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X劇場上新劇,東方古典懸疑劇翻新篇。
近日,由騰訊視頻出品,萬年影業監製,三川傳媒承製,王錚編劇執導,白宇帆、寧理、向涵之、劉怡潼領銜主演,張昊唯、曾黎、曹征、王策、張晞臨特別出演的古裝社會派推理劇《繁城之下》播出,以明朝萬曆三十七年江南蠹縣發生的離奇兇案為起點,展開了一場地毯式、全視角的調查,拉開二十年前秘密的序幕。
作為騰訊視頻推出X劇場的第三部精品短劇,《繁城之下》呈現了完全不同於前兩部的氣質,以廣告製作出身的創作團隊跨界影視,用全新的思維模式、細膩寫實的敘事手法講述群像故事,極具先鋒特色的「東方古典與懸疑創新結合」的風格,為國產劇的懸疑市場吹來了一股新鮮之風。
精雕眾生群像特質
盤根錯節存秘密
衙役挑開蓋在稻草人身上的帽子,一張真實的人臉伴隨著蒼蠅和蚊蟲赫然出現。《繁城之下》開篇即命案吊足了觀眾胃口,但主創顯然並不想單純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隨之而來的一個個巨大的謎團,更是驗證了劇集對人性的描繪。曲三更要找到殺害師父的兇手,一是要在千頭萬緒中尋找切入口,另一方面則是要應對龐雜的社會關係。
縣衙內,曲三更所在的快班跟易頭兒主管的皂班具有利益上的競爭關係,此人雞賊圓滑且勢力,是冷捕頭死後的第一個得利者;典史宋辰善惡難辨,毒辣陰鷙,但表面上看起來並未有殺害冷捕頭的原因;高士聰則是一直陪伴曲三更的有力盟友。
縣衙外,翠華樓的林四娘是冷捕頭的相好,她看起來是案件的受害者;秀才鳳可追是曲三更的髮小,是破解古籍、最懂詩書的技術擔當;對市面了如指掌的訪行、打行的五侯府,正邪難辨,難以管教;還有二十年前陸家豪宅莫名大火的相關人員陸遠暴、陸直,都在一個個浮出水面。
隨著劇情推進,出場小人物也越來越多,人物之間的社會關係也十分龐雜,但這並未影響角色的清晰呈現和完美塑造。每個出場的人物並不是只為了破案而存在的工具人,而都是有跡可循的,在大火中喪生的更夫曲天明,買下老宅但令其荒蕪的陳旺,均有完整的故事線展示。
每個角色都是一個鮮活的人,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動機,他們不是為了講這個故事而活,按照導演王錚的說法,本劇中即便是出來三言兩語作證的小角色,也會有後續的交代。
同時,劇中懸疑氛圍的塑造激發著觀眾們的追劇慾望和探索興趣,屍體被以特別的姿勢擺放、與之同時出現的古籍、刻意掩藏事實的人......環環相疊,每個看似不相關的線索和事件都暗示著更深層的秘密,一場更大的陰謀可能正在醞釀。接連不斷的懸念、獵奇的設定和情節,需要剝繭抽絲去尋找草灰蛇線的伏筆。
將小人物的命運與懸疑敘事相結合,讓觀眾沉浸在一個充滿謎團和思考的世界中,帶給觀眾全新的觀劇、審美和情緒體驗,不僅令人興奮,也令人深思。
聚焦社會風貌市井民俗
營造代入感與真實氛圍
新人導演、編劇王錚在寫劇本之初就明確了自己的故事基調,即跟朝堂的關係不大,更多的是與市井民情有關,因此在劇集的呈現方式中,故事內容皆與江南市井氛圍互相交融。
劇集首先營造了一個明朝江南的美學體系基礎,煙雨小鎮、民生和樂、談詩作曲,悠然自得的「清明上河圖」式的生活圖景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據主創介紹籌備時參考了徐渭、吳冠中等人以江南山川或寫實或寫意的名畫,以其當做影像的參考,提煉出既能還原彼時又能體現功底的200多張美術概念圖、150張氣氛圖、60套三維模型,為了達到「寫實和繪畫感的結合」的效果,不停地去試和調整,廣告出身的創作班底匠心可見一斑。
同時,這種精益求精的質感還體現在具體工事的搭建和器具、服飾的配備上。《繁城》對於人物造型的塑造無一不是精細的,寫實的造型風格還原當時的市井風貌;置景建築都蘊藏著古建築的影子;火災的情節中,對於木質結構燒毀坍塌的狀態,飄在空中的火絲火花以及煙塵,都力圖達到視效的寫實。
攻關求索,磨礪以須。千百個精益求精的細節共同鑄造出一幀幀完美的畫面,攤販、店鋪老闆、普通百姓以及文人雅士活動的場所等生活方式的描繪,成功地描摹出明代江南市井的真實形態,為觀眾帶入劇情,營造沉浸式觀劇體驗。
《繁城之下》的市井風情還體現在與社會民風的寫實呈現上,這個圍繞縣衙查案發生的故事,細緻地將縣衙里各個官職的稱謂,內部精細的分工清楚說明,站班皂隸、捕班快手、壯班民壯......皆有不同的職務,其中盤根錯節的關係,伴隨著新鮮感首次明確完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檢驗屍、傷的仵作,巡夜的更夫、看管倉庫的斗級庫丁,以及報時的鐘鼓夫、養馬的馬夫、燒飯的伙夫等等衙門勤雜人員,這些人都統稱為衙役。他們與捕頭有著等級之差,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曲三更在詢問更夫為何燈籠不點蠟燭時,更夫懇求他饒恕自己這一次的原因。種種風土人情的描摹和細節上的周密不僅增加了代入感,也為中式懸疑故事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同時,劇中對當時那個富庶腐敗江南小城裡的社會幫派、活動場所描繪,體現著當時的市井文化特質,為衙門提供案件線索的打行團伙「五侯府」等也都在歷史中有所考究,極具文化底蘊的巧思均為東方古典懸疑劇打下了耐人尋味的基礎。
東方古典與懸疑相輔相成
敘事手法引人入勝
眾生各異的群像塑造與還原歷史的社會風貌,讓觀眾看到了《繁城之下》對於東方古典元素與懸疑內容的價值展現。但劇集對於「東方古典懸疑」的探索遠不止於此,同時也體現在古籍的引用、美學圖景與堅守的正義上。
典籍作為劇情的重要線索,為古典懸疑元素的引入提供了重要支撐,它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東方元素。「吾道一以貫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每句都代表著一樁命案發生,每一樁案件背後具有古典範的道德倫理考究,人物抉擇背後的人性底色值得深思。
以典籍為出發點,劇集對「東方古典懸疑」的創新和嘗試在氛圍中逐漸完善,水墨質感的氛圍、氤氳水汽的曲折小巷,略顯清冷的寫意氛圍恰與劇集的懸疑調性契合得當。迷離又深沉的氣氛為故事展開鋪墊出詭譎感,正如導演所說「懸疑不是一種持續的情緒,它的力度不在於最後一下的反轉有多麼驚人,而是前面的鋪墊做的是否紮實」,充分的準備讓劇集以全新的思維模式呈現整體質感。
以一樁離奇命案為引,以案中案為串聯引出更多未知的真相,是一種紮實古典的創作手法。劇集將「公道難尋,人性難測」的深層含義與整體故事線緊密融合,輔以「師父,你到底因為什麼死的,是擋了誰的財路,還是做了什麼不公道的事?」「良心這種東西,賣是賣不了幾個錢的,但是想要留啊,就要付出很多」等對話,對人性進行叩問,通過展現每個小人物在一次次命運岔路之間的抉擇,展現人性的更多側面。
也正是正義難以堅守,「公道」就顯得尤為可貴,即使前路坎坷,困難重重,但也總有人在難辨的善惡是非面前始終堅守公理正義,曲三更對於師父的懷念,一方面有多年悉心栽培的感恩,更多的則是在跟隨師父辦案途中對於正義的認知與傳承。
從《漫長的季節》《歡顏》到《繁城之下》,X劇場已經播出了三部劇,其蘊含的無限可能、未知探索和先鋒表達也已深入人心。此次《繁城之下》選用的廣告團隊跨界影視打造精品劇的班底,將X劇場最大化開發優質資源,對新創作者報以極高包容度的特點加以凸顯,也正是由於X劇場「不設限」的立意,市場中才誕生了多個風格明顯、主題深刻、題材多元的劇集。
第一季的X劇場囊括生活懸疑、年代傳奇、古裝探案等多種題材,雖然類型風格、故事年代不同,但劇集所闡述的世界觀、人生觀皆有相通之處,即生活化懸疑體制下的信仰、傳承與自我蛻變,各有乾坤又融會貫通。此次《繁城之下》對於「東方古典懸疑」的探索,無疑是為中國古裝探案劇創新展現了行業標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