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有很多博物館,是了解南陽歷史文化的好地方。在南陽方城縣有一個特殊的博物館,與收藏各種文物、歷史照片的南陽博物館不同,它不以收藏為主,有許多建築,更像是一個旅遊景點。這個博物館就是,古繒國博物館。
圖片來源:方城電視台
古繒國博物館開業沒幾年,2014年12月初才舉行了落成儀式。古繒國博物館是基於古繒國遺址建立的,其位於八里橋夏代文化遺址附近。
繒國,也叫鄫國,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歷夏、商、周,存世時間約2000年,於魯襄公6年(前567年)滅於莒。這樣一算,鄫國是2500多年前的國家了。
關於鄫國的位置,有爭議。《世本》記載:"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其始封地有兩種說法,一為河南方城;二為山東蒼山,各執其詞。目前,兩地現在都建有古鄫國遺址的建築,且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過,山東是鄫國故城,方城是古繒國博物館,用的字不一樣。
其實,根據文獻記載,南陽方城縣更可能是鄫國的始封地。《國語·鄭語》韋昭注謂:"繒,申之與國也。"說明西周時期繒國與申國比鄰。《左傳·哀公四年》曰:"致方城之外於繒關。"杜預注謂:"負函、繒關皆楚地。"據江永《春秋地理考實》和高士奇《春秋地理考實》記載,繒國、繒關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境內。
據文物考古發現,夏代曲烈封地繒國當在方城八里橋一帶。近年來,方城境內多處出土了新石器至夏代文物遺址,特別是八里橋夏代文化遺址,出土有大量石斧、石鉞、石玦、陶尊、灰陶等夏代文物,其文化特徵與二里頭夏代文化相同,其中出土的石鉞是權力的象徵,它最早的主人應為曲烈。
由此可見,方城縣境內的繒國,則是夏代始封的侯爵鄫國,方城八里橋夏代遺址正是繒侯曲烈侯國國都所在地,也是曾氏起源地。因此,方城縣的古繒國博物館也是曾氏始祖大宗祠,每一年都會有曾氏宗親到這裡拜謁先祖。
圖片來源:方城電視台
值得一提的是,古繒國博物館占地近1萬平米,建築為漢代遺風,採用"回"字型的三進兩院制式,由南向北依次坐落著前殿、遠祖殿、曲烈王殿、忠孝殿,分別供奉著黃帝、曲烈和曾子塑像。殿門西側為鼓樓,東側為鐘樓;殿門廣場東西兩側入口處還分別有一座石牌坊,兩側為文化長廊。
總的來說,古繒國博物館還是非常壯觀的,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參觀一番,免費。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方城縣對文化宣傳保護力度有待加強,古繒國博物館連官方網站都沒有,網絡上相關信息更是少得可憐。這樣,方城怎麼能快速走出去呢?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