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街過巷,人間煙火 《子夜外賣》高熱收官

2023-08-02     影視觀察家

原標題:穿街過巷,人間煙火 《子夜外賣》高熱收官

今年以來,各地「夜經濟」發力,燈火里的中國活力迸發,外賣員也成為人們最熟悉的身影之一。江蘇衛視《子夜外賣》於上周五收官,節目將鏡頭對準深夜外賣員群體,以外賣接單、送貨為線索,呈現他們穿街過巷之間,送去人間煙火的奮鬥人生,更藉由他們的視角觸摸城市脈搏,呈現出外賣員、商家、顧客乃至陌生人之間的故事。

節目自開播以來,關注度不斷走高。八期節目取得了CSM65城平均收視1.58%、CSM35城平均收視1.68%、同時段排名第三的收視成績,收穫全網熱搜100+,其中微博熱搜38個,#杭州外賣小哥3年還清35萬外債#、#外賣員摔傷同行不顧訂單超時伸援手#、#54歲外賣員用4000首詩愛著這個世界#、#趕時間的人也有詩和遠方#等6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主榜,20個話題登上外賣員所在城市同城榜熱搜高位,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1.7億。此外,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人民網評、國家廣電智庫、廣電時評、視聽中國、光明網、人民網、央廣網、中國網、中國青年網等主流媒體官微以及全國超100家省市媒體、多地政務帳號及社會生活類大號為外賣員故事點贊。

聚焦「最熟悉的陌生人」,記錄一段段「騎」遇人生

《子夜外賣》聚焦「最熟悉的陌生人」——外賣小哥,用他們的送單軌跡串聯起百姓生活的角角落落,呈現出普通人的奮鬥歷程和他們身上閃閃發光的人間真情。為了儘可能詳實地描繪出這幅夜色畫卷,節目組前往全國近20座城市,記錄下這群外賣小哥的故事。

節目走進廣州石牌村,在這0.73平方公里的地方住著10萬人,路線交錯複雜。外賣小哥唐澤權靠自己多年在村裡的外賣經驗,繪製出石牌村的電子地圖;

在川西色達縣,穿梭在高原小城的外賣騎手甲熱讓觀眾看到了廣袤牧區和高原外賣的趣事,以及藏區的快速發展與民眾的幸福生活,也講述年輕人返鄉創業、建設家鄉的擔當;

準時送達對外賣員來說至關重要,但長沙外賣員唐柳東卻主動慢了下來,冒著「超時」的風險,也要將不小心摔倒的同行送上救護車。

這樣鮮活的故事在節目中隨處可見,《子夜外賣》引導大眾看到了更廣闊的社會,看到了更遠更新鮮的世界。

主題單元式設置,匯聚繽紛夜色風景

《子夜外賣》既沒有邀請明星嘉賓助陣,也沒有主持人串聯,而是完全以外賣員的第一視角,進行原生態的社會風貌記錄,並以一期一主題的單元設置,輻射夜色下的繽紛風景:

首期節目主題名為「向著有光的地方前行」。節目中,有一對深圳父子倆,父親發現患有孤獨症的兒子喜歡坐地鐵,於是註冊成閃送員,帶著兒子一邊坐地鐵一邊送單。這個方式也逐漸幫助兒子打開心扉,病情也得到了好轉;

第二期的主題是「被需要,就留下來」,楊九明選擇離開上海,回到江蘇如東縣栟茶老家送外賣。從單一的食品配送到涵蓋藥品、老花鏡、快遞等在內的多品類,楊九明逐漸成為村裡老人們離不開的生活「大管家」;

同樣讓人感到勵志的還有第三期「還有詩和遠方」主題,在成都送外賣的女騎手蔣一冰是大學油畫專業的研究生,跑外賣不但解決了她的收入問題,還為她提供了無數充滿煙火氣的繪畫素材,幫助她創作出更打動人心的作品。

像這樣的例子在節目中比比皆是,故事主題的寬度和深度讓節目具有相當的可看性:有的故事講述外賣小哥向光前行的勵志人生,有的跟隨他們探尋深夜裡的城市密碼,有的聚焦他們因為被需要而留下來的堅守與付出,有的致敬他們主動向社會伸出援手的英雄之舉……觀眾隨外賣員一起去發現、去探索、去感受,通過他們了解立體的社會、多面的人生,尤其是那些大眾不知道的不熟悉的或者是忽略了的世間風物。

在真實中傳遞溫度,正能量故事破防又破圈

「真實」是《子夜外賣》節目最為強調的特質,沒有預設劇本,沒有溝通交流,就是純粹紀錄真實的人物在真實的環境下發生的真實的故事,以及流露出來真實的情感。唯有真實才能傳遞真情,《子夜外賣》里的故事屢屢被全國媒體報道,相關話題多次登上各大熱搜榜單,破圈能力可見一斑。

比如第一期節目,記錄了一位在挫折中奮力前行的外賣騎手嚴冬冬,因經營餐館不善欠下了三十多萬的債務,卻並沒有灰心,開始送外賣「重啟人生」。#杭州單王送外賣3年還清債務#的話題也在各大社交媒體上被大量轉載;

第三期節目中,#54歲外賣員用4000首詩愛著這個世界#、#趕時間的人也有詩和遠方#等多個話題也登上熱搜。今年54歲的王計兵是來自江蘇崑山的一名外賣員,在趕時間的間隙里寫下4000首詩,並出版詩集《趕時間的人》;

第六期中洪成木的事跡讓觀眾感動,#外賣小哥4年幫93名走失者回家#話題登上熱搜。每天出門,他的兜里都會揣著一張A4紙,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走失者的個人特徵等信息,送餐途中也積極尋找每一個疑似走失人員……將近4年時間,他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幫助93名走失者與家人團聚。

《子夜外賣》用深入城市毛細血管的視角,觸摸社會生機活力,見證用腳步編織成的「奮鬥煙火圖鑑」。《光明日報》就曾在主版刊發名為《紀錄片用溫暖觀照現實》的文章,肯定《子夜外賣》「具有強烈現實意義,描摹出當代中國充滿煙火氣、人情味、正能量的奮鬥圖景」。

選擇在凌晨訂外賣和送外賣的他們,多數都是負重前行的追夢人和奮鬥者。透過江蘇衛視《子夜外賣》,觀眾可以感受到每個人所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的煙火氣,給予身邊那些披星戴月、努力追夢的人更多的溫情與善意,而人與人之間正能量的連接,也會讓社會更加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ea0c36d5ae5d2bc02dc6acfd29b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