專業編劇的權益值得維護,防止署名權及勞動成果被權力侵犯是必要的;

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減少對其他人猜測性的指責呢?在保證自身勞動成果與名譽不受侵犯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保持對其他人的勞動成果和名譽的尊重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rm_2HMBURTf-Dn55I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