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飼養觀賞魚的角度來說,中大型觀賞魚比小型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肉食性觀賞魚比雜食性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熱帶魚比冷水魚比較容易飼養,性格較為暴躁的觀賞魚比性格溫順、神經兮兮的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不怕缺氧的觀賞魚比高氧魚比較容易飼養。
養魚老道認為下述的這兩種觀賞魚,雖然每一種還會有很多不同的細分品種,但是大體上來講,都是比較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因為它們比較符合上述的條件,中大型熱帶觀賞魚、性格相對暴躁、肉食性、不怕缺氧。
恐龍魚是和龍魚、肺魚一樣,都是從遠古時代游過來的古老魚類,它們都是屬於活化石一般的大型熱帶觀賞魚。
相比起龍魚來講,恐龍魚體格強健、不怕缺氧、適應水質和環境能力很強,基本上可以不去在乎什麼水質的酸鹼度,在25度左右的水溫下比較適合它們的生存,水溫低點、高點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即使溫差超過五、六度,它們也不會輕易患上感冒等病症。
如果飼養時間較長,即使使用自來水少量換水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當然了最好我們還是要困水,並且保持水溫差不多。
最小的恐龍魚只有30厘米,個體較大的恐龍魚在魚缸里可以長到60厘米以上,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魚缸大小隨意選擇飼養品種。
恐龍魚原產於非洲剛果和奈及利亞等地,雖然品種繁多,但是都是肉食性觀賞魚,對於食物並不挑剔,魚蟲、昆蟲、小魚、魚蝦肉、甚至於動物內臟都可以攝食,它們的生長速度也不是很快。
關鍵的問題是,正因為它們是遠古魚類,所以說抵禦各種觀賞魚常見疾病的能力很強,基本上都不會患病。
常見的恐龍魚品種有大花恐龍、剛果恐龍王、斑節恐龍、黃金恐龍王、虎紋恐龍王等等,體長大部分都在60厘米以上,適合在較大水體的魚缸里飼養,最為適合的是弱酸或者中性水質,飼養它們可以進行人工造景,以利於它們的躲藏和休息。
恐龍魚一般的捕食方式不是那麼兇猛,經常採取守株待兔的形式,除非是過於飢餓,才會對於獵物主動攻擊,但是對於這種大型的肉食性觀賞魚,我們還是單品種、單缸飼養比較好,這樣子會更有利於恐龍魚的狀態和發色。
不過因為恐龍魚是底層魚類,我們也可以混養一些特大型的,和它們個體差不多的其他中上層水域的大型觀賞魚。
總而言之,對於這種遠古魚類,只要我們稍微注意一下水質和水溫以及食物供應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把它們飼養的很好和很久。
和恐龍魚相比,雷龍魚也是一種極易飼養的中大型觀賞魚,它們當中也有個體較小的,十幾公分,在我國還有很多的原生魚都是屬於雷龍魚類、鱧科觀賞魚,比如說月鱧、斑鱧、烏鱧等,我們北方經常見到的黑魚就是屬於烏鱧,只要是了解黑魚習性的朋友,一定知道它們兇猛的性格和巨大的個體。
因此,雷龍魚在性格上比起恐龍魚還是要殘暴的多,它們也是不懼怕水體缺氧,可以直接到水面呼吸,因為分布比較的廣泛,很多品種對於水質甚至於水溫都不太挑剔,我們北方的黑魚,冬天就在室外直接過冬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我們市面上聽說過或者易見到的品種有巴卡雷龍、黃金眼鏡蛇雷龍、彩虹雷龍、七彩雷龍等諸多品種。
雷龍魚在食性上和恐龍魚差不多,小到魚蟲大到小魚它們都可以吞食,與恐龍魚不同,雷龍魚攝食會主動攻擊而且生性更為殘暴,對於大型的雷龍魚來說,可以輕易地吞下或者咬掉同伴的半個身體,所以很多的大型雷龍魚品種比較適合單獨飼養。
如果說恐龍魚的霸氣在於其漂亮的身形和來自於遠古的標籤,那麼雷龍魚在色澤上比起恐龍魚還會占據一定的優勢,特別是比較著名的黃金眼鏡蛇雷龍和巴卡雷龍,它們這種與生俱來的金屬色澤和霸氣屬性,可以和部分龍魚一決高下。
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它們比較容易飼養,一般的也不會輕易地患病,只是有點野性難馴罷了,所以說,它們是比較愛跳缸和撞缸的品種,我們飼養時要注意加蓋魚缸蓋。
再者雷龍魚也是喜歡魚缸里的造景環境,初入魚缸它們的膽子也不是很大,需要一個和魚主人互相適應的過程,但是雷龍魚是可以認識主人的,飼養時間長久,它們可以和主人互動。
雖然說這兩種中大型觀賞魚,都是非常容易飼養的觀賞魚,但是我們最好還是要能夠提供它們所熟悉的環境和最為適宜的水溫和水質,一般的都是接近中性的水質,水溫在25度左右,這樣子它們才能夠達到最好的狀態和發色。
同時魚缸的水體一定要大,最好是一米二以上的魚缸飼養,魚缸里可以使用底沙和沉木造景,給與這些觀賞魚最為穩定的環境,同時飼養它們的燈光不要太強,這兩種觀賞魚都不是喜歡強光的品種,過強的光線極不利於它們的心態穩定,可能會導致它們在魚缸里出現過激的行為。
這兩種觀賞魚的壽命都很長,大部分的雷龍魚能夠飼養到10年以上甚至於更長,而從遠古走來的恐龍魚就更不必說了,如果我們真的想要飼養這兩種觀賞魚,一定要做好長期飼養的準備,而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飼養幾天就開始視覺疲憊,然後把它們隨意的放生或者丟棄。
恐龍魚和雷龍魚雖然不是什麼龐然大物,但是在魚缸里飼養條件很好的情況下,都能夠長成很大的個體,放回野外環境之後,可能會對當地的原生魚類造成一定的破壞。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