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劉靜式媽媽受歡迎,巧妙化解家庭矛盾,關鍵在於共情

2019-10-06   娛情扒姐

說起今年最有熱度的大劇,《小歡喜》絕對首當其衝,沒有流量偶像明星的助陣,但卻能在一眾電視劇突出重圍。《小歡喜》靠的就是引人入勝的題材和劇情。在劇熱播期間,隔三差五的花式上熱搜,觀眾們每次都樂此不疲的討論劇情。這部具有現實意義的好劇是值得反覆觀看和推敲的。在劇中眾多鮮明生動的人物中,我最欣賞的還是劉靜。

我認為,每一個家庭中都應該有一位劉靜這樣的角色,無論孩子怎麼樣的乖戾叛逆,老公怎麼樣的大男子主義,她都可以心平氣和的充當調解員這個角色,真正的做到以柔克剛,劇中父子倆因為存在隔閡,常常把家庭氛圍搞的劍拔弩張,如果這個時候再出來一個強勢霸道的角色,這個家肯定會更加的烏煙瘴氣。

而劉靜深諳如何去有效化解和處理兩個人的矛盾,可以成功的把硝煙消散,讓氛圍重回平靜安寧。

劇中很多細節都能體現出劉靜的聰慧睿智。兒子沒能參加學校里的高考誓師大會,劉靜認為這對於兒子來說是一種遺憾,而恰好也適逢老公季勝利成功調回工作。所以她精心準備了三隻氣球,準備一家人去放飛。

不過季勝利處於自己職位考慮,覺得放飛氣球的舉措不合適,所以他反對這項舉措,一家人馬上要陷入尷尬的局面。這個時候的劉靜提議把氣球栓在自己家院內,這樣就可以兩全其美了。

《小歡喜》:劉靜式媽媽受歡迎,巧妙化解家庭矛盾,關鍵在於共情

而在栓氣球的時候,她又假裝沒栓牢固,氣球最後還是飄到了天上、劉靜這樣做是不想破壞兒子的心愿,而且還能估計老公的顏面。

不恰當的共情形式,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的罪歸禍首

每當在劇中看到劉靜的身影,內心都會不由自主的感到沉靜和撫慰,劉靜就如同和煦的春風,不但清拂過家人的內心,也讓觀眾們體會到如沐春風之感。從家庭角度來說,我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劉靜這樣的賢妻良母,但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往往做不到,離應有的標準越來越遠。

尤其在處理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時,我們經常居高臨下的去和孩子交談溝通,自己的言語就是聖旨,孩子必須嚴格執行,不得反抗。這樣孩子對父母自然心生怨氣和誤解,兩者的關係自然也越來越尖銳。

好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在共情基礎上的。身為父母,願意低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內心訴求,懂得怎樣去保護和尊重孩子,並不是以愛之名始終去強行綁架孩子。

生活中的反面案例並不罕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不能成為他前進路上的助推器,很多時候反而會變成攔路虎。之前在電台聽廣播,就有不少高考生吐露心聲,在報考志願這方面和父母發生了分歧,自己的興趣點和父母的期望專業背道而馳。自己本想堅持抵制,但是慘遭父母的堅決反對。

在父母的觀念里,他們會根據專業的前景和就業方向去考慮,這在他們看來完全是為了孩子考慮。而孩子卻只是為了一時的興趣而選擇,還不接受家長的提議,這樣的行為在家長的眼中就是不懂事的表現。

身為父母,他們自始至終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把自己的意願當做指令,從來不去探尋孩子的真實內心世界,即使孩子最後向你們妥協,結果也不會圓滿。孩子只會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苦苦掙扎,惶惶度日,而且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會逐步拉開,因為在孩子眼中,你們之間的鴻溝是無法跨越的,他們寧願選擇逃避。

當然,每位父母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終能有所成就,成為出色的人才,所以很早之前,自己也開始拚命的做功課,去鑽研各類教育類專著,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力圖把孩子引導到最有利於他們發展的道理上。

但是有的時候你會發現適得其反,你的苦口婆心,只會遭來孩子的反抗和叛逆,孩子並不能理解你的心境。你越是說教,對方越是排斥,你們的關係也自然而然出現危機。

放下身份和架子,學會平等交流溝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避免不了磕磕絆絆,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試錯中逐漸成長,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若是你只是一味的苛責,只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打擊他的自信心。你的指責,如同插入他們胸口的一把利劍。比起訓斥教育,我們更應該卻溫和接受孩子的所有行為。

有的時候你覺得孩子的舉動不可理解,是因為你沒有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你會發現孩子很多行為其實是具備合理性的。而從孩子角度來說,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你卻願意去體諒和理解他,他內心也會感到觸動,接下來也會願意配合你。

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

現在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壓能力欠缺,有的孩子還極度敏感自卑,這些孩子都生活在一個不夠陽光健康的心理環境下。更讓人擔憂的是,父母並沒有察覺到孩子的內心異樣。

從而忽略了這個問題,而若是孩子的心理問題始終得不到重視,到最後很有可能滋生大隱患。

身為父母,我們要力圖去成為他們的情緒感應器,孩子情緒上的變化我們可以第一時間接收到信號,給予她支持和鼓勵,在生活中,為他們製成愛的鎧甲。

共情不單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更是為了父母能夠更好的理解孩子,知道他們當下的處境,當孩子們意識到自己身後始終有父母的陪伴和支撐,她們自然會更加有勇氣和力量,內心也會更加強大。

成為劉靜式媽媽其實並非難事,關鍵在於如何共情,從點滴中去贏得孩子的信任和愛意。更重要的是要一直秉承尊重和體諒孩子的理念,在任何處境下都會盡力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去打開他們的心門,這樣孩子才會在你們的正確引導和關愛下快樂健康的成長。你們的關係也會比想像中更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