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考試粗心怎麼辦?分兩種情況處理

2019-10-15     畫荻教子

你是不是經歷過這樣的場景:

你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看到孩子一個字只寫了一個偏旁,就直接跳去寫第二個字了。

晚上給孩子檢查作業,你發現孩子總共十題一張的練習,他漏做了三題。

放學後,孩子拿著考卷回來哭喪著臉對你說:「媽媽,我沒有考好,因為我看錯題目了。」

對於以上發生的這些情況孩子總會這麼跟我們說,媽媽,其實我都會做的,就是因為我太粗心了。

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是不是也會在心裡想,其實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太馬虎了。

粗心、馬虎成了孩子作業做不好,考試考不好的最好藉口,卻不知道粗心比不懂更為可怕,因為粗心是失敗的伴侶,認真仔細才是成功的秘訣。

在談改變孩子粗心馬虎的壞習慣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重新認識一下「粗心」。

首先,無論是孩子還是作為家長的我們都不應該把「粗心」作為孩子作業做不好,考試沒考好的藉口。

其次,要看到孩子粗心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兩種情況,一種是非真正意義上的粗心,就是孩子知識點掌握不夠和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做錯題,結果卻被誤認為是粗心。

另一種是真正意義上的粗心,就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專注力不夠導致的不認真、馬虎。

最後,家長們都應該在找到孩子粗心的深層原因後,根據孩子的情況使用以下相對應的方法去幫助他。

針對非真正意義上的粗心的解決方法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題目孩子平時明明會做,但到了考試的時候就做錯了,或者考完後讓他重做他也能做對。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在做作業、考試時總是不認真審題、漏題。

這些現象是非真正意義上的粗心,它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對這塊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和學習態度不端正,想敷衍了事。

針對這些情況家長要做的是鞏固知識點和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01.教孩子鞏固知識點

要鞏固孩子的知識,就應該加強練習,而且是要做到有針對性的那種。

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集,收集孩子做錯的題型,然後多找些類似的題目給孩子做,以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

有經驗總結,一道題目,反覆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並且每次都在思考後,才會熟悉並產生記憶。

讓孩子多做多練,提高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

02.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讓他承擔粗心導致的後果

孩子在做作業、考試中出現不認真審題、漏題的現象,是因為孩子貪快想敷衍了事,在題目還沒有看清楚之前就急著答題,這一題還沒有寫完就想做下一題。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端正孩子對學習態度,告訴孩子做作業、考試不是應付,都應該認真對待,如果孩子始終不改,可以讓孩子承擔粗心導致的後果。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應該使他們(孩子)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如果他有冒失的行為,你只需要讓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礙或受到由他的行為本身產生的懲罰,就可以加以制止。」

一位媽媽分享了她在這方面的做法:

我和孩子做約定,考試的時候如果漏做一題,回到家我就在老師批改的卷面分基礎上額外再扣十分。

如果最後分數不理想,沒有達到要求的話將取消他周末的活動。

結果有一次,孩子考試時漏做了兩題,導致他的卷面分只剩下78分,按我們之前的約定,我取消了他周末出遊的計劃。

周末出遊計劃被取消,孩子感到特別的沮喪,這時孩子就知道了,粗心是要承擔後果的。

等到孩子再提這件事時,可以再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細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粗心是要付出代價的。

針對真正意義上的粗心的解決方法

孩子在知識點掌握牢固的情況下仍然做錯、漏做、抄錯,這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是真正的粗心馬虎。

這時候家長需要做的是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0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次考試中,孩子其中有一題的題目要求是這樣的:請在對的拼音下面划上橫線。

孩子在沒有看清楚題目對要求就直接在對的拼音上打了勾,結果導致整大題都錯,被扣了十分。

兒子哭著對我說:「媽媽,這題我都會的,就是因為我太粗心了。」

教會孩子認真審題,在答題之前都應該認真看一遍題目,如果題目讀不懂的話,可以再讀一遍,甚至是三遍。

教孩子養成良好檢查的習慣,家長們改掉之前幫孩子檢查作業的習慣,不給孩子形成這樣的依賴。

讓孩子在做完作業、考完試後自己檢查,養成堅持檢查的好習慣。

02.在日常中養成保持整潔、專注的好習慣

有很多孩子在考試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正確的答案在草稿紙上算出來了,但抄上去時卻抄錯了,因為草稿太凌亂,他自己都分不清哪個是正確的答案。

草稿凌亂主要原因是孩子沒有形成做事整齊有序的習慣,所以在平時就要培養孩子保持整潔的好習慣。

在生活中,對孩子不包辦,不過分照顧,給孩子立規矩,家裡的東西要擺放整齊,有固定的位置,讓孩子學會東西歸類,哪裡來哪裡去。

通過日常中形成的良好的做事習慣,進而在學習上形成保持整潔的好習慣。

比如在收納學習用品上做到整潔有序;在寫作業、考試時保持卷面整潔,哪怕是在做草稿時也要做到工整、乾淨醒目,就不容易出現抄錯答案的現象。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養成保持整潔的好習慣外,還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應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

書桌上不放置任何與學習無關的物件,在孩子做作業前,讓他做好準備,把今天要完成的相關練習和筆、紙張、草稿本按順序有序地放在書桌上。

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一直進出去打擾孩子。讓孩子免受外界的干擾,讓孩子養成安心專注做一件事的好習慣。

同時,家長還可以刻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提高專注力,玩益智的小遊戲,包括找不同、走迷宮、連連看、找細節、「找對子」的桌遊等。

也可以使用「次序訓練法」,在一張紙上寫下一串沒有規律的數字,讓孩子看3遍後,然後遮住數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把數字露出來,讓孩子說出這個字右邊的數字。

通過這些日常的訓練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當注意力集中時孩子就不會出現馬虎的現象了。

粗心是求知的大敵,認真是學有所成的根本,所以在孩子長長的求學路上,細心認真是獲得真知的最好方法。

用你的耐心和正確的方法幫孩子一起克服粗心的壞習慣,讓孩子擁有一顆認真細緻的心,這不但會讓孩子在求學路上受用無窮,更將成為孩子決勝於未來的法寶。

好了,關於孩子做作業、考試粗心的問題,今天就先解答到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對你有所幫助,不妨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家長。

本文原創首發於公眾號:畫荻教子(hoedu03),轉載授權請聯繫後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pPP0G0BMH2_cNUgKv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