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起樓市再無大漲?高層幹部有預警!守住這「兩樣」才安全
無論你信與不信,從2020年開始,樓市的繁榮期就基本宣告結束,2021年起樓市再無大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有26個城市的房價已經跌回到一年前,其中跌幅榜排名第一的城市為黑龍江的牡丹江市,跌幅高達10%。
或許有人認為一個東北小城不具備說服力,不妨接著往下看,看是否有你熟知的城市,如下:天津跌幅-4.0%、鄭州跌幅-3.6%、貴陽跌幅-3.5%、太原跌幅-3.1%、哈爾濱跌幅-3.0%,依次往下的還有青島、煙台、重慶、南昌、長春等。其實,很多中小城市下跌的幅度更大、更狠,比如廊坊房價下跌幅度高達-46%.9%,感興趣的看官們可以自尋搜索相關數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當然,還有個別城市的房價創了新高,比如深圳的漲幅達到了14.1%;也有部分城市的房價出現了上漲,包括其他幾個一線城市和寧波、銀川、徐州、唐山、成都、西寧、瀋陽等,這些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都在6%以上。
房價下跌的城市在增加,但上漲的城市人仍然不少,這並不符合樓市平穩的調控目標,最典型的就是房價漲幅最高的深圳,前兩個月的「萬人搶房」、「眾籌打新」著實讓人難以置信,同時也說明「把房子拿在炒」的現象依然存在,樓市危機還在擴張。
但是,這樣的上漲是肯定要不得的,2021年起,這樣的大漲不能再現。
高層幹部預警!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出版的《十四五規劃建議輔導讀本》中發表文章明確指出「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泡沫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高層幹部劍指房地產,說明房地產的風險已到不得不防,不得不控的程度。
國家方面的行動也很積極,首先在房企融資埠,「三道紅線」已經給出了嚴格的標準範圍,旨在要求房企們在規定的期限內,儘快將負債規模降到安全標準;其次在房產交易埠,房貸的「兩道紅線」重磅出世, 全方位的將開發商、銀行、購房者三方樓市直接參與者給牢牢勒住。
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三道紅線」再加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等於進一步擠壓房地產的槓桿,無疑會對2021年的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影響。另外,金融槓桿的再度收緊幾乎是不給中小開發商太多生存的空間,預測2021年房企破產數量會再創一個新高。
從上述內容來看,無論是高層幹部觀點,還是政策調控,或者是專家分析,幾乎都指明一點,那就是2021年的樓市風險重重,投資不能。那麼,對於普通個體而言應該怎麼辦呢?新華社發表網評《別被「套」支了未來》中指出方向提到:
美好生活不能靠借,幸福人生不能靠貸。所謂「靠借貸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背後所宣揚的畸形消費價值觀,不僅會透支生活,更容易拖垮人生。
筆者再補充一句:守住這「兩樣」才更安全。
1.保持健康的身體。目前國內外疫情形勢還很嚴峻,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都要做好防護,加以警惕。與此同時人們還需要為生存而奮鬥,但要謹記,為了賺錢也不能廢寢忘食,不能透支生命,畢竟保持健康的身體才是創造一切的根本。
近期,企業員工猝死和網紅博主猝死事件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人們愈發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為此抵制996工作制再度被廣泛討論。所以,即使還沒有買房那又如何,只要守住自己健康的身體該有的總會來,否則一切都是枉然。
2.拿好辛苦攢下來的積蓄。韭菜總是被輪番收割,現在樓市不行了,灌輸投資炒房的論調已經沒有多少人信,隨著2020年理財市場的一波利好行情,收割者又出來了,各種平台渠道又在大肆宣揚買基金、買股票。其實正常的理財投資無可厚非,有多餘的錢、有可靠的朋友是可以把資金進行合理規劃,但是就怕小白散戶無腦無知,聽人忽悠,最後不僅沒有依靠投資理財盈利,反而還把辛苦積攢下來的積蓄全都賠光,成為前赴後繼的韭菜苗子。
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當農村老頭老太太聚在一起都在談及房子的時候,說明樓市泡沫已經堆積;當街頭巷尾的大爺大媽都在討論理財市場的時候,說明又有一撥韭菜成熟待割。總而言之,今後普通人小心駛得萬年船,做任何事情保持著謹慎的態度才能更加安全。
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覽,支持的朋友不妨一鍵三連!再留下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