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手寶媽的疑惑:寶寶滿月後,為何要去姥姥家?

2023-11-07     老張育兒

原標題:來自新手寶媽的疑惑:寶寶滿月後,為何要去姥姥家?

在很多地區,寶寶滿月之後,都會先「挪窩」到姥姥家。

對於這個傳統習俗,新手媽媽燕子有些不太適應。因為娘家比較遠,再加上娘家最近天氣不好,燕子暫時不想帶寶寶去姥姥家。

奈何,婆婆一直催促,讓燕子趕緊帶娃回姥姥家,不要誤了時辰。聽到婆婆這些話,燕子特別生氣,覺得婆婆不想照顧自己和寶寶。

可是後來,再跟姥姥打電話時,才知道錯怪了婆婆。原來,滿月後挪窩這個習俗,已經流傳了很久。

深入解析滿月「挪窩」的習俗

很多年輕人,對於「挪窩」這個習俗,其實並不懂,也不了解背後有哪些深意。

在傳統文化中,「挪窩」指的就是滿月後,產婦需要帶著寶寶去娘家小住幾天。目的,就是為了換個環境,擺脫產後的虛弱和病氣。

都知道女子生產是大事,月子期間也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情。趁著「挪窩」,也能有機會和家人團聚,能趕走月子期間的不開心。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挪窩」算是給寶寶的第一個儀式感。當天,需要產婦的娘家父母和家人上門接,特別有儀式感。

產後「挪窩」,對產婦有哪些好處?

1、緩解心情

換個環境,讓產婦和寶寶出去透透氣。坐月子期間,產婦需要長時間待在家裡,容易感到壓抑和焦慮。

而產後「挪窩」可以讓產婦和走出家門,接觸到不同的環境和新鮮空氣,有助於緩解產婦的焦慮情緒,同時也有利於寶寶的健康。

2、家庭和諧

產後「挪窩」可以讓產婦回到娘家居住一段時間,與家人和朋友團聚,分享自己的喜悅和幸福。

這有助於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繫和互動,促進家庭關係的和諧。尤其是月子期間,和婆家人鬧不愉快的產婦,更應該去娘家,能有效避免家庭「戰爭」。

3、恢復身體

研究發現:產後「挪窩」,對產婦的身體恢復,有很好的幫助。因為「挪窩」,會讓產婦的身心放鬆,對身體恢復有積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身體的很多不適都會隨機消失。接下來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心情會更好。

產後「挪窩」,對寶寶有哪些好處?

1、促進寶寶的適應能力

「挪窩」,就意味著寶寶要從生活了近一個月的地方,「挪」到下一個地方。對於寶寶而言,是一個陌生的新環境,很可能還要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在新環境中,寶寶還可能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和事物,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去適應新環境。若是認真觀察,會發現寶寶在「挪窩」之後,會有不同的表現。

有些寶寶適應能力比較強,到了新環境後不哭不鬧,反而比較好奇;有些寶寶就有些「怕生」,一整天都睡不踏實,要麼就哭鬧不停。

2、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都知道,免疫力對寶寶的重要性,這是保護他們不受疾病侵襲的重要屏障。可是,如何才能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呢?這也是新手媽媽最發愁的地方。

其實很簡單,讓寶寶前往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環境。「挪窩」,恰好算是改變環境,讓寶寶去接觸不同環境,感受不一樣的菌群刺激。

不用擔心,寶寶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外界的菌群刺激,反而可以增強他們的腸道菌群能力,以及免疫系統。不同的環境,還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

3、促進寶寶的神經發育

寶寶在出生後,需要外界的不斷刺激和鍛鍊,促進他們的神經細胞發育。這樣的話,才能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通過研究發現,寶寶在接觸不同的人和物之後,會刺激到神經發育。因為不同的人,會採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寶寶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

這個時候,寶寶能趁機學到很多交流方式。別看他們現在年齡小,但這些交流方式,都會被寶寶用他們的方式記在心裡。

4、增強寶寶的社交能力

剛出生的寶寶,他們也需要社交,這對他們日後的性格養成、習慣養成,都有很大幫助。

若是一直呆在自己家中,那寶寶見到的人,永遠都是身邊那幾個。反倒是「挪窩」的話,能讓寶寶看到更多新鮮面孔。

這樣的話,寶寶就有機會跟更多人交往互動。最重要的是,還能培養寶寶和姥姥家人的感情。

寫在最後:看來,傳統的「挪窩」習俗,並不是迷信之談,而是蘊含了很多育兒智慧。正在坐月子的媽媽們,只要條件允許,都別忘了帶寶寶「挪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fb6b6409f3ff48f43279c7cc96dae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