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機場。圖 / 視覺中國
今天上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騰叔認為,其亮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四點:
一是規模大,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機場之一,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
二是造型酷,英國《鏡報》驚嘆,北京的這個新機場像是從科幻電影里走出來的;
三是科技足,機場大而美,眾多「黑科技」的應用讓其更具實力;
四是帶動強,看似只是建了個機場,但對北京北城與南城的區域平衡,還是對京津冀一體化,都是關鍵一招。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京大興機場到底有多牛。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被外媒稱為
「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
「看到未來」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來這你就知道了
一圖辨識 機場構成
飛過萬米高空,俯瞰神州大地,金色的機場航站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由旅客大廳所在的核心區和五個手指形廊道組成的航站樓,外形酷似「鳳凰展翅」。
屋頂中心由一個六邊形天窗、六條條形天窗、八個氣泡窗相互連接,組成頂部主要自然採光體系,可以讓室內自然光採光面積超過60%。
當夜幕降臨,旅客走進航站樓,還可以在透過玻璃窗的月光伴隨下,走到自己的登機門候機。
以航站樓中心位置為原點,半徑90米的範圍,都是沒有柱子的高大空間,核心區屋頂屋蓋鋼結構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相當於25個足球場的面積,可以完整地裝下整個「水立方」。
90米開外是支撐屋頂的8根C型柱。所謂C型柱,就是它的橫截面是C型的,上寬下窄,頂端的最大跨度達到23米,而底部最窄處只有3米。流暢的線條被C型柱一路引導到地面上,連通了高達49米的屋頂和地面。
C型柱的頂部直接與氣泡狀天窗相接,白天陽光從天窗中傾瀉而下,給人以敞亮、通透、流動之感,營造舒朗的室內環境。
C型柱開口的一側形成了一條巨大的光瀑,為室內提供了充足的照明光線,白天航站樓內幾乎不需要照明燈光。
當自然採光不夠時,室內可自動開啟照明,精確調控每套燈具的照度、開關模式,設置不同場景造型。
航站樓室內吊頂,採用的是新型複雜雙曲面漫反射大吊頂,從C型柱側面到頂面呈現連續性變化,形成「如意祥雲」的肌理。
整個屋面如同「多層三明治」,包括主檁托、主檁條、防潮隔汽層、裝飾板鋼龍骨和復合金屬裝飾板等。上下兩層是底板和金屬裝飾板,兩層之間夾著的空氣層恰好成為一個天然的保溫層,與建築保溫體系一道為機場保溫隔熱。
「鳳凰展翅」的「大骨架」由12300個球形節點和超過60000根杆件組成。整個航站樓一共使用了12800塊玻璃,其中屋頂用玻璃8000多塊。這麼多鋼網架和玻璃塊中,挑不出兩根杆件、兩塊玻璃的規格是相同的。
什麼是五大指廊?由長度411米的東南、中南、西南三座指廊和長度298米的東北、西北兩座指廊組成。它們以主航站樓為中心向四周散射,配合上下雙層平台,使得航站樓中心前往各登機口的距離得到最大的優化,旅客從航站樓大廳沿指廊前往最遠端登機口乘機,步行距離最遠不超過600米,所需時間不超8分鐘。
為給旅客提供舒適的候機體驗,五個指廊的末端還分別設計了絲園、茶園、瓷園、田園以及中國園等五座「空中花園」。其中,中國園是五個園區中唯一擁有建築物的園區,八角亭、六角亭、敞軒、榭、廊、殿座、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這裡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古建築所具有的全部特點。
園區內建築物檐頭上的「萬字符」每一個都要經過13道工序。八角亭的柱子全部選用至少自然風乾13年的純木。彩畫全部用中國傳統彩畫的樣式和工藝,每一種染料至少刷3遍,每遍染料自然風乾3-5天,這樣能讓彩畫至少保持10年的壽命。
大興國際機場是國內第一個應用交叉跑道設計的機場。這4條跑道中,側向跑道和東、西一跑道是民航等級最高的F類跑道,分別長3800米、3400米和3800米,寬均為60米,配套的滑行道寬25米,可起降空客A380和波音747-8客機;西二跑道為E類跑道,長3800米,寬為45米,滑行道寬23米,可起降波音777、787和747-400,以及空客330、340等大型客機。
這樣的設計,帶來了四大優勢:
1
飛行效率高,減少飛機空中等待時間,從華南、華東、西南方向進出大興機場的客機,總運行時間比首都機場將近少40分鐘。
2
每年節約1.85萬噸飛機燃油,相當於減少5.88萬噸碳排放量。
3
運行能力高。北京多北風,而飛機起降需要逆風條件,在遇到極端西北大風天氣時,就派得上用場。
4
疏導大興機場飛往華東地區、大連青島地區的出港航班,減輕大興機場離港飛行與首都機場進港飛行航線之間潛在的衝突。
塔台被稱為「鳳凰之眼」,外觀是修長挺拔的白色柱狀樓體,兩頭粗、中間細,呈現「S型」。頂部的360度環形視窗圓形指揮室由12個模塊化玻璃單元體拼接而成,中下部隨著功能變化收縮為豎向線條,整個單元體收放、靈動自如,宛如鳳凰羽毛聚集簇擁,與大興機場「鳳凰展翅」遙相呼應,渾然天成。
別看西塔台形似「羽毛」,這看似輕盈的外觀是由混凝土核心筒和30根主鋼筋柱支撐,抗震等級可達到最高的「特一級」。
除了抗震高的性能,高顏值背後的智慧還「專治低能見度」,地面高級引導系統、滿足三類B運行的盲降系統、HUD這三大「法寶」,專治低能見度,使大興機場在低能見度條件下的保障能力位居世界先進。
「首腦」能發號的指令都有啥?「耳聽八方」「眼觀六路」,塔台的「高管們」將在通航後肩負起航班起降、地面滑行等空管指揮重任。
停車樓位於機場北側,分為東西兩個停車樓,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共有4238個停車位,含630個充電車位,並配套近萬平米便民服務設施。停車樓屋頂採用領先的薄膜光伏發電系統,鋪設2萬塊光伏薄膜組件,每年可節省約300萬度電量。
停車樓的一層將布局148個停車位,均依靠兩個機器人完成泊車,車主將車放在指定入口處,由機器智能設備將車輛運送到車位,不僅可以縮短車主的泊車時間,同時由於機器人精準停車,車輛間距縮短,節省出更多空間。
停車樓2層設置了新能源車專區,豎起630根充電樁,提供租車、分時租賃等業務。此外,女士停車區除了外觀設計更貼近女性風格外,車位空間也更寬敞。
駛入停車場,會發現有「丹頂鶴區、野象區」等,將不同停車分區用珍稀野生動物的形象代替,使旅客更快速找到自己愛車。同時也體現人文關懷,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理念。
停車樓還大大縮短了與機場的距離,停車樓與候機大廳之間的連廊僅有25米長,從停車樓到達候機大廳步行距離最短只有128米,乘客兩三分鐘便可進行值機。同時,停車樓地下一層可實現與高鐵、城際鐵路、地鐵的換乘接駁。
各種「黑科技」「神操作」的背後
更讓人震撼的是「中國速度」
100天完成近1萬根基礎樁施工任務
10個月澆築105萬方混凝土
80天完成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的
全自由空間曲面屋蓋鋼網架提升和安裝
……
2014年12月
飛行區工程破土動工
2015年9月
航站樓核心區工程全面開工
2019年6月30日
完成竣工驗收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2016年12月15日(上左圖)、2017年2月24日(上中圖)、2017年9月18日(上右圖)、2018年10月1日(下左圖)、2018年12月29日(下中圖)拍攝的建設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2019年6月25日(下右圖)拍攝的即將竣工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新華社發
作為機場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絕對是「王者」
近機位79個
機位及緩壓機位116個
公務機位86個
維修機位13個
除冰機位16個
試車機坪機位8個
隔離機位1個
「三縱一橫」共4條跑道
這種「全向型」構型
在國內尚屬首次
預計2025年
旅客吞吐量達到7200萬人次
到2040年
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
無人機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塔台。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而優秀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絕不滿足於做一個好機場
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高速、軌道交通、公路
地下綜合管廊以及鐵路等
5種不同交通方式
首次在100米寬、近8公里長的空間內
集中布置
無人機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局部。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地上是飛機忙碌的起飛降落
高速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
地下則有京雄高鐵、廊涿城際
新機場線等等線路的高鐵、地鐵
並行穿越而過
無人機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而交通之外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還有更多、更深遠的意義
位於京津冀區域的中心
帶動人流、物流
資金流、信息流高效聚集
這裡
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
用各國語言勾勒出來的愛心圖樣。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攻略來了:
去大興國際機場的四種方式,一張圖全說清楚!
一張攻略圖,教你嗖嗖到機場
(建議90度翻轉手機,橫屏觀看!)
(來源:央視財經)
京津冀產業群再添新翼
根據民航局發布的北京「一市兩場」協調方案,大興機場將在2021年和2025年分別實現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7200萬人次;而首都機場也將在2020-2025年實現年均旅客吞吐量8200萬人次。
據預計,由於大興機場的運營建立,未來30年,南城經濟總量將與北城經濟總量達到平衡,新機場累計可為北京市帶來22萬億元的經濟貢獻。
也就是說,在未來,北京兩座機場幾乎可以各頂半邊天。屆時,兩座機場可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等優勢資源,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更強大的輻射效應,拉動臨空經濟區的經濟水平提升。
據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2016-2020年》顯示,國務院對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在這一基礎上,未來臨空經濟區的發展也將會以機場為依託,將更加強調產業、資源在區域上的互相協調,由此帶動京內產業和人口向京外轉移,將使北京周邊城市承接人口和產業的外溢,大興、廊坊、固安等地迎來跨越性發展的重大機遇。
台灣節目「吹爆」大興機場
實際上,早在大興機場投運之前,我國台灣地區一檔電視節目已經就「吹爆」。
9月20日,台灣地區EBC東森財經新聞播出的時事新聞、財經談話性節目《這!不是新聞》節中,主持人和嘉賓對大興機場讚不絕口:「宛如『復仇者聯盟』基地」、「6000片(實為8000片)玻璃,每片玻璃都不一樣」、「所以的燈光都是自動控制」......
視頻來源:觀察者網
聽完主持人的介紹,在場嘉賓紛紛驚呼:「所以現在這個機場,是『新世界七大奇蹟』!在全球所有的機場裡面,完全沒有看到。」
「這是全世界超強的硬體(件)!」
「而且還厲害在什麼地方哦,四年就蓋好,這真的是超神速!」
節目中被稱為財經專家的賴憲政介紹道,大興機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單體航站樓,到2021年它可以承載4500萬人次,最大承載量達到1億人次。機場由世界聞名的Zaha Hadid設計,是一個「海星」的設計,「這個『海星』很特別,裡面完全沒有一根柱子!有夠厲害!」
其實,雖然看著像「海星」,但人家實際上是個展翅的鳳凰。
「12800片的玻璃,裡面有6000片,每一片玻璃都不一樣,可以承載17級風,而且裡面的空調沒有出風口,所有的燈光都是自動控制的!」
「你看好不好用?!」
實際上,不止6000塊,航站樓的中心頂部六邊形天窗中使用的8000塊玻璃,都不一樣。
「而且,它地下有地鐵,有高鐵,有區域鐵路,它可以利用所有的鐵路網,串聯京津冀一小時生活圈。」「宛如復仇者聯盟基地,北京最狂黑科技機場!」
這還不算完,嘉賓賴憲政補充道,大興機場高速全線23公里橋樑面層採用了融冰雪材料,可以把路面結冰點降到零下12℃左右,大雪天也不怕了,這是「黑科技」啊!簡直就像馬路上的「暖寶寶」一樣。
刷臉進站、自動化智能停車系統、行李託運系統……每一個大興特色,都讓主持人「驚掉了下巴」。
有網友看後表示:原來大興機場這麼厲害,我先去泡碗面先,外加榨菜茶葉蛋壓壓驚……
有網友表示,「國家發展這麼多年,再出現什麼超級工程我都會覺得是正常的」。
本文綜合自21財聞匯、新華社、央視新聞、央視財經、觀察者網、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