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寶寶開始讀繪本了嗎?你知道怎麼選擇最適合寶寶閱讀的繪本嗎?
一起來聽聽丁香媽媽星球的媽媽 @蘭小羊的故事吧。
我以前做過繪本閱讀講師,親眼見證了很多不愛讀書的孩子自從愛上閱讀後的變化,也深知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意義。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我也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買了很多繪本,每天都會進行親子閱讀。
經常有姐妹會問我怎麼給寶寶選繪本,結合之前的教學經驗和給孩子買書的情況,我總結了以下四種幼兒繪本選擇的類型,分別是感官觸摸類、互動遊戲類、視覺立體類和習慣養成類。給寶寶買書時,照著這些類型買准沒錯!
感官觸摸類
這個類型的書更像是寶寶的玩具,能滿足幼兒喜歡撕咬拉扯的行為,這是開啟寶寶閱讀的一個法寶哦,一歲以內的寶貝都可以嘗試。感官觸摸類繪本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布書
是書也是玩具,與紙質書本相比,還能隨時清洗,給小月齡寶寶啟蒙也更衛生安全。而且大部分立體尾巴布書帶有響紙,一拉一扯之間輕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我家寶寶第一本布書是 jollybaby 尾巴布書,裡面長長的動物尾巴也是磨牙的好器物,我記得孩子長牙期間很喜歡啃咬動物的尾巴,有些甚至已經啃變形了。
圖片來源: @蘭小羊
洞洞書
洞洞書屬於比較有意思的遊戲圖書。在閱讀的同時增加了遊戲環節,更有利於親子間的互動,通過遊戲的閱讀方式可以激發寶寶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寶寶的探索慾望。同時小洞洞還有利於鍛鍊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孩子七八個月大時,我開始買的洞洞書,一開始就是鍛鍊精細動作發育,到兩歲半以後他又重新對洞洞書燃起了興趣,經常用來玩過家家遊戲。
例如《猜猜我是誰》系列。
圖片來源: @蘭小羊
翻翻書
翻翻書裡面的各種小機關就像是一個百變魔法盒,簡單、精巧的翻頁,不但可以鍛鍊手的靈巧度,還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滿足孩子愛動手的天性,讓一刻也停不下來的孩子安靜下來看書。唯一不好的是,我家孩子翻拉時經常用力過度,導致很多小機關都殘缺不全。
例如《創意大師翻翻拉拉大驚喜》系列。
圖片來源: @蘭小羊
觸摸書
觸摸書裡面含有不同材質的物品,像是毛絨絨的耳朵、粗糙的樹皮、小鳥的翅膀等,可以用手去觸摸書中各種各樣的事物,讓寶寶更直觀感受新鮮事物,而且增加了圖書的趣味。還有一些觸摸發聲書,把聲音加進來,更加立體。我之前買過《小雞球球》的觸摸書,但是我家孩子比較膽小,不喜歡那些真實觸感,最後只有觸摸發聲書可以接受。
例如 baby touch 系列的觸摸書。
感官觸摸書雖然形式多種多樣,但都是為了更好地讓寶寶認識書籍,愛上閱讀。
互動遊戲類
點讀型
這種類型的書可以按按鈕,控制聲音,孩子會非常喜歡,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本書是由自己掌控。有聲點讀書,可以從聲、形兩方面加強孩子對物體的認知。我家寶寶就特別喜歡一本叫《噗噗音樂會》的書,它是把動物拉便便的聲音做成了很有意思的音樂。別說,還真是有創意又好聽,還能用作戒紙尿褲的心理建設。
例如《這是誰的聲音》、《寶寶點讀認知發聲書》系列、《噗噗音樂會》等。
圖片來源: @蘭小羊
遊戲型
這種類型的書籍內容比較有意思,有的是把內容設定為遊戲一樣,孩子很容易就帶入其中,把讀書變成好玩的遊戲。有些則是類似於磁力拚圖,更像玩具,只能說現在的書本已經越來越五彩繽紛了,也更容易讓小寶寶喜歡。我家孩子是個汽車迷,我也很喜歡給他買一些汽車主題的遊戲書。
例如《小熊很忙》系列、《藏貓貓》、磁力拚圖等。
圖片來源: @蘭小羊
想像型
這類繪本通常文字很少或者沒有字,也沒有故事,用圖畫的方式激發寶寶的創造力,採用全新的創作觀點,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自由想像。這種書適合 2 歲左右的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作為前提,當然也要藉助家長的表達能力。第一次接觸這種類型的《點點點》時,我家寶寶就極其興奮,一本書玩了一個多小時還意猶未盡,反覆讓我再講一遍。
例如《噗噗噗》、《點點點》。
圖片來源: @蘭小羊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互動遊戲類繪本就是以書籍為媒介,發現生活中的趣味遊戲,在輕鬆的氛圍中認知事物,小寶寶很容易將自己帶入書中,與父母進行更多的互動交流,盡情地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視覺立體類
這個分類其實是視覺 + 立體書,因為太複雜的立體書不適合幼兒閱讀,但是有一些比較好的視覺刺激的書籍對幼兒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對於 0~3 歲孩子而言,一本繪本能不能吸引他們,最直觀的判斷來自於視覺上,他們還不會關注故事內容,而有趣的視覺立體書能夠抓住寶寶的眼睛,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視覺刺激類
黑白卡、彩色卡、黑白書、床掛書,都是刺激視覺發育的書籍,很多黑白書會有多重用途,1 歲之前刺激視覺發育,1 歲以後鍛鍊觀察能力,一書多用避免浪費。我家的床掛書玩了很長時間,大概從孩子三四個月就掛上了,像小風鈴一樣,一歲多了還在用,十幾塊錢的東西性價比絕了。
例如《嬰兒第一套視覺刺激翻翻書》。
圖片來源: @蘭小羊
視覺遊戲書
跟視覺刺激類的作用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以遊戲形式表現出來,能更吸引孩子。例如蒲蒲蘭的《誰藏起來了》
顏色認知類
像是色彩鮮艷的繪本、貼紙書、塗色書等,都可以進行顏色認知。2 歲以上的孩子是不會拒絕貼紙和塗色的,我家現在已經不滿足於畫在書上,滿屋子都是他的創作場地。
例如《彩虹色的花》,採用壁畫法創作,呈現出立體的特殊效果。還有五味太郎的作品、也是顏色鮮艷、畫風簡單有趣,適合幼兒閱讀。這本小火車開動了,就是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反覆閱讀的一本。
圖片來源: @蘭小羊
立體書
精緻、立體,工藝複雜。視覺上非常漂亮,還有一些比較複雜的 3D 立體書,將大家熟知的故事賦予 3D 技術呈現出來,非常精美。比如 3D 版《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等等,我以前上課時曾經講過一本,但我感覺它更適合於大一點的寶寶。因為以我家孩子的調皮程度來說,立體書很容易被破壞。
視覺刺激類繪本和立體書的共同之處都在於,讓寶寶能夠眼睛能夠盯住書籍,對於引導這個階段寶寶愛上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類書籍。
習慣養成類
這個類別的書籍比較廣泛,是教會寶寶如何成為一個社會人。習慣養成類繪本涵蓋寶寶成長的方方面面,沒有嚴格意義的區分,最重要的是內容要貼合實際,與生活息息相關。
一種是生活作息習慣的養成,例如睡眠、刷牙、洗臉、如廁、穿衣、交友等,還有語言啟蒙。這類繪本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家寶寶就是通過《肚子裡有個火車站》這本書養成了吃蔬菜的習慣,每次吃飯之前還會自我洗腦:小精靈喜歡吃蔬菜。可見繪本的引導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圖片來源: @蘭小羊
另一種是對成長、情感的啟蒙和認知。這類繪本比較常見,例如性別認知、應對挫折、與父母和朋友之間的情感交流等等。
圖片來源: @蘭小羊
最後我整理了一個思維導圖,來總結下今天分享的繪本類型和部分書單,希望寶貝們都可以愛上閱讀。
圖片來源: @蘭小羊
推薦閱讀
星球是一個學習型媽媽的經驗交流社區,為你提供真實靠譜的孕育經驗和感同身受的理解陪伴,歡迎你一起來交流。
直接參與話題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