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的魚厭食了?主要還是這五大原因造成的

2019-06-26   惠農學堂

魚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菜,尤其是紅燒魚十分的美味,很多人會飼養魚來賣,但在養殖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厭食的現象,這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小編下面就給大家總結五個原因。


魚厭食的五大原因:

一、疾病

這裡主要指寄生蟲病、腸炎病、細菌性爛鰓以及肝膽病。其中寄生蟲病主要包括體外寄生的車輪蟲、指環蟲、錨頭鰠、中華鰠以及體內腸道寄生的絛蟲。這些寄生蟲數量多時會影響魚類的攝食。如錨頭鰠寄生在體表不但影響魚類的攝食不安分或者厭食,還會影響魚體的生長。寄生在腸道類的絛蟲數量多時會阻塞腸道,讓魚不可以攝食。

二、缺氧

溶解氧是決定魚是否能生活在水裡的必要條件,水中溶解氧的減少或者增多直接影響魚的攝食和生長。

三、中毒

中毒直接會影響魚類的攝食,嚴重的中毒還會危及魚類的生命。中毒主要包括藻類中毒、農藥中毒、重金屬中毒、化學物質中毒、食物中毒及藥物中毒等。


四、餌料

1、飼料過硬或溶水時間過長

飼料硬度大可直接影響魚類的腸道消化吸收及適口性,誘發消化不良及腸炎,久之會引起厭食;早春時飼料硬度過大容易造成早春飼料馴化效果差飼料下沉過快,魚類不易上浮吃料,造成吃料積極性不佳。

2、飼料變質

3、飼料本身誘食性差

飼料原料新鮮度不佳與一些異味較重的原材料添加比例過大會降低飼料的誘食效果,魚類的攝食率肯定不好,必然會引起厭食。

4、飼料粒徑

飼料粒徑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魚類的攝食,要依據魚體不同規格來選擇適應的飼料粒徑。

5、換料

養殖過程中突然換料使養殖的動物在味覺上產生短時間不適應,同樣會造成魚吃食減少或者厭食,所以養殖戶在中途換料時,要先把兩種飼料按一定比例拌在一起投喂一段時間,慢慢調整比例,直到徹底換成新品種的飼料。


五、氣候

1、水溫太低

魚類是變溫動物,攝食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溫。如早春時,水溫很低,魚類攝食就不會很旺盛。因此早春時池塘水深不宜太深,苗種塘保持水位在0.8-1.5米,有利於水溫上升,使苗種儘快攝食。

2、天氣突變

如氣溫突降造成水溫突變、連續陰雨天氣、悶熱天氣以及颱風登陸等造成養殖的水質變化,使魚類產生應激,也會短時間出現厭食。

一般來說,如果飼養的魚出現了厭食的現象,主要還是上面的五大原因造成的,所以發現魚厭食的時候還是需要找到原因進行對症治療哈,以免出現大面積死亡的現象。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於魚厭食原因的爬藤類植物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魚苗供應商感興趣,歡迎點擊「了解更多」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