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個春節我真的過得十分的鬧心。
年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沒落停,現在猩紅熱又開始作妖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這顆心就跟坐了火山車似的,那是要多刺激有多刺激。
為了讓大家能安心點兒,不那麼焦慮,今天我就好好和大家扒一扒猩紅熱的老底兒。
01猩紅熱是什麼?
猩紅熱,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皮膚一片猩紅,還發熱。」別說,這名字還挺形象。
從醫學角度來看,猩紅熱是一種由A族β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大家記住兩個關鍵信息。
1. 由一種叫鏈球菌的細菌引起。
2. 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特徵
臨床以發熱、咽峽炎、全身瀰漫性紅色皮疹、疹退後皮膚脫屑為特徵。
高發年齡
所有人都可能得猩紅熱,但多見於3~7歲的兒童。
高發季節
全年可發生,但是冬春季為發病高峰。
傳播途徑
猩紅熱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皮膚脫屑本身沒有傳染性。
02猩紅熱有什麼表現?
前驅期
猩紅熱潛伏期通常為2~3天,短則1天,長則5~6天,之後就會進入前驅期。
前驅期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少數可達2天。
這個時期的主要表現是起病急驟,以畏寒、高熱伴頭痛、噁心、嘔吐、咽痛為主。嬰兒起病時可伴有煩躁或驚厥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還會出現咽部的炎症。
輕一點的可能就只是咽部或扁桃體充血。
比較嚴重的話,咽部及軟齶會有膿性滲出物或點狀紅疹或出血性紅疹,咽部可以看到有一層白色的膜。
頸及頜下淋巴結腫大及壓痛。
03猩紅熱有什麼表現?
出疹期
出疹多見於發病1~2天後。
出疹的順序一般為:
耳後頸及上胸部迅速波及軀幹和上肢下肢。
典型的特徵是雞皮樣疹。
全身皮膚瀰漫性發紅,皮膚上有點狀的紅色皮疹,疹子高出皮面,有癢感,形似「雞皮」。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體徵。
貧血性皮膚劃痕
皮疹密集,疹間皮膚一片紅暈,用手指按壓皮疹,皮疹的顏色會消退,短暫地呈現蒼白色,過大概10來秒鐘後又恢復原狀,稱為貧血性皮膚劃痕。
帕氏線
皮膚褶皺處如腋窩、肘窩、腹股溝等處,皮疹更密集,可夾有出血點,形成明顯的橫紋線,稱為帕氏線。
草莓舌
孩子生病初期,舌頭上會有一層白色的舌苔,舌乳頭紅腫突出在舌苔上面,形似「草莓」。
楊梅舌
等2~3天後,白色舌苔會慢慢脫落,舌面光滑鮮紅,舌乳頭仍然是紅腫凸起,形似「楊梅」。
口周蒼白圈
孩子面部潮紅,而沒有疹子的話,因為口鼻周圍充血沒那麼明顯,孩子的嘴周就會出現一圈白色,稱為「口周蒼白圈」。
0 猩紅熱有什麼表現?
恢復期
皮疹於3~5天後顏色轉暗,逐漸隱退。
疹退之後,就會按照出疹的先後順序脫皮,皮疹越多,脫屑越明顯。
症狀比較輕的話,脫皮是呈細屑狀或片狀屑。
症狀比較嚴重的話,脫皮現象也相對嚴重,有時會呈大片脫皮,以手指、腳趾明顯。
05怎麼確診猩紅熱?
雖說上面我們介紹了猩紅熱的一些典型表現,但它可不會乖乖聽話,一直按照這個標準來。
有時候孩子只有發燒、咽痛的表現,身上起的疹子也沒那麼典型,但偏偏就是猩紅熱,你說你找誰說理去?
所以我們不能光靠臨床表現,還得請其他助攻來幫忙揪出這個壞蛋。
常用的輔助檢查有以下3個:
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嚴重者可出現中毒顆粒。
血清學檢查。可用免疫螢光法檢測咽拭塗片進行快速診斷。
細菌培養。從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內取標本做細菌培養。
06猩紅熱該如何治療?
孩子要是得了猩紅熱,最重要的是抗菌治療。
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藥物。
口服青黴素類藥物的話,一定要用夠10天。如果孩子對青黴素類藥物過敏,可以選擇紅黴素或頭孢菌素。
大部分情況下用上2~3天藥孩子的症狀就減輕了,這時大家可能就會糾結,那還有必要繼續吃嗎?不是說抗生素不能濫用嗎,是不是可以停藥了?
這裡我必須要著重強調一句,必須用夠10天!
不能停藥!不能停藥!不能停藥!
哪怕孩子症狀已經消失,已經活蹦亂跳了,還是得把藥吃夠,否則就可能有漏網之魚,病原菌就會擴散到其他地方作亂,繼發腎炎、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等嚴重併發症。
07猩紅熱得這麼護理
發燒護理說過很多次了,這裡就不贅述了,飲食的話就是咽痛時,讓孩子吃稀飯、粥、蛋湯、牛奶等流食或半流食。病情好轉時,再慢慢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
針對猩紅熱,咱主要說說皮膚和口腔的護理。
皮膚護理
- 勤給孩子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引起感染。
- 保證皮膚清潔,洗澡時避免水溫過高,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或沐浴液,以免加重皮膚癢感。
- 實在太癢的話,如果皮膚沒有破潰,可以塗抹爐甘石洗劑止癢。
- 疹退後脫皮時不要直接用手撕,可以用剪刀剪掉,以免引發感染。
- 貼身衣物要穿純棉的,避免化纖或絨布衣物,以免摩擦時增加癢感。
- 皮疹期間可以正常洗澡,可以吹風,開始脫皮後,可以塗抹一些保濕霜,保證皮膚水潤,脫皮後不會有色素沉著。
口腔護理
對於不會漱口的小寶寶來說,可以鼓勵寶寶多喝水;
對於大點的寶寶,可以鼓勵寶寶用鹽水漱口,飯後或睡前都可以,每天3~4次。
咽喉疼痛時,需要做疼痛評估,必要時可以採取措施緩解疼痛。比如用一些具有局部麻醉作用的噴劑。
08常見問題解答
Q1.得了猩紅熱需要隔離嗎?
對於症狀比較輕的孩子,雖然不需要住院的,但也要在家隔離。待細菌培養3次呈陰性且無化膿性炎症,才可解除隔離。
自治療之日起不少於7天。
Q2.得過一次,還會再得嗎?
還是有可能再次得的。
A族溶血性鏈球菌有不同的血清型,如果下一次感染的是相同的血清型,孩子是有相應抗體的,但如果感染了不同的血清型,孩子則沒有相應的抗體,就會表現為再次感染猩紅熱。
Q3.猩紅熱有疫苗嗎?
目前猩紅熱尚無有效的疫苗,所以控制傳染源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Q4.平時怎麼預防?
預防還是老生常談,勤洗手、多開窗通風,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出門記得戴好口罩,大人外出回來洗手洗臉換衣服之後再接觸孩子等。
好了,看到這兒大家是不是已經做到心裡有數了?
希望這些知識能幫到大家,當我們真正遇到猩紅熱的時候,能做到科學應對,正確護理,讓它有多遠滾多遠!
點個轉發
祝孩子什麼病菌都不怕
參考資料:
1、蘇健婷.北京市2007—2016年猩紅熱流行病學特徵分析.2018.
2、馮進雲.兒童猩紅熱87例臨床表現及皮疹特徵.2012.
3、《兒科護理學(第六版)》