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ng審核/子揚校正/知秋
社區團購賽道發展正處於一片頹勢,基本上已經成為不可更改的事實。
而從當下不斷暴雷的社區團購平台來看,十薈團無疑是熱度最高的一大平台。本以為,背靠阿里的十薈團,能夠在一眾資本的燒錢大戰中脫穎而出。但是沒有想到,如今的十薈團難逃一地雞毛的厄運。
自從2021年年底開始,業內就陸續傳出十薈團降薪裁員的相關消息。業內數據透露:為了更好的在社區團購寒冬期生存下去,如今的十薈團不僅將員工規模從此前的10000人縮減到2000人;甚至於公司員工的工資也僅發50%-70%。
1月6日,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十薈團因不正當競爭被罰款30萬元。罰款的原因是有消費者通過12345熱線反映,在十薈團上購買的商品沒有發貨,平台也沒有補發或者取消訂單。
實際上,十薈團自從誕生之後受到的消費者投入不再少數。業內數據透露:截止到2021年6月7日,十薈團在黑貓投訴平台中的投入量已經超過1897條。消費者們對於十薈團投訴的原因,基本上集中在退款退貨難等問題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當下的十薈團面對社區團購寒冬期呈現出了大敗局趨勢,但是成立之初的十薈團,可謂是風光無限。
資料顯示:十薈團成立於2018年8月,累計完成7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從十薈團的融資數據來看:2020年十薈團完成4輪投資,阿里巴巴成為十薈團的重要股東。2021年3月份,阿里巴巴再度領投7.5億美元,為十薈團補齊了彈藥。
十薈團內部人員透露,2021年3月份,完成最後一輪融資的十薈團,再度開啟大幅度補貼模式,想要藉助燒錢模式提高交易總額以及訂單量。
然而,事實證明,十薈團的燒錢大戰在社區團購一地雞毛的當下,收效甚微。
至於背靠阿里的社區團購黑馬十薈團,為什麼會倒下?這一問題的答案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十薈團內部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
據筆者了解,由於十薈團加大了補貼力度,不少十薈團內部的員工會自己下單,然後轉手將相關商品倒賣給其他供應商賺差價;同時,十薈團平台還出現過部分產品的進貨價比其他平台的零售價還要高的問題。
再者,筆者前文提到十薈團因為不給消費者發貨被投訴罰款的問題,其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為十薈團內部管理的問題。
畢竟,諸如蘋果手機、茅台酒等大宗商品,十薈團應該會十分重視消費者投入進行積極處理才對,而不應該是如消費者投入的十薈團無作為。這件事件唯一的解釋可能就是,十薈團內部沒有積極處理消費者的投訴,或者並沒有對相關商品進行發貨追蹤。
總體來看,現如今的十薈團發展已經陷入困境,大勢已去的十薈團,結局不言而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bb6676a748f813b457dac4177066e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