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汽車CEO林明軍
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張瑩
開心汽車在北京辦公場地團隊成員不算多,約莫20餘人。在宣布要併購曾經的新勢力頭部成員「威馬汽車」之前,這家企業相對低調。
11月8日,搜狐財經在這裡對話開心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林明軍。
林明軍向搜狐財經介紹,整體併購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談判跟簽署意向,二是法律盡調和財務審計,三是雙方正式簽署SPA併購協議等。目前,此次併購正處於第二階段。
約一個月前,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的預重整申請。
林明軍稱,預重整目的是威馬需要減輕財務數據的一些負擔,「預估要兩周時間可能把財務數據整理出來,之後雙方再進行談判」。
威馬汽車申請預重整後,前有員工工資停發,後有創始人跑路海外,負面輿情不斷。
儘管威馬汽車表示未申請破產、核心崗位運營正常、不存在公司創始人跑路海外的情況,但外界對於威馬汽車的擔憂情緒仍存在。
談及這些負面信息是否會對併購威馬的決策產生影響,林明軍稱,沒有本質性的影響。
「我們併購的目標不是倒退回去看歷史,而是看未來。」林明軍看來,更多是看大家成立合併後的新公司,能不能把業績做好,能不能把市值做大,能不能給消費者和股東更多的回報。
據林明軍介紹,開心汽車併購威馬汽車之後兩個亮點。一是威馬的國際貿易路徑,雙方共同合作也會將國際貿易出口作為重點;二是開心汽車做小型車的路徑也會堅持走下去。
在做小型車方面,林明軍透露,「會結合威馬的技術和優勢,也會進行產品的組合和升級,例如共同策劃威馬Mini等車型,諸如此類。」他補充到,目前是策劃想法,還沒到實施計劃。
2021年8月,開心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組建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和營銷等團隊。到目前,該事業部已成立兩年多時間。
在這兩年多時間,開心汽車一直在談併購標的。用林明軍的話來說,「每天都在跑,都在見面」。林明軍估算,談的併購標的大概有三四十個。
在這三四十個標的中,「收購成功的是朋克汽車,正在談的是威馬汽車」。
林明軍表示,威馬汽車不會是開心汽車併購的最後一家,「還會談新能源汽車生態的企業,包括無人駕駛技術、零部件的創新產品、新型技術等,通過併購的方法去整合資源。」
對於併購的資金來源,林明軍稱所有的併購都是發股票併購,同時會找投資人來做併購基金投資。
2019年5月,開心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繼優信後國內第二家成功上市的二手車企業。截至美東時間11月9日收盤,開心汽車總市值4715.28萬美元,約合3.43億人民幣。
開心汽車對併購的狂熱,是為達成其目標——做中國AI汽車製造商。林明軍認為,「AI汽車的時代一定會到,只是速度快慢問題」。
但需要正視的問題是,新能源車企已經上演淘汰賽,不少業內人士敲響警鐘。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曾判斷,未來也許中國市場的主要玩家數量會小於5家。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曾表示,「預計90%以上的新勢力將關停並轉」。
開心汽車此次併購的對象「威馬汽車」就處在被淘汰的邊緣。
要想留在這場淘汰賽的賽場上,林明軍認為在什麼時間做對了什麼事很重要。對於開心汽車而言,併購威馬就是目前最對的事情。
以下為對話實錄,經編輯:
併購後將國際貿易出口作為重點;
堅持做小型車,策劃推出威馬mini等車型
搜狐財經:9月11日,開心汽車宣布和威馬汽車簽署了非約束性併購意向書。此次併購進展如何?
林明軍:整體併購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談判跟簽署意向;第二個階段是法律盡調和財務審計,這個過程需要跟對方密切溝通,法律以及財務的文件對接,目前正處於這個過程中;第三個階段才是雙方正式簽署SPA併購協議,走納斯達克的併購流程,發股票等等。
在盡調過程中,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提請法院做預重整。預重整的原因是為減輕整體財務數據的一些負擔,比如債轉股等等,目前這個環節還沒有結束,預估要兩周時間可能把財務數據整理出來,之後雙方再進行談判。
第三個階段是SPA,我們爭取朝今年年底這個時間點來趕,但能不能完成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搜狐財經:就是說在威馬申請預重組之前就已經開始接觸了嗎?
林明軍:9月我們的併購意向書籤署後,10月威馬宣布預重整。我和沈暉總也是朋友,在這三四年時間裡,我們也時常有溝通想法、討論問題,探討雙方合作的可能性。之前威馬走的是獨立上市的路徑,這個過程中也不排除大家溝通,到了9月份我們雙方終於達成合作的意願。
搜狐財經:此次併購為什麼選中了威馬?
林明軍:威馬相對來說跟我們比較互補。第一,此前威馬在融資、推廣和銷售市場上都具備影響力,樹立了品牌知名度;第二,威馬有兩個工廠,黃岡工廠跟溫州工廠兩張牌照;第三,威馬本身,雙方併購之後,能夠引進投資人,這些投資人有信心把併購後的新公司做得更好。
搜狐財經:我們現在有併購之後發展路線的規劃嗎?
林明軍:我們雙方有共同做新的商業計劃書,併購之後兩個亮點,第一個是威馬的國際貿易路徑,這個方向權重會比較高。我們共同合作也會將國際貿易出口作為重點。
第二個是開心汽車自己做小型車的這條路徑也要堅持走下去,會結合威馬的技術和優勢,也會進行產品的組合和升級,例如共同策劃威馬Mini等車型,諸如此類,目前來說都是策劃的想法,還沒到計劃的實施。
搜狐財經:併購朋克汽車時定位是Z世代純電智能小車,這和威馬汽車的定位在15萬元至30萬元的主流電動汽車細分市場是否衝突?
林明軍:不衝突。雙方合併在一起,不是誰替代誰,而是在互補。
搜狐財經:有沒有想過合併之後我們會瞄準哪一個細分市場?
林明軍:我們不是按這個標準來權衡未來發展。開心汽車未來是會朝AI汽車去做。AI汽車的到來是歷史的必然性。我們現在也在跟一些無人駕駛技術公司來探討合作的可能性,把我們現有車型共同研發成AI汽車。AI汽車的時代是一定會到的,只是速度快慢問題。
威馬負面信息沒有影響併購;
併購目標不是看歷史,而是看未來
搜狐財經:威馬其實自己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資金,他一直也在找各種路徑。威馬為什麼又選中了開心汽車?
林明軍:我覺得他也是在找互補。資金缺失肯定是個大問題,當然資金的渠道有很多種,開心汽車是一個成熟的上市公司,我們有比較成熟的二級市場,特別是F3美國二級市場融資的渠道,我們的融資相對來說比一個未上市公司融資渠道資源會更多一些。
搜狐財經:我們解決威馬最急迫的資金問題是靠我們自己的資金,還是給他提供上市公司這樣一個融資渠道?
林明軍:我們現在一邊是跟威馬推進併購的進程,一邊也在跟很多投資人溝通併購基金,目前已經有幾家公司來推進投資。
搜狐財經:投資款項用於什麼地方?
林明軍:用於我們合併之後新的公司的經營跟發展。
搜狐財經:近期關於威馬的負面言論很多,像停發工資、總部人去樓空,創始人跑路之類,這些負面信息會不會影響我們併購的決策?
林明軍:沒有本質性的影響,從目前看,我們的併購還是往下推。
搜狐財經:其實這些負面輿論沒有影響到我們要收購它的這些原因。
林明軍:其實很多問題我們都是看在眼裡。我們併購的目標不是倒退回去看歷史,而是看未來,大家成立合併後的新的公司,能不能把業績做好,能不能把市值做大,能不能給消費者和股東更多的回報。
搜狐財經:傳言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一直在海外,海外會成為我們之併購之後發力的重點嗎?
林明軍:國際貿易出口本身也是開心汽車的業務重點。即便併購未能達成,我們也會結合自身優勢發力海外市場。中國的電動車的技術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出口能夠把業績、銷售量、利潤都做得更好。
通過併購向AI汽車發展;
威馬不會是併購的最後一家企業
搜狐財經:2021年8月,開心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組建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和營銷等團隊。成立的兩年多時間,該事業部的主要工作和成績是什麼?
林明軍: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中最核心的就是併購。我對團隊也說,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自己從零開始做是不現實的,時間不允許,能力不允許,資源也不允許。
通過併購的方法可以加速進入新能源賽道,所以我們從成立新能源事業部開始就持續不斷的在看併購標的,也談過三四十個標的了。
搜狐財經:這麼多?
林明軍:對,每天都在跑,都在見面。收購成功的是朋克汽車,正在談的是威馬汽車。
搜狐財經:威馬汽車會是併購的最後一家嗎?
林明軍:不會。我們還會談新能源汽車生態的企業,包括無人駕駛技術、零部件的創新產品、新型技術等,通過併購的方法去整合資源,朝我們既定的目標AI汽車發展的路線。
搜狐財經:併購會需要很多資金嗎?
林明軍:我們所有的併購都是發股票併購,同時會找投資人來進行融資。
搜狐財經:開心汽車目前不僅有新能源汽車業務,還有二手車商業務,這兩塊業務會怎麼變化?
林明軍:我們傳統業務叫汽車銷售業務,包括二手車銷售以及新車銷售都有,這部分業務已經在縮減,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能源業務線。
搜狐財經:縮減,那以後會直接把這塊業務給剔除嗎?
林明軍:從我的角度看,縮減可能最後就縮成0了。因為我們最後的目標是要做中國AI汽車的製造商,我們就不要去賣別人的車,賣自己的車就可以了。
搜狐財經:你怎麼看待目前的汽車行業內卷?
林明軍:我覺得很正常。當一個市場充分飽和的時候,一定會內卷。越市場化的競爭越激烈;越沒有市場化,越壟斷就越暴利。現在內卷說明競爭市場化了。
搜狐財經:你會覺得現在的入局時機會晚嗎?
林明軍:我覺得不會晚。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格局還是不穩定的,電動汽車的滲透率還沒有到達70%、80%。
搜狐財經:新能源車市已經進入淘汰賽,留在這個賽場上最重要的是什麼?
林明軍:每個人觀點都不一樣,有人說資本資金,還有人說產品,也有說是團隊。我覺得這些都很重要,但歸結一點,就是在什麼時間做對了什麼事很重要。
搜狐財經:現在這個時間要做對什麼事?
林明軍: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併購,雙方互相併購,各取長處,形成互補,一起把市場和產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