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新決定」怎麼看?對我國有什麼影響?專家解讀→

2023-05-06     酒泉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世衛組織「新決定」怎麼看?對我國有什麼影響?專家解讀

北京時間5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一改變將對全球帶來哪些影響?對我國來說意味著什麼?未來在我國新冠疫情應對方面會帶來哪些變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專訪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梁萬年:全球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

梁萬年介紹,按照國際衛生條例的規定,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有3個標準:

第一,這一事件是突如其來和超乎尋常的;

第二,這個疾病可以跨境快速傳播;

第三,這一事件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和協作來消除這一病毒的危害。

梁萬年表示,首先,從當前的流行態勢來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住院人數、重症ICU的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在呈持續下降狀態。其次,病毒雖在繼續變異,但沒有看到其致病力、致死率的變化。雖然其有時變異株傳播速度變快、免疫逃避能力變強,但總體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第三,通過人群的自然感染,加上主動的疫苗接種,全球已建立比較良好的人群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屏障。第四,三年抗疫各國都在加強公共衛生體系的能力建設,綜合來看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梁萬年進一步解釋稱,達到不再繼續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不意味著新冠流行沒有了,疾病危害消失了, 而是說明我們的能力目前已經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帶來的危害。

梁萬年:跨國交通、貿易、旅行等限制將進一步減少

梁萬年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對於跨國交通、貿易、旅行的限制將進一步減少甚至消除,這應該是最大的影響。我國的貿易、旅遊、學術交流等國際交往,此前因部分新冠病毒防控措施帶來的不便都有望減少。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國家對疫情防控就放任不管,我國還是要繼續做好相關疫情防控工作,繼續和全球各國緊密團結,共同有效地、更具針對性地、更有成本效益地來管控疫情,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梁萬年說。

梁萬年:繼續保持監測、預警等防控措施

梁萬年表示,未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還需要繼續堅持:

  • 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和敏感地監測新冠病毒的病原體變異情況、疫情發生髮展情況,要建立強大的監測網絡;

  • 二是仍要對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加強疫苗接種;

  • 三是臨床救治能力,特別是重症救治能力需進一步強化;

  • 四是保持我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已經養成的良好衛生和生活習慣,同時仍是要對新冠感染的疫情保持警惕。

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和敏感地監測新冠病毒的病原體變異情況、疫情發生髮展情況,要建立強大的監測網絡;

二是仍要對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加強疫苗接種;

三是臨床救治能力,特別是重症救治能力需進一步強化;

四是保持我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已經養成的良好衛生和生活習慣,同時仍是要對新冠感染的疫情保持警惕。

來源:新聞聯播

編輯:萬詩媛

審核:田甜 終審:張鵬

甘肅三部門聯合發文,事關退役軍人

最新!酒泉市教育系統專項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61名

選調公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fec570b4639e8b948b181a7642239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