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中華大美山河」之「泰山」||中楹聯野草詩社第八院微刊(總第140期)

2023-03-30     我心飛翔888

原標題:放歌「中華大美山河」之「泰山」||中楹聯野草詩社第八院微刊(總第140期)

編著話: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漁陽的詩家們「筆下有乾坤,心中裝家國」為大美中華著墨,為錦繡河山揮毫!

今開啟「放歌中華大美山河」第一集,歌詠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五嶽獨尊,雄鎮天下」之美譽的泰山,是華夏文化的一個縮影,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經典之作。闡釋了岱宗的精魂:「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雲;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強大力量。讀懂社會主義中國的「奮鬥密碼」、錨定破浪前行的正確航向,14億中國人民奮蹄逐夢,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野草詩社第八院

編委會

2023-3-28日

詠泰山

王文榮(天津)

五嶽獨尊驚世界,九霄雄壯馭風雲。

摩崖刻石芳千古,仁義銘心澤沐熏。

泰山

趙麗萍(吉林)

巍峨俊秀矗山東,五嶽堪教第一雄,

雲卷松濤風景壯,崖摩碑碣嶺書豐。

帝王登頂通天路,百姓鈡神敬福功。

地質奇觀文化久,家安國旺韻無窮。

詠「泰山」

徐首翔 (天津)

風騷入魄深,久慕未登臨。

盤古開天地,王孫啟玉琴。

詩仙留妙韻,野老賦長吟。

他日峰頭立,無需夢裡尋。

詠「泰山」(新韻六豪)

徐首翔(天津)

凌空拔地入雲霄,俯瞰神州無際遼。

西望黃河波滾滾,東臨滄海水濤濤。

岱宗滿載興衰事,古剎聽彈南北簫。

紅日一輪登黛巘,江山萬里涌春韶。

詠「泰山」

王一英 (山西)

崔嵬看岱嶽,鶴氅並松聲。

峰指雲天怒,禪心鐘鼓明。

迴鑾春色透,留白故人傾。

千古詩家客,由來筆縱橫。

謁泰山

李秀廷(山西)

每曾懷岱嶽,珠汗憶遊蹤。

十八盤旋畫,三千興致濃。

天門迎旭日,雲海會真龍。

時見群山小,怦然自一峰。

題泰山

李秀廷(山西)

天外聳奇觀,獨尊岱頂昂頭石;

雲中開境界,遙及黃河掌舵人。

泰山

封玉華(吉林)

岱宗突兀探蒼穹,目盡方圓天地崇。

民族象徵凌絕頂,文明縮影顯神功。

獨尊恆古雲霞燦,寶殿雄奇日月紅。

德澤清風縈浩宇,峰巒洞壑韻無窮。

憶泰山看日出

封玉華(吉林)

巍峨疊翠涌雲煙,紅日相邀險境旋。

俯仰乾坤開慧覺,登臨絕頂會仙緣。

天門倒瀉千尋瀑,寶殿靈摹百度篇。

五嶽獨尊騰紫氣,十八盤處共當年。

詠泰山

張結晶(黑龍江)

泰岱何雄偉,迂迴十八盤。

蒼松飄霧裡,飛瀑掛雲端。

紅日天門照,賢碑古剎摶。

春秋多少事,留跡墨難干。

觀泰山日出

朱立華

東方白肚漸紅彤,金虎穿雲冉冉升。

絕頂已臨觀旭日,朝暉燦燦奔光明。

泰山碧霞祠

朱立華

天仙聖母碧霞君,弘濟蒼生沐雨霖。

統攝神兵於岳府,人間善惡鑒明真。

泰山行

李彥蓉(河北)

五嶽獨尊萬古名,潭深千尺碧波清。

封禪大典神山祭,雕石功碑福地呈。

龍躍九霄紅日繞,雲騰四海綠涯迎。

桃花谷底登天路,文化朝堂美景城。

聯題 登泰山

李彥蓉(河北)

晨觀日出,足下閒雲漫;

暮賞花開,額前皓月明。

詠泰山(新韻)

劉生艷(山西)

飛瀑流泉屬自然。鍾靈疏秀住神仙。

虔誠父母來求子,廉政皇王去佑安。

行走白雲頭上過,初升紅日海中懸。

為君許下萬千願,事業榮登百尺竿。

定風波·泰山(依蘇軾體)

魏秀花(山西)

破霧穿雲氣勢宏。秀奇雄險壯觀呈。

響瀑試弦初日撥,如畫,石階梯道鬼神驚。

封禪名山惟岱嶽,欣閱,景觀奇特顯恢弘。

霄漢置身痴客忘,行詠,自然造化露崢嶸。

泰山行

靳泉濤(河北)

石梯斜插沒雲端,古寺高懸倚蒼巒。

風動松搖天欲墜,正當暑月亦生寒。

泰山 (新韻)

徐淑芳(黑龍江)

五嶽泰山譽美名,千年岱頂攬雄風。

巍巍峭壁雲端矗,浩浩玉盤霧裡縈。

怪石嶙峋松柏茂,紫藤古剎雅文精。

為尊魁首銘青史,保我中華永太平。

泰山

丁心雨(天津)

泰宗巍峨聳,五嶽獨尊然。

飛瀑流鳴響,層巒突兀懸。

疊峰凌絕頂,秀極入雲天。

點黛千山翠,熔金滄海連。

泰山

丁心雨(天津)

知極峻峰疊,凌雲絕頂開。

玉皇分水去,裂隙眾泉來。

三折谷坡起,幾簾飛瀑裁。

聳奇天壤間,屹若郁蕭台。

詠泰山

唐琢(吉林)

山嶽獨尊天下雄,亘橫齊魯勢蔥蘢。

巍巍岩巘三千丈,鬱郁枝虯五大翁。

十八盤登賞碑刻,玉皇頂至接蒼穹。

茫茫浩宇襟懷闊,觀景台迎旭日紅。

五大翁,代指五大夫松

五言排律•泰山

徐盈 (英國)

五嶽泰山雄,千年盛譽崇。

巍峨高矗立,壯碩聚和融。

巨石當先屹,蒼松據險逢。

浮雲如畫幻,翠柏似屏戎。

旭日東升照,朝霞上簇紅。

崎嶇攀小路,坎坷悟心中。

瀑布龍潭戲,禪堂道觀隆。

三門迎遠客,諸善拜皇宮。

草蔓花藤茂,蟲魚鳥雀豐。

碑銘文古蹟,傳記述精工。

景色優雅趣,世音移俗風。

登峰憑一覽,滿目化無空。

子美名詩頌,李仙豪氣衷。

秦王巡讚嘆,呂祖靜修功。

歷史留真諦,時光呈始終。

今人仰眾聖,後代繼桑蓬。

2022年10月29日

泰山行

盧名通(河北滄州)

遍游四海眾山崢,獨領風騷岱嶽瓊。

水有真龍傳美譽,山無峻峭住仙名。

碧霞岱廟天藍緞,漢柏唐槐國富榮。

莫道出征嗔我晚,玉皇殿上領雷霆。

泰山小集

(一)

訪道

白雲繚繞處,石徑夕陽斜。

童問緣何事?祠宮拜道家。

(祠宮一一碧霞元君祠)

(二)

碧霞祠道長贈拂塵

岱頂霞光絢,祠宮道語諄。

浮塵常撣掃,心凈自生春。

(三)

題岱廟「天下歸仁」匾(通韻)

東君身起處,岱廟道門開。

天下仁如日,春風漾八垓。

(四)

泰山觀日出(通韻)

雄雞啼日麗,霞燦滿山川。

我借暉一點,光明海那邊。

(五)

五嶽獨尊(通韻)

紫氣滋祥瑞,群山敬尚尊。

破冰驚鬼泣,仰笑祖國春。

(六)

天街夜坐

風休天地靜,打坐悟空空。

明月窺心底,天人樂共融。

泰山(孤雁出群)

劉寶龍(天津)

五嶽獨尊觀泰山,無邊風月引群仙。

眾峰皆拜玉皇頂 ,華夏文明萬古傳。

登泰山

劉寶龍(天津)

縈繞岱宗依夢鄉 ,欣然如願攀玉皇。

奇觀盈目群山小,洶湧詩潮入錦囊。

泰山

段彩玲(重慶)

岱宗雄偉玉皇頂,旭日初升掛翠空。

賢俊當年留氣象,帝王歷代有尊崇。

詩家一覽眾山小,畫筆千秋萬境融。

泰字安和家國穩,神州永固路明通。

夢遊泰山

趙厚禮(天津〉

久慕泰山三日游,至今美夢未曾休。

帝王時有巡封史,我欲殘年夙願酬。

詠泰山

徐道起(天津)

獨尊五嶽領頭兵,放眼神州億眾驚。

歷代皇家封禪事,千秋殿府賜玄名。

登臨寶頂群山小,笑傲煙巒萬木榮。

紫氣東來唯我有,紅雲四起跨征程。

泰山賦

夏可池 (湖南)

泰岳巍然入浩空,擎天立地獨稱雄。

千山俯首相朝拜,萬壑傾情示效忠。

古帝封禪留勝跡,時人寄夢向蒼穹。

風流不絕今猶盛,幻起騰飛華夏龍。

鷓鴣天.泰山極目

夏可池 (湖南)

拾級登高向頂峰,遙觀日出彩雲中。

霞光放射將天煮,霧氣升騰把嶺溶。

千里浪,萬條龍,洶濤澎湃勢無窮。

滿眸唯我泰山壯,偉岸軒昂柱浩空。

泰山吟

夏可池 (湖南)

江山磅礴立高標,泰岳巍然聳九霄。

萬里黃河增氣勢,千秋海浪壯天驕。

飽經風雨猶豪邁,頂立乾坤豈折腰。

賦予人們倔強性,殺向成功不動搖。

泰山頌

徐林(安徽蕪湖)

五嶽獨尊首,巍峨壯千秋。

滄海升旭日,龍氣貫神州。

秦皇指江山,金甌一望收。

漢武三敬酒,戰神覓封侯。

唐纛金頂揚,絲路天盡頭。

詩聖歌一曲,雋詞鼎瓊樓。

旅遊勝景地,芳名冠寰球。

華夏擎天柱,精神永不朽!

詠泰山

張永成(鄂爾多斯)

巍巍岱嶽坐雲端,位與天齊俯下看。

亘古修來王者氣,匡扶華夏佑民安。

泰山挑夫

陳細彬(湖南)

日月齊肩一擔豪,攀峰越壑汗如潮。

三千丈始登崖頂,十八盤方見路遙。

先入天街眺雲海,再從石塢上凌霄。

世間多少錚錚漢,未比挑夫不折腰。

詠頌泰山

黃興無(江西)

自古登臨倍雄壯,如今跨越更非常。

冠群靈岳千秋美,絕頂文山萬代香。

游泰山

伍權支(湖南)

名山有約惹情牽,絕頂豋臨路百旋。

萬徑花香風動竹,九霄雲淡雁書天。

凝眸遠岫棲松鶴,駐足碧霞裁紫煙。

岱嶽雄尊王者氣,封禪勒石佑民安。

泰山挑夫

徐善秀(山東)

兩輪日月一肩挑,笑指泰山不算高。

要送靈泉南天門,更接紫氣到重霄。

詩詠泰山

歐大象(美國)

神州有石敢擔當,五嶽獨尊非自狂。

即便祖龍秦大帝,虔誠封禪泰山行。

泰山行

王鳳剛(天津)

岱宗挺拔又雄渾,五嶽中華唯獨尊。

孔聖登臨天下小,帝王施布冕冠存。

肩挑負重奔雲頂,日出醒晨添柱魂。

勇氣珍藏游岱廟,凝神信仰滿乾坤。

憶過泰山

李寶生(天津)

三次因公過泰山,迫於時限未曾攀。

峰橫石古牽魂夢,不睹晨霞勢不還。

詠泰山(新韻)

姚偉(山西)

岱宗高聳入雲端,莊重威嚴載史篇。

五嶽獨尊千嶺俯,三門絕頂萬峰瞻。

霞光燦燦澤華夏,霧海茫茫護地天。

身踞神州雄偉立,家和國泰億民安。

天下獨尊

匡達暄(江西)

泰岳雲煙深似海,玉泉頂上是青天。

千皇百帝今何在?唯有蒼生億萬年。

詠泰山

楊振興(河北)

萬仞射高天,雄姿引眾仙。

瀑從頭上過,雲在眼前懸。

常念乾坤泰,應隨日月圓。

世人尊岳首,未敢忘風煙。

泰山

李志明(河北)

樹靜林幽杳靄間,春遊岱嶽好登攀。

前觀翠澗潺潺水,遠望蒼峰疊疊山。

古帝親臨生瑞氣,今人直至忘塵寰。

流煙霧繞真仙境,腳下雲崖只等閒。

泰山天街

韓勇(河北)

岱嶽天街雲霧濃,牌坊矗立向空沖。

青巒絕頂多商鋪,遊客臨崖醉玉峰。

詠泰山

張洪艷(河北)

五嶽獨尊矗雲天,文人雅士纂碑言。

雄渾靜穆神奇透,歷代君王祭祀禪。

滿庭芳·泰山

張洪艷(河北)

直矗雲霄,獨尊五嶽,石梯登向巔峰。眺觀紅日,霞照似屏戎。十八盤旋畫卷,滋祥瑞、百姓欣崇。神山祭,功碑福地,夙願寄蒼穹。

虔誠,凌絕頂,象徵民族,德潤無窮。飽經雨風霜,彰顯神功。飛瀑噴流震響,千巒黛,秀極民衷。唯吾有,東來紫氣,華夏永昌隆。

泰山

任春麗(山東)

疊嶂萬重巒,天街十八盤。

紅門觀日出,五嶽獨尊安。

登泰岳

任春麗(山東)

齊魯山川深遠淵,帝王封禪慰高天。

萬仙樓上觀紅日,十里階前攬翠煙。

五嶽獨尊風範立,黃河方盛古今傳。

碧霞玉女招遊客,隱隱鐘聲自岱巔。

夢仰泰山

何自新(湖南石門)

平生喜仰高,手可把雲邀。

借勢扶搖上,狂歌涌碧霄。

泰山頌

王昌德(湖南)

泰山極頂入雲霄,氣貫風雲萬代朝。

五嶽獨尊千古秀,騷人墨客賦歌謠。

吟泰山二首

孟元勛(山西)

五嶽獨尊孰馭風?眾山相攜脈宗承。

千秋俯仰參紅日,鶴唳聲中百代興。

五嶽登臨夢乘風,千秋往事渡雙瞳。

一輪皦日東方炫,萬里江山萬里紅。

(新韻)

凌宵拔地丈人峰,飄逸銀須入九重。

俯瞰人間珠筆繪,神州無日不春風。

泰山

吳輝(武漢)

群峰眾攬泰宗松,五嶽獨尊華夏封。

裊繞雲衣奇石吐,間關鳥語鳳鸞重。

翠屏千仞眼眸闖,滄海一丸齊魯胸。

若待登臨山嶺小,五更綺月嘯長龍。

泰山

丁平思(山東)

岱宗神秀自然成,石態奇形怎數清。

峰觸九霄仙界震,銀河息止水流聲。

編委會

本期審稿:徐守祥 王一英

本期組稿: 封玉華 徐淑芳 李彥蓉

勘校:靳泉濤

導語、編輯製作:徐守祥

圖片‖網絡

音樂 / 大美中華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e1417c0385b5ad5611d1d80ad10a3ec.html







2024年詩與遠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